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了中國疫苗研發的進展。
趙立堅表示,中國疫苗研發進展可以用兩個“五”來概括: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第一時間布局了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五條技術路線,規范有序開展研發工作。中國已有5支疫苗正在阿聯酋、巴西、巴基斯坦、秘魯等多國開展III期臨床試驗,另有多支疫苗正在加緊推進I、II期臨床試驗。
美俄也在加緊疫苗研發。據美媒18日報道,輝瑞稱其疫苗最終分析有效率達95%,數天內將申請緊急使用授權。俄羅斯副總理戈利科娃表示,完成注冊后,俄方已投放5.8萬劑“衛星-V”新冠疫苗,計劃在11月再投放超過65萬劑,12月則將制備出220萬劑疫苗。
除了疫苗的進展,國內散發的本土病例與無癥狀感染者也讓國人高度關注。據天津市疾控中心消息,11月17日天津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即為17日下午通報的兩名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者。另據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消息,11月18日中午,天津新增1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天津市本土第5例),為天津市本土第3例無癥狀感染者同樓門住戶。目前所在小區已封控,升級為中風險。▲
(張祥)
環球時報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