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 晶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第四中學
由于新課標準的實施,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以及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有所差別的,生活化的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以及親身體驗等學習方法,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英語的能力。這樣生活化的教學不僅符合時代發展要求,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如果在高中英語課堂中,運用到情景化教學,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英語情景中,主動地去探索英語知識在情境中的應用,感受到英語在現實生活中的實用性。除此之外,通過高中英語課堂的情景化教學,讓學生對英語的應用深刻的映入學生的腦海,更加容易掌握英語知識,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還提升了學生們學習英語水平的能力。
在上必修一中“unit one”中的“The Freshman Challenge”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內引入一個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重溫本單元學習的內容,對本單元的知識點掌握得更加深刻,同時也能在情景中學會靈活地運用本單元的知識,讓教材中的知識融入到情境中。比如,教師引入“在剛開學時,新生在宿舍里正在聊天,說著他們在開學時遇到的問題以及在學習上的困難……在此情景下,請同學們上下桌進行組隊,模擬在宿舍的情景,用本單元學過的單詞、語法以及句型進行英語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你們需要表面你們的‘challenge’以及對這個‘challenge’進行的‘solution’。在描述‘challenge’的態度時,同學們可以用到‘confused、worried、disappointed、unhappy、stressed’等單詞來描述同學們在開始時遇到的‘challenge’,在解決完‘challenge’之后,可以用‘confident、determined、hopeful、happy’等積極性的單詞來描述解決完事情后的態度。這不僅可以豐富聊天的內容,讓情景更加的真實,還可以起到鍛煉口語以及英語思維的能力。”于是同學們就開始自行組隊,通過教師所包含的要求,進行語言的組織,然后進行情景化的演練。這樣,課堂就會充滿著學習英語的氛圍,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那些羞于開口的學生不再羞澀,大膽地念出英語來,提升語感。
人際交往是一個復雜的學問,但是它往往能夠給自己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入交流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聯系師生與生生之間的關系,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還可以在不斷地交流中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對所學的英語內容進行交流、反思與學習,不斷地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對于一些英語能力較高的同學,可以讓他們用英語來向老師提出問題,讓老師與學生用英語來進行交流活動,用這種真實發生的英語環境來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對于一些英語能力較差的同學,可以著重練習一些英語基礎部分,先讓他們用一些簡單的語句進行交流。規定一個英語情境,兩兩小組,事先進行交流,不會的話也可以在網上查閱資料,先讓這些學生模仿一些模板進行學習交流,把學生在交流中感受異國文化。
例如,教師在上“Travelling around China”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們分享自己的旅游經歷,與同學們一起分享,或者和老師一起分享,講述自己在旅行過程中發生的趣事、當地的美食以及當地的風俗等,來實現英語的生活化。學生在講述前,教師需要和學生們說明以下講述的要點,以至于不會讓學生一頭霧水,不知如何講起。比如,在講這個旅游經歷時,需要注意時態的變化,由于旅游肯定是經歷過的,所以應該使用過去時態,在描述旅游經歷的過程中,應該適當的運用一些形容詞,如“spectacular、attractive、pleasant、excellent、charming、magnificent”等單詞來形容景色的雄偉壯觀;還可以用一些表明態度的單詞,來表示學生當時的心情以及心態,如“joy、delight、thrill、satisfied、cheerful、funny、tired”等單詞來形容;除了這些之外,學生還應該有很好的時間邏輯,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將這個旅游的經歷通過英文闡述清楚,這樣不僅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還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通過這樣引導學生積極地用英文表達出自己下想法,一方面綜合了學生掌握的英語知識,還促進了班級的關系,讓這樣的交流教學的方法起到多方面效益的作用。
在學習高中英語的過程中,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一種很好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方法,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環境中感受到英語的魅力所在,對培養學生們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