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遠梅
江西省贛州去贛縣區大田中心小學
在小學語文教育的新課程標準明確指示:“小學語文課程應該拓展語文課堂學習和課堂運用的領域,注重多向性,多元化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教育運用的手段,讓學生在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中相互交叉學習、參透和教學整合中開拓視野,讓學習變得高效,讓小學生初級獲取現如今社會所要求并需要的語文實踐的能力。”信息技術以其多元化的使用聲音、圖像、顏色、形狀等具象化的表現方式為小學語文課堂注入了許多新奇的玩法,讓學生在愉快、輕松、歡樂的氣氛中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習不再那么的枯燥。“信息技術的教育發展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創造性將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到最大,這已然成為了當今時代教育的一種潮流。”處在一線的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從課程學科出發、充分、巧妙合理地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的學習工具,獲得課堂教育的最大化進步和效果。
當今社會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沒有學習的興趣,無論做什么都是徒勞,激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老師最該做的事情,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自愿多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首先是要激起學生對語文產生較大的興趣,吸引學生進入到學習中來,傳統刻板的教育方式,對現代的學生來說學習起來已是相當的困難,傳統教育非常的無聊,讓學生提不起興趣,所以教師要能夠充分使用信息技術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例如:在正式上語文課前,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豐富自己的課件,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時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尋找音頻讓學生們先聽一遍增加記憶,然后在讓學生們跟讀一次,二次加強記憶,而后可以用大屏播放本片文章的動畫視頻,把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講臺上,課本中枯燥的文字轉變為生動有趣的鮮活形象,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語文課文學習到其他的學科,比如認識到了小蝌蚪長什么樣、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怎樣的、小蝌蚪為什么會進化成青蛙這個生物的問題,這樣的多媒體技術參與到課堂,可以讓學生融入到課堂的課文中,讓課本中的文字使用多媒體技術生動的展示出來,更多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學習的求知欲和學習的沖勁,讓刻板無聊的課本,變得有趣起來,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保持興奮和積極性。
信息技術在處理圖像,語音,語言,文字等方面有著強大的處理能力,它可以擺脫許多限制,可以讓抽象,無聊的文字知識變得有趣化,形象化,具體化起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要恰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生動巧妙的顯現文中的情景,這樣不僅可以突破語文教學難點,還可以讓學生從片面的文字中感知到課堂的有趣性。
例如:剛剛入學的小學生需要學習字母拼音時,很多小朋友在家中并有很規范的學習并且朗讀,會有一些口音或者發音的問題,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信息技術來解決,教師可以音標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讓學生產生興趣,教師注重拼音的“音”,使用多媒體拓展的方式讓學生跟讀拼音,或者采用情景教學加深學生的記憶,教師可以與學生互動,比如拼音“m”就可以在多媒體上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畫出來,或者教師可以先把拼音都形象化,把“m”畫成一個門,這樣當學生看到門是就會想到“m”,在游戲中學習同時使學生語言得到發展,讓學生突破難點,增強興趣,愉樂教學。
信息技術具有強大的查閱功能,可以很好的來對學生進行拓展學習和幫助學生查找難于理解的閱讀對象。查尋,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是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加強對學生的課后作業的布置,讓學生主動去網絡尋找來增長自身的閱讀量和新知識。
例如:在學生課后閱讀著作時,現代信息技術就能展示出強大的網絡信息共享功能,先如今學生需要閱讀越來越多超出本年齡段的課外知識,各大名人的文章,這時學生就可以上網搜索,在查尋的過程中學生會自然而然的接收更多的知識,這無意中就提高了學生閱讀的水平能力和拓展了知識面。在學生篩選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時,這是就提高了自己的篩選水平,這些都是學習并且拓展的語文空間道題。
現代社會信息技術在校園中越來越多,越來越規范的使用起來,我相信在學習語文的道路上一定會開辟許多有趣又生動的方法,只要學生和教師能夠好好的運用起來,我相信這門學科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可以為今后深入的學習奠定厚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