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法國特約記者 林日 趙風英 ●本報記者 張旺 胡馨予 ●本報特約記者 陳欣 柳玉鵬
正式上任的第二天(明年1月21日)就將公布一項“非常全面”的貿易計劃——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近日首次正式向外界披露新政府的工作安排。特朗普政府向中國發動“貿易戰”,打開美國惡化兩國關系的第一個潘多拉盒子,也讓世界貿易在單邊主義大棒下很受傷。拜登是否會做出改變,媒體猜測紛紛。不僅是經貿政策,拜登入主白宮的第一天就將接手一系列前政府留下的美中關系困局。《紐約時報》稱,如何在合作與對抗間取得平衡,是拜登對華政策的難題。17日,被視為美國國務院“智庫”的政策規劃辦公室發表題為“中國挑戰的方方面面”的研究報告,將國務卿蓬佩奧之流掛在嘴邊的對華惡毒攻擊重新鼓噪一遍。報告意圖“超越短期的選舉周期”,將打壓中國的極端政策變為長期藍圖,給拜登的執政路上又埋了一個雷。“對于拜登政府來說,進行一個大概念的重新界定至關重要,即中國是全球和平、繁榮和穩定的永久敵人還是貢獻者?”香港《南華早報》說,美國需要開始把中國視為后者。
貿易政策上,拜登政府要做三件事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開始闡明新政府的貿易政策。”《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當地時間16日,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市發表的當選后首次經濟政策演講中,拜登說,他已經告訴一些世界領導人,在其政府的貿易政策下,有三件事會發生。“第一,我們要投資美國工人,讓他們更有競爭力;第二,我們將確保在我們達成的任何貿易協議中,勞工和環保人士都能參與進來;最后,我們不尋求懲罰性貿易政策。那種戳朋友眼睛、擁抱獨裁者的主意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BBC評論說,這顯然是在抨擊特朗普,并暗示拜登政府的外交和貿易政策將與前任不同。《印度教徒報》注意到,拜登說,其政府不會將合同給予那些在國外生產的公司。該報稱,他的經濟和貿易政策似乎是將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的一些主題,與特朗普前傳統的美國多邊主義相融合。
不尋求懲罰性貿易政策,是否意味著拋棄特朗普政府的對華關稅大棒?路透社援引拜登顧問的話說,拜登不會立即取消對中國加征的關稅。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拜登準備扭轉特朗普的強硬貿易手段。但他同時強調,美國必須與盟國協商制定全球貿易規則,而“不能因為中國及其他國家是唯一玩家,就由他們決定結果”。
《華爾街日報》18日報道說,由美國最大企業組成的行業組織美國商業圓桌會議首席執行官博爾滕呼吁拜登政府開始取消對華加征的關稅,作為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的一部分。拜登過渡團隊對此不予置評。拜登的顧問曾透露,新政府將在做出決定之前先與盟友磋商,并研究哪些關稅對美國消費者的傷害大于對中國供應商的傷害。《華爾街日報》說,取消關稅在政治上會很困難,拜登將面臨對中國態度軟弱的批評。兩黨議員都支持對中國的強硬立場,作為拜登選區重要組成部分的工業工會也是如此。
美國Axios新聞網稱,拜登入主白宮的第一天,就將接手一系列與中國相關的挑戰,從恢復與中國的外交重要渠道,到想出如何解決懸而未決的關稅問題,都需要立即行動。拜登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使美中關系走上更可持續的道路,同時維護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紐約時報》報道說,拜登和他的顧問們認為,特朗普許多旨在切斷美中經濟聯系的做法笨拙,代價高昂,且缺乏戰略意義。他們希望采取更聰明的做法,在全球變暖和疫情等問題上與中國合作,同時在科技領導地位上與中國競爭,并在軍事擴張、侵犯人權或不公平貿易等其他問題上與中國對抗。
目前,拜登過渡團隊尚未透露有關中國的官方政策。《南華早報》稱,現在是拜登重建國務院、做出正確任命、重新接觸和評估外交政策的時候了。誰成為他的國務卿非常關鍵,誰成為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也至關重要。
“蓬佩奧之流試圖給自己臉上貼金”
當地時間17日,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發布長達70頁的研究報告,從“中國構成的挑戰”“中國的行為”“中國行為的思想根源”“中國的脆弱性”以及“確保自由”5個方面,提出美國需要完成的應對中國挑戰的十項任務,包括維持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軍隊,加強聯盟體系并創建新的國際組織以促進民主和人權,讓美國人了解中國構成的挑戰的規模及影響,
●本報駐美國、法國特約記者 林日 趙風英 ●本報記者 張旺 胡馨予 ●本報特約記者 陳欣 柳玉鵬
正式上任的第二天(明年1月21日)就將公布一項“非常全面”的貿易計劃——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近日首次正式向外界披露新政府的工作安排。特朗普政府向中國發動“貿易戰”,打開美國惡化兩國關系的第一個潘多拉盒子,也讓世界貿易在單邊主義大棒下很受傷。拜登是否會做出改變,媒體猜測紛紛。不僅是經貿政策,拜登入主白宮的第一天就將接手一系列前政府留下的美中關系困局。《紐約時報》稱,如何在合作與對抗間取得平衡,是拜登對華政策的難題。17日,被視為美國國務院“智庫”的政策規劃辦公室發表題為“中國挑戰的方方面面”的研究報告,將國務卿蓬佩奧之流掛在嘴邊的對華惡毒攻擊重新鼓噪一遍。報告意圖“超越短期的選舉周期”,將打壓中國的極端政策變為長期藍圖,給拜登的執政路上又埋了一個雷。“對于拜登政府來說,進行一個大概念的重新界定至關重要,即中國是全球和平、繁榮和穩定的永久敵人還是貢獻者?”香港《南華早報》說,美國需要開始把中國視為后者。
貿易政策上,拜登政府要做三件事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開始闡明新政府的貿易政策。”《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當地時間16日,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市發表的當選后首次經濟政策演講中,拜登說,他已經告訴一些世界領導人,在其政府的貿易政策下,有三件事會發生。“第一,我們要投資美國工人,讓他們更有競爭力;第二,我們將確保在我們達成的任何貿易協議中,勞工和環保人士都能參與進來;最后,我們不尋求懲罰性貿易政策。那種戳朋友眼睛、擁抱獨裁者的主意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BBC評論說,這顯然是在抨擊特朗普,并暗示拜登政府的外交和貿易政策將與前任不同。《印度教徒報》注意到,拜登說,其政府不會將合同給予那些在國外生產的公司。該報稱,他的經濟和貿易政策似乎是將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的一些主題,與特朗普前傳統的美國多邊主義相融合。
不尋求懲罰性貿易政策,是否意味著拋棄特朗普政府的對華關稅大棒?路透社援引拜登顧問的話說,拜登不會立即取消對中國加征的關稅。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拜登準備扭轉特朗普的強硬貿易手段。但他同時強調,美國必須與盟國協商制定全球貿易規則,而“不能因為中國及其他國家是唯一玩家,就由他們決定結果”。
《華爾街日報》18日報道說,由美國最大企業組成的行業組織美國商業圓桌會議首席執行官博爾滕呼吁拜登政府開始取消對華加征的關稅,作為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的一部分。拜登過渡團隊對此不予置評。拜登的顧問曾透露,新政府將在做出決定之前先與盟友磋商,并研究哪些關稅對美國消費者的傷害大于對中國供應商的傷害。《華爾街日報》說,取消關稅在政治上會很困難,拜登將面臨對中國態度軟弱的批評。兩黨議員都支持對中國的強硬立場,作為拜登選區重要組成部分的工業工會也是如此。
美國Axios新聞網稱,拜登入主白宮的第一天,就將接手一系列與中國相關的挑戰,從恢復與中國的外交重要渠道,到想出如何解決懸而未決的關稅問題,都需要立即行動。拜登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使美中關系走上更可持續的道路,同時維護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紐約時報》報道說,拜登和他的顧問們認為,特朗普許多旨在切斷美中經濟聯系的做法笨拙,代價高昂,且缺乏戰略意義。他們希望采取更聰明的做法,在全球變暖和疫情等問題上與中國合作,同時在科技領導地位上與中國競爭,并在軍事擴張、侵犯人權或不公平貿易等其他問題上與中國對抗。
目前,拜登過渡團隊尚未透露有關中國的官方政策。《南華早報》稱,現在是拜登重建國務院、做出正確任命、重新接觸和評估外交政策的時候了。誰成為他的國務卿非常關鍵,誰成為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也至關重要。
“蓬佩奧之流試圖給自己臉上貼金”
當地時間17日,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發布長達70頁的研究報告,從“中國構成的挑戰”“中國的行為”“中國行為的思想根源”“中國的脆弱性”以及“確保自由”5個方面,提出美國需要完成的應對中國挑戰的十項任務,包括維持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軍隊,加強聯盟體系并創建新的國際組織以促進民主和人權,讓美國人了解中國構成的挑戰的規模及影響,在情況需要時限制和震懾中國,并支持那些在中國“尋求自由”的人等。
參與撰寫這份報告的一名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告訴“美國之音”,報告的重點在于說明,“中共的野心是全球性的,對美國構成的挑戰是嚴峻的”。但他同時聲稱,這份報告早就寫好了,只是正好趕到現在發布,并不是像一些人認為的是要為下一屆政府的對華政策定調。“美國國務院在警告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福克斯新聞網戳穿美國國務院的用意說,政策規劃辦公室將這份報告當成一份長期文件來寫,想超越官僚紛爭、部門間沖突和短期的選舉周期,為美國對華強硬政策勾勒出一個框架。
美國Axios網站稱,這份文件的靈感來自政策規劃辦公室的創始人、美國外交官喬治·凱南1947年一篇頗具影響力的文章。凱南當年發表的“X先生文章”,是他對蘇聯實施遏制主張最具代表性的闡述。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份文件的內容并不新鮮,無非是把美國過去4年間對中國的無端指責和扭曲性污蔑匯總了,再鼓噪一遍,鞏固社會對華不滿情緒。而這其中的算計,當然也包括為拜登政府對華政策調整制造障礙。蓬佩奧之流試圖與凱南相提并論,實在是給自己臉上貼金,高估了他們的造謠能力。
在被媒體諷為“告別之旅”的歐洲和中東行中,蓬佩奧仍不忘攻擊中國。他16日接受了法國《費加羅報》專訪。“外界斥責我們退出世界,但事實正好相反!”《費加羅報》以此為題概括蓬佩奧罔顧事實,維護他在特朗普政府“外交成績”的腔調。他聲稱,如果放棄遏制中國,就可能淪為中國的屬地。《費加羅報》18日評論說,在特朗普余下的任期內,美國對華政策很可能“射出最后的利箭”。
美國內部問題已不堪重負
除了面對特朗普政府為其未來政策“埋下的雷”,拜登不得不首先應對政權交接的障礙。“在沒有特朗普的幫助下,拜登正DIY過渡程序。”美聯社18日報道稱,特朗普拒絕合作迫使拜登尋找非常規的變通辦法。17日,拜登召集一批情報、國防和外交專家舉行線上會議,但沒有一個人現在任職于美國政府,令人懷疑拜登得到的是否是有關國家危險的最新信息。
特朗普準備提名貨幣監理署代署長人選,并把其任期定為5年,可能打亂拜登的布局。報道這一消息的彭博社稱,白宮說特朗普將提名布魯克斯出任貨幣監理署代署長。美國總統過渡中心17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警告稱,低質量的過渡期可能令拜登任命1200多個政府職位時捉襟見肘。
俄羅斯《消息報》認為,拜登上任后無法立即對抗中國,因為美國的內部問題已不堪重負。他的首要任務將是與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俄國家全球安全研究所所長斯米爾諾夫的話說,中國準備好重啟中美關系,也有足夠強大的潛力,可以找到以新形式恢復與美國關系的機制。但美國爭奪總統位子的斗爭和混亂尚未正式結束。▲
環球時報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