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靜/沈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國內研究現狀表明,如圖1所示,該數據統計是從有關的數據庫進行統計的,統計出文獻數量從2016年開始,學者們對“馬克思的共同體思想”這個核心觀念的研究關注增多,開始大幅度上漲。十八大會議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外重要場合發言中,多次提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體思想,成為這一時期的“熱詞”,延續至今。
圖1
馬克思共同體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馬克思開始從整體性視域出發來討論人和社會發展的三個階段,從早期資本主義時期的人對于人的依賴的所產生的自然共同體,資本主義時期的人對物的依賴的所產生的抽象共同體,和未來共產主義時期的人的全面發展的所產生的真正共同體這三個階段。筆者通過整理大量文獻資料,了解到“共同體思想”的發展軌跡,馬克思著作中并沒有對“共同體”的概念進行具體界定,但從馬克思的《博士論文》開始就在滲透這個思想。從伊壁鳩魯提出經典的“原子偏斜”理論就表達出了人主體的自由意識,通過人的選擇決定最后事物的性質。共同體的思想主要是突破人的概念形成群體聯合的態勢,強調的是聯合,人與人之間的不斷交互,形成因為某項愛好,特質互相吸引形成小群體,正如古希臘的部落是因為當時的地理環境,四邊圍海,當地人便以海為界限形成部落。李天江學者在《從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三個時期》一文中所表述第一階段的自然共同體是人自由發展被抑制的時期,筆者對此持有不同意見,在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我們經歷了原始社會階段,奴隸社會階段,封建社會階段,資本主義階段,社會主義階段五個階段。其中,前三個階段可以劃分為對人的依賴關系,就是李雙江學者所說的自然共同體時期是被抑制的時期。筆者認為,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詮釋它,自然共同體是未被意識到的時期,而不是被抑制的時期,當時環境條件是人尚未未開化,有所局限性,但此局限并沒有客觀外在,不可抗力所制約,只是當時條件下人們除滿足自我溫飽外,并未意識到的人的全面發展。按此思路延續,抽象共同體是只意識到部分人的全面發展,因為了解的不全面,所以會導致部分認識和思想的抽象和異化。而真正共同體就是人們充分認識到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時期,也就是自由人聯合體時期,每個人都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社會和諧穩定,不會被“物化”,會更重視自身的能力和成長。正如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由“原子偏斜理論”隱晦表達出人最后的選擇決定事物自身的性質,也決定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度R茵報》時期馬克思在《林木盜竊法的辯論》一文中進一步提到“國家共同體“這個詞,在人本質的基礎上對國家這個大共同體進行初步反思。人通過共同體不斷更優發展,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通過自己的生產勞動交流不斷產生新的共同體,但并未因此獲得幸福生活,而是更加困難窮苦。之后馬克思又在《評一個普魯士人》(普魯士王國和社會改革)一文中,又進一步提出了“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共同體”的觀念,他認為“真正的共同體”是在現實中體現出的人之為人的全部類本質和發展本質。①緊接著又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國民經濟學本身出發,把工人降低為最廉價的商品,工人的貧困同他的生產產品的力量和數量成反比;工人做的工作越多,其本身價值就越低賤。最后,其他階級的差異就變小了,只剩下有產者階級和沒有財產的工人階級。確定了“共產主義共同體”是人類社會共同體的最高階段。共同體思想貫穿了馬克思哲學思想的全過程,從早初的意識到人本質到小共同體(城邦)發展到國家共同體(類似普魯士國家),再到開始批判現有的資本主義共同體是虛假共同體,最后意識到真正的共同體(自由人聯合體),人得以按照自我意識自由全面的發展,社會達成穩定。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共同體思想逐步成熟,提出時代最強音“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這一口號更凝聚了人與人之間的聯合力量,形成聯合共同體,通過凝聚力量變的強大,使得每個人都得到自由充分的發展。同時馬克思主義對“共同體”的思想也在此時期達到了成熟.但馬克思并沒有對“共同體”這一概念作出具體界定。自十八大,十九大以來,我們的習總書記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詞被推上了思想討論的熱潮之中。馬克思的共同體思想從馬克思的整體性出發,并與其的思想相融合,貫通,正如世界是一個統一體。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進步和社會開放融合的大背景和趨勢,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的社會交往日益密切。不再是早期與世隔絕的那種地域界限,在這個背景下,每個人都實現了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個體得到了發展,真正的共同體才能有機會得以實現。馬克思一生都在為人類解放事業而奮斗。
“和而不同”的主張,倡議并規劃了“一帶一路”政策,也受到國際的支持和好評,打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智慧,凝聚中國力量的中國道路。馬克思的共同體思想當代唯物觀相貫穿,既是對傳統思想的取其精華,去其槽粕,也是在前人思考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形成新時代的世界觀和價值論指導,共同體思想是在馬克思唯物史觀為前提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的發展,不斷與時俱進,不斷自我優化發展成最適宜可持續性社會治理的中國方案。當今社會正處于百年之未有的大變局,“我們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出展現價值共通、責任共擔、利益共享、文明互鑒的發展愿景?!雹诠餐w的現代延伸“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是反映了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時代精神,汲取了馬克思對共同體的基本思想的精華,結合唯物史觀,與現代的共建共商共享原則及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想結合,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具有鮮明的時代內涵。
注釋:
①馬克思.評一個普魯士人的(普魯士王國和社會改革)一文[Z].1844.
②臧峰宇,史海默.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思想資源與時代內涵[J/OL].江蘇社會科學:1-9.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