劉 蕓
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實驗小學
拼音教學環節是小學語文教育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對于剛剛接觸低等教育的小學生來說,拼音教學內容就會顯得十分枯燥乏味,所以教學方法不能再采取以老師為中心,一味地灌輸學生的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應注重創新,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能夠讓小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快樂的學習,主動地去接受知識。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和實際的年齡特點來制定規劃多樣式的教學模板,激發鼓舞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拼音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本文便從幾個方面說明了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中有關拼音教學效率的實質性策略研究。
興趣一直都是學生學習最為強大的動力,一個人只有當他對一件事物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的時候,他才會去選擇接近、認識、了解、研究它。對于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也毫不例外,剛剛接觸時,對于處在認知建設初級階段的小學生來說都會有些難以適應,難以接受,難以理解,甚至產生一定的厭惡心理,而其實每一堂課都是學生的一次陌生探索過程,在經歷這個過程時,老師就需要積極引導,加強課程導入,通過創設情景的方式讓學生們寓教于樂,讓學生們能夠欣然接受并且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充分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對拼音的學習欲望。
比如,通過表演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們更加深刻地掌握課堂所學的拼音知識。比如當我們要學習聲母q、t、y與i相拼時,便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表演活動,編寫兒歌等形式進行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編寫兒歌內容,例如:“q、t、y是超級好的朋友,他們有定好要一塊出去玩耍,走在路上時碰到了小a小i,便伸出手他們打了一聲招呼。”屆時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分別讓載有“q、t、y、i”牌子的同學上臺表演,其余學生大聲朗讀兒歌,在四位同學的即興表演中記住“q、t、y”與“i”相拼的規律,通過這樣類似的表演活動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所要學習的拼音內容以及拼音規律,既不失課堂的趣味性,又讓同學們印象深刻,記憶更加牢固。
趣味教學就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拼音教學更是如此,需要老師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氣氛,進行課堂理念創新,想方設法地讓學生能夠喜歡拼音,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拼音給他們的樂趣,以此來提高課堂效率。
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通過多彩的卡通圖片和卡通人物或者童話故事等有趣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無限的想象力,讓學生知道學習了拼音以后對未來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學習拼音a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畫面:畫面上有一口井,還有一個人,他走著走著不小心掉進了井里,大聲的喊了一聲啊,通過這種畫面展示,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并跟讀,然后引導學生認識了a的讀音,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還處在早期發展階段,記憶的最大特點是直觀性和形象性,單純地拼音字母對他們而言是抽象的,也是毫無意義的,這種方法就非常有效。或者也可以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更加地提高課堂水平。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容易記東西也容易忘記東西。那么如何才能使學生記得住記得牢呢?這就要靠不斷地反復練習去鞏固提升。小學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因此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尤其是對小學語文拼音的教學。
比如,可以讓學生利用他們的課余時間去不斷的練習,鞏固將上節課所學的拼音內容在本子上不斷地反復練習,不斷地反復書寫。具體來講,可以在上課前讓學生先讀個兩遍,或者把它們貼到墻上,天天見面讀一讀,記一記,聽寫聽寫,這樣可以取得更大的效果。同時,當學生有了一定的漢語拼音基礎后,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利用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們在實踐過程中將自己所學習的拼音知識運用進去,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在鞏固中不斷的提升。
小學語文拼音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而提高拼音水平能力更是需要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總結,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其未來生活產生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