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民
浙江寧波某區在今年小學六年級的期末語文考試中,出了這樣一道題:“誰是你心目中的風云人物?”試卷中列舉了三個人物的主要事跡,分別是中國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美食短視頻網紅李子柒、獲得過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哥雷海。試題要求學生從中推薦一人,并說明理由。(7月4日《新京報》)
看了這個題目,有些學生便開始搖頭。因為他們平常不玩手機,也很少看電視,不知道李子柒和雷海是誰。回家一說,家長就炸了鍋。有這樣出題的嗎?一個小小的網紅,怎么能跟袁隆平相提并論?接著,媒體也炸了鍋,他們把試卷找來一看,發現李子柒的事跡介紹下邊,還專門注明,李子柒的粉絲有好幾千萬。這不是明擺著引導學生,去捧這個網紅嗎?
有人猜測,這個出題的老師,很可能就是李子柒的粉絲。更多的人擔心,這樣的考題,會誤導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大家都把李子柒當作學習的榜樣,并為此去追求和鉆營,那將是什么樣的后果?
所以,我現在最想和大家說的是,網紅不是英雄。別看他們風情萬種,一呼百應,其實那些熒屏上的形象和故事,大都是編演和擺拍出來的。不是他們的真實生活,更不是他們的真實形象。
有個叫“水泥西施”的網紅,曾經讓很多人感動得下淚。為了給病重的丈夫籌集醫藥費,她每天都要在工地上搬運50噸水泥。破舊的衣服,滿臉的灰土,累彎的身軀,誰見了都會同情和心疼。各種支持和打賞,也滾滾而來。可是后來有人發現,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演戲。后邊有一個七八人的團隊,幫助她編演這些故事。
再說這個李子柒,簡直就是一個仙女。桃花開,她采來釀成桃花酒;枇杷熟,她摘來制成枇杷冰;柿子紅了,她拿來晾干做柿餅;酸棗掉了,她拾來做成酸棗糕。可是你知道嗎?為了拍一段拉面的鏡頭,她不僅專門跑到蘭州去學習,而且回來練了一個月。大家在視頻上看到的那幾分鐘視頻,她竟然拍了200多次。廢掉的面團,就有幾大盆。
哪有什么仙女下凡?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油鹽醬醋,也是負重前行。只不過,他們的演技,比一般人更為高超而已。
什么叫網紅?就是那些因為某個事件或某個行為被網民廣泛關注,從而在網絡上走紅的人。成名的原因,不外幾種。或藝術才華,或搞怪作秀,或意外機遇,或網絡推手。
什么叫英雄?就是那些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為國效力的人。他們無私忘我、不辭艱險,勇于擔當、刻苦攻堅,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英雄不是網紅,網紅也不是英雄。其一,英雄追求的是國家和民族的繁榮富強,網紅追求的是個人的成名和成功。其二,英雄奉獻的畢生的精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網紅奉獻的是獨特的技藝和虛幻的場景。其三,英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永垂不朽,精神永恒,網紅多是曇花一現,一旦泡沫破滅或表演結束,立即就會打回原型。
為什么總會有人錯把網紅當英雄?因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低成本運作,而且能快速成功的人生模式。不管你用什么辦法,只要成為網紅,各種各樣的回報就會源源不斷,要錢有錢,要名有名。所以便有數不清的渴望成功者,拼命去追去捧。
阮籍有言:“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現在也可以說:“時少英雄,遂使網紅成名!”但我們相信,即便再多的人跟著造勢和起哄,網紅也永遠成不了英雄,網紅和英雄根本不可相提并論、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