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平 汪文健 王 玲 薛文鳴
(蕪湖市種子管理站,安徽蕪湖 241011)
為建立非主要農作物登記品種展示評價體系,根據《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加強非主要農作物登記品種監管工作的通知》(皖農辦種函〔2019〕237號)要求,蕪湖市以當地大面積種植推廣的油菜登記品種和省外引進油菜品種為重點,開展展示評價試驗,通過考察品種的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等指標,形成評價意見,以指導農戶合理選用優良品種。
1.1 試驗材料展示評價的油菜品種包括德盛油99、徽豪油12、灃油737、灃油827、越優1401、徽油雜521、浙油雜2號、榮華油6號,共8個品種。
1.2 試驗設計每個品種種1個小區,小區面積0.066hm2,品種隨機排列,不設重復和對照。試驗地位于蕪湖縣陶辛鎮四門村,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土壤為水稻土,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作物為單季水稻。
1.3 田間管理播種:油菜采用直播方式種植,于2019年10月10日播種,用種量3750g∕hm2,用尿素45kg∕hm2、硼砂6kg∕hm2拌勻種子撒播,用50%異松·乙草胺乳油1.8kg∕hm2作封閉處理。(2)施肥:底肥于耕地前施入,施用46%(25-14-7)中化牌復合肥450kg∕hm2;苗肥于2019年11月16日施入,撒施尿素262.5kg∕hm2;薹肥于2020年2月6日施入,撒施尿素112.5kg∕hm2。(3)病蟲害防治:2019年12月15日防治蚜蟲1次,用10%吡蟲啉1.5kg∕hm2進行大田噴霧;2020年2月5日防治菌核病和蚜蟲1次,用40%菌核凈1.5kg∕hm2+70%丙森鋅2.25kg∕hm2+6%氯氟·吡蟲啉1.5kg∕hm2+速樂硼0.75kg∕hm2噴施。(4)收獲:2020年5月21日統一機械收獲。
2.1 生育期由表1可知,浙油雜2號開花最早,花期最短,僅23d;越優1401于3月8日進入初花期,開花最遲。浙油雜2號和德盛油99全生育期僅218d,在所有展示品種中最短;越優1401全生育期最長,達224d;徽豪油12、灃油737、灃油827、徽油雜521和榮華油6號生育進程比較接近,差異不大。

表1 各油菜品種生育期
2.2 農藝性狀由表2可知,徽豪油12和越優1401株型高大,抗倒性差,但菌核病發病率低,對菌核病的抗性強;徽油雜521株高為163.7cm,在所有展示品種中最低,抗倒性強,但菌核病發病率高,對菌核病的抗性最差;德盛油99、灃油827和榮華油6號株型適中,抗倒性較強,對菌核病的抗性一般;灃油737株高168.1cm,株型緊湊,抗倒性較強,對菌核病的抗性一般;浙油雜2號株型適中,抗倒性較強,菌核病病情指數為16.5,對菌核病的抗性差。

表2 各油菜品種農藝性狀
2.3 產量及其構成由表3可知,徽豪油12產量2739kg∕hm2,在所有展示品種中位列第1,其單株角果數291.3個、角粒數20.3粒、千粒重4.2g;灃油737產量2224.5kg∕hm2,在所有展示品種中最低,其單株角果數258.9、角粒數18.3,這2個產量因子偏低是制約高產的主要因素;德盛油99產量2653.5kg∕hm2,在所有展示品種中位列第2,其角粒數、千粒重適中,角果數不足,18萬株∕hm2的種植密度是促成高產的關鍵因子;越優1401產量2497.5kg∕hm2,在所有品種中位列第4,其角粒數為15.1,在所有展示品種中最小,這是影響產量的重要因素;浙油雜2號產量2511kg∕hm2,在所有展示品種中位列第3,其千粒重最小,僅3.65g,種植密度不足,僅15萬株∕hm2,角果數和角粒數對總產起到了一定的補償效應;徽油雜521產量2428.5kg∕hm2,與其理論產量差距最大;榮華油6號產量2404.5kg∕hm2,灃油827產量2341.5kg∕hm2,這2個品種的角果數、千粒重較小,產量偏低。

表3 各油菜品種經濟性狀及產量構成
試驗結果表明:德盛油99、徽豪油12田間綜合表現較好,適宜在全市范圍內推廣;灃油737、灃油827 田間不育株比例較高,栽培中要適期播種,加強間苗;浙油雜2號、徽油雜521菌核病較重,越優1401抗倒性較差、結實率低,榮華油6號有增產潛力,可酌情選用。
開展油菜登記品種的展示評價,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油菜品種在本地種植過程中的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術。在展示品種種植過程中,專業人員系統采集相關數據,開展專業評鑒,發布客觀評價結果,引導農民科學選擇優質、高產、高效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