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卿
摘? ?要? ?龍游縣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部,是傳統農業大縣。龍游縣水果栽培歷史悠久,品種愈加豐富,除傳統的柑橘外,梨、葡萄的種植面積也非常可觀,此外,獼猴桃、楊梅、桃等小水果也有所發展,但面積相對較小。近年來,隨著產區的不斷擴大、優良新品種的不斷涌現和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椪柑滯銷成了每個產季繞不開的問題。分析了龍游縣水果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當地水果產業發展障礙的3個措施:做好產業規劃,合理布局;增強果農安全生產意識;強化品牌意識,優化銷售方式和渠道。
關鍵詞? ?水果;產業競爭力;問題;對策;浙江省龍游縣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C? ?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5.017
浙江省水果資源豐富,栽培歷史悠久,盛產柑橘、楊梅、梨、葡萄、桃、枇杷、李、青梅等 10 多種水果。龍游縣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部,水果產業是其重要的農業產業。龍游縣水果產業發展在緊隨浙江省發展步伐的同時,因地制宜發展縣域特色品種。
1 龍游縣水果產業發展現狀
浙江省龍游縣位于浙江省中西部,東毗金華市、蘭溪市,南鄰遂昌縣,西接衢江區,北交建德市,主干流衢江自西向東橫貫中部,丘陵及平原占72.9%,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水果良好的種植區[1]。衢州椪柑、黃花梨等特色鮮果在省內外享有盛名,明清時衢州柑橘名聞中華,何喬遠著的《閩書》稱: “近時天下之柑,以浙之衢州、閩之漳州為最。”尤其作為特色柑橘品種的椪柑也曾給橘農帶來良好收益,成為老百姓的“搖錢樹”“養老樹”,培養了一批萬元戶,一棟棟嶄新的樓房在浙西農村大地上拔地而起。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需求也不斷提升,加之其他產區的擴種和優新品種的沖擊,椪柑滯銷也成為近些年來產銷季繞不開的話題[2]。其他特色水果雖有一定的發展,但受到栽培條件和管理技術等限制,規模相對較小,但品種不斷豐富,據統計約達15種之多。據統計,目前龍游縣水果種植面積約5 700 hm2,其中,柑橘約4 600 hm2,梨560 hm2,葡萄220 hm2。
近年來,尤其是2016年罕見凍害之后,龍游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柑橘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特色果品的發展。通過推廣“三疏二改”、土壤改良、設施栽培等新技術及推廣優新品種(如早熟蜜桔和優質雜柑等),優化品種結構的同時,提高優質果率,同時注重規模經營和品牌建設,目前已初現成效。但龍游縣的水果產業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2 龍游縣水果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市場競爭力不足
椪柑是原產于我國的柑橘良種,現為國內五大出口柑橘品種之一,具有適應性廣、抗性較強、豐產性好等特點。目前,我國椪柑栽培技術先進、體系完善,且其貯藏保鮮技術和采后分級包裝商品化處理技術在全國領先,出口生產形成基地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態勢。但隨著新的水果品種的不斷涌現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市場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水果上市,消費者的可選擇性增多,使得椪柑的優勢和競爭力逐漸減弱。除柑橘外,黃花梨也是龍游縣比較具有知名度的水果,但在其他市縣如慈溪市周巷鎮、上虞市謝塘鎮、嘉善縣惠民鎮、余姚市等區域也有分布,市場競爭激烈。加之,由于種植技術要求高和土地開發等原因,產業規模出現縮減。其他面積相對較大的特色水果如葡萄、獼猴桃、桃等也因病害等原因,規模出現縮減。總體來說,龍游縣水果面臨競爭力不強的困境。
2.2 生產規模化和區域化程度不高
雖然近些年龍游縣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但整體上,除柑橘種植集中在9個較大鄉鎮(街道),其他特色水果種植仍較為分散、規模較小,標準化、規模化的果園所占比重也偏小。水果以鮮銷為主,尤其是柑橘,主要依賴上門收購的方式,受時間和市場波動影響較大。其他鮮果也因受到采收時間、氣候等因素影響,主要通過市場批發零售和少量的采摘游來銷售,利潤空間有限[3]。
2.3 加工企業缺乏
鮮銷的最大弊端就是受氣候、人工、市場的影響較大,果農無疑要承受較大的風險。龍游縣缺乏較大的果品加工企業,目前僅有1家相對較大的果汁加工企業,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因為果品產業鏈短,導致風險大、附加值低的問題較為突出[4]。
2.4 設施栽培較為缺乏
目前,龍游縣的設施栽培主要集中在柑橘種植上,其中以晚熟雜柑為主,配備了設施大棚、噴滴灌、防蟲網等,但小水果,如楊梅、獼猴桃、梨等設施栽培幾乎空白,導致病害頻發,生產優質果能力差。以龍游縣的楊梅和獼猴桃種植為例。楊梅成熟之際正值雨季,不及時采摘會導致果實腐爛變質,據調查了解到,每個產季因來不及采摘損失果量都高達50%[5]。獼猴桃種植,潰瘍病是威脅龍游縣主栽品種紅陽的主要病害,獼猴桃為淺根系,肉質化,特別脆弱,既怕漬水又怕高溫干旱,因潰瘍病導致果園嚴重受損的農戶比例高。避雨栽培可顯著降低紅陽獼猴桃潰瘍病病情指數,并隨蓋棚年份增加,防控效果更明顯[6]。適當的避雨栽培于延長特色水果采摘期和防治病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設施栽培缺乏無疑會增加生產風險,降低果農收益。
3 龍游縣水果產業競爭力提升建議
3.1 做好產業規劃,合理布局
做好水果產業規劃,根據氣候和區位特點,按照“適地適種”原則,合理布局,形成以柑橘種植為主,特色水果為輔的產業格局。對于柑橘產業來說,要繼續加強示范基地建設和推動規模化種植,尤其注重新品種、新技術的示范和推廣。對于特色水果產業來說,可以發展特色鄉鎮,在目前相對某一品種較為集中種植的鄉鎮建設產業特色村或者鄉鎮,注冊品牌,擴大宣傳,擴大和更新銷售渠道,提高市場影響力和占有率。如龍游縣的上楊村和清塘塢村就以種植黃花梨而為人熟知,在此基礎上保持或擴大產業規模,加大品牌建設和宣傳,打造梨產業特色村,將有效推動龍游縣梨產業發展[7]。
3.2 增強果農安全生產意識
嚴格規范柑橘種苗的生產、運輸和檢疫,確保產業健康發展。常規檢疫性病害的監測中,重點做好黃龍病的檢疫和監測,守護好衢州這方“凈土”。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無公害果品的需求將大大提高,無公害栽培技術將成為所有農產品發展的方向。加強對果農的技術培訓,提高果農無公害栽培與管理技術,同時實行制度化質量安全管理,完善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加快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認證,是當前和今后的果業發展方向[8]。
3.3 強化品牌意識,優化銷售方式和渠道
要想有銷路、有收益,必須強化果農的精品意識和品牌意識。注重果品的篩選和分級,并進行分類包裝;通過加大宣傳力度,比如在公共媒體、報紙期刊、自媒體等平臺宣傳品牌和產品;同時積極參加各省評比和展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9]。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等高科技技術的發展,電商平臺已經成為水果銷售的又一大主戰場。在維護和開拓新的線下銷售渠道的同時,加強對線上銷售平臺和的開發和重視[10]。例如,今年疫情以來的各種流量主播“帶貨”及縣長、書記們的為家鄉特產“帶貨”等,都達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今后可將線上平臺銷貨的形式更加多樣化,通過“官方”和“民間”相結合的方式,最大程度的保障宣傳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寶燕.柑橘種植模式探究——以浙江衢州為例[J].南方農業,2017,11(3):33.
[2] 劉春榮.衢州柑橘品種發展對策思考[J].浙江柑桔,2017,34(2):5-8.
[3] 李健權,曾斌,卜范文.湖南時鮮水果產業現狀分析[A].中國園藝學會,湖南省園藝學會.湖南省園藝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26-30.
[4] 孫鈞,沈其林,程紹楠.浙江水果加工業的現狀與發展設想[J].中國南方果樹,2006,35(4):22-23.
[5] 雷漢才,陳道龍,陳和義.浙江省楊梅產業發展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6,36(22):137.
[6] 涂美艷,鐘程操,李靖,等.不同田間措施對獼猴桃潰瘍病防控效果比較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19,32(11):2590.
[7] 王維威.晉安區果樹栽培現狀與改進措施淺析[J].南方農業,2019,13(27):52-53.
[8] 賴載萬.無公害果品生產技術[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3,(10):13.
[9] 陳佳麗,陳丹.阿壩州特色水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6):7-8.
[10] 黃偉.“互聯網+”時代特色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探析[J].現代商業,2020(7):43-44.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