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梅
江西省撫州市高新區城西西岸小學
在新課程改革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成為學生的必修課,使小學教育中的一大亮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通過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相接軌,在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探索、創造、實踐等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由此可見,開設這項課程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還不完善,存在多方面不足。如何解決這類問題成為本文的關鍵。
綜合實踐活動課踐課是新課程改革下的新課程,在開設以來對小學教育具有極大的輔助作用。但由于開設時間不長,教師對這方面教學經驗不足、教學設備缺乏、受多種外界因素的干擾等多方面的問題,導致學生對學習這門課的興趣不高,從而在綜合實踐活動課堂中大大削減了培養學生的探索、創造、實踐等多方面能力的效果。使開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效果無法體現。
一個方面,在升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對比下,學校更側重于升學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固然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但在升學壓力下學校迫于忽視實踐活動課。升學考試對于學生來說相當重要,屬于學習中的小轉折。升學考試關注的是成績,一些重點中學更看重學生的數學特長和英語特長。在此狀況下,綜合實踐活動課就難以發展;還有一些教師對該課程認識不清晰,在授課過程中為了講課而講課,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打壓了學生上課積極性。另外綜合實際活動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實踐,將實踐課轉向理論課,完全丟失了教學的意義。
另一個方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多是兼職教師,缺乏專業性多是敷衍授課甚至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過程中安全問題無法忽略,實踐課多是領導學生走出校園感受社會生活,而在外出的同時安全問題也需重視。在上課時學校和教師更多擔心學生安全問題,學生安全是上課的保證。導致綜合實踐活動課無法深入開展,上課效果也大大減半;在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過程中教學設備不完善,綜合實踐活動課涉及面積廣,需要在電子閱覽室、電腦室、圖書室進行授課,而一些學校無法達到這些條件,阻礙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進行。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對提高學生多方面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學校忽視、教師專業性不高、教學設備不完善、擔心學生安全等問題。要想綜合實踐活動課更高效更順利的開展,需尋找相應的解決措施。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實踐課,提高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積極性,學到相對應的能力,接下來為有效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提出幾條相對應的措施。
例如: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的時間,增加課程安排量,由每周1節增加至每周4節,采取任課老師帶頭,班主任負責制。這樣既能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時長又能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得到重視。在課程時間增加的同時豐富課堂內容,可以開設講座:“保護環境”、“誠實守信”等講座。或開設一系列特殊紀念日活動:9月“敬老”活動、5月紀念“五四”活動、8月感謝軍人保衛國家、10月慶祝國慶的系列活動、建國70周年紀念活動等一系列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和領悟知識,培養學生愛國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授課過程中多融入與實際生活相關的話題。讓學生觀察氣候、氣溫的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觀察汽車、飛機、自行車,車速的快慢,從個人的衣食住行到社會生活發展的變化,啟發學生進行思考作出合理的判斷。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提起學生上課興趣,引導學生不斷地探索知識,提高獨立思考地能力;綜合實踐活動課應符合實際,突出地域特殊,根據學生所生活的實際環境,合理的利用地區資源,建設實踐基地,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同時用能開展各類豐富的實踐活動。在校內建設小范圍的種植基地、動物養殖基地等。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革命旅游區感受紅軍的英勇、組織學生去當地的歷史博物館深入了解當地歷史,了解家鄉,讓學生更加的熱愛家鄉;在選擇教師方面,學校應聘請專業性強的教師,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專業性。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當今流行的新課程,是切合學生心理素質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綜合實踐教育,貼近學生生活,聯系實際走向社會生活,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在很大程度是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探索知識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由此可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對學生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但在課程的授課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不能因此忽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及時做出相對于的措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能實現教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