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麗
高邑縣西驛頭學校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承載著太多的責任,不僅是“聽說讀寫”。比如,它還承載著傳承歷史,傳承經典的責任。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一直在想:做為一所鄉村學校的語文老師,課堂上怎樣體現鄉村的歷史?怎樣做有魂的鄉村語文教育?
通過走訪、調研、思索,我們對學校所在地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這是源于一代帝王漢光武帝劉秀登基地傳說,一個以農業為主,有著以“剪紙”為代表的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榮耀的村莊。
黨的十九大也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基于此,我們嘗試把“鄉土經典”,做為語文課堂傳承經典的的切入點。實踐證明:我們思路與黨的教育方針也是一致的,這也堅定了我們的信心。
1.思想的支撐。利用語文課堂涉及的相關文章,突出思想教育,在語文課堂滲透德育教育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鄉土情懷。
共同愿景:主題突出,特色明顯。
2.鄉土經典的追求。從學校整體思路出發,我們建立了幸福教育創建的目標體系:
總體目標:讓鄉土經典在校園傳承,學生享受經典傳統,提升語文教育品味。
分項目標:
班級文化:班級文化是鄉土經典的外在表現。是廣大師生接受熏陶的外在氛圍。
教師文化:教師是傳承經典的紐帶,在教師中營造愛鄉土經典、傳鄉土經典的責任感。
課堂文化:把鄉村經典做為語文課堂教學滲透的內容,注重師生的參與。
課程文化:積極挖掘以以“剪紙”為代表的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繼創立校本課程——《剪紙》等。形成“大語文”課堂。
學生文化:學生在語文課余生活中,“動手動腦”“相互協作”,培養學生的聰明才智與集體合作精神。
我根據所在地:劉秀登基地、農業為主、 “剪紙”為代表的多種物質文化遺產的三個特點,在語文文化課堂建設中,各有所側重,重點突出剪紙的總體思路。相繼開設的劉秀故事社團、劉秀成語文化展示、24節氣與農時廊道文化展示、剪紙社團、師生剪紙廊道文化展示等校園文化建設。
這里以剪紙為例,談一談我們的具體做法:
1.確定方向,穩定發展。經過前期調研,我認為劉秀成語文化非常適合在我校長期開展普及活動,從而做為營造“大語文課堂”的切入點。
因為開展劉秀成語文化給師生開創了一個豐富、新奇的學習世界,給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新的廣闊舞臺,師生們都非常喜歡。我校的劉秀成語文化也得到了家長、社會的大力支持與幫助,邀請當地相關文化名人,多次到我校義務輔導學生成語故事。
為了逐步實現我校的特色創建目標,我們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特色建設規劃方案,把長遠規劃和近期目標落實呈現在工作目標和措施中:
近期目標: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劉秀成語文化的分年級實施內容、目標、價值體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持久興趣。
中期目標:通過豐富的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的劉秀成語文化創作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與提高,培養起建立在個人基礎之上的特長,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名列前茅。
遠期目標:分年級實施內容、目標和價值體系更加完善。深化和豐富文化內涵,形成獨特而有品位的劉秀成語文化。
2.不斷探索,獨立發展。為使劉秀成語文化教育工作順利進行,我們把劉秀成語文化課程融入日常教學計劃中,每周每班安排有一節劉秀成語文化課,并安排教師進行授課,確保了每位學生都能受到熏陶。
還利用語文課堂的獨特優勢,在學生中,成立了劉秀成語文化社團,每周開展活動。
現在,劉秀成語文化已經成為學校大語文課堂素質教育方面的一個獨特的旗幟。
3.開展活動,更好發展。為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剪紙的興趣,學校采取了多種方法。(1)定期開展優秀劉秀成語文化講評。在學生每周搜集的成語中選出一部分在班級展覽。這種形式既不加重學生負擔,組織教師也便于操作,也能促使學生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學習創作,效果很好。(2)舉行小型多樣的成語故事活動。每學期,我班都要舉行一次“劉秀成語故事會”。同學們為了能讓自己挑選的成語作品得到展覽,都絞盡腦汁精心準備、踴躍參加。最后通過層層篩選,挑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展覽。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我們舉行了以“歌頌家鄉”為主題的劉秀成語文化展覽會。每一次展覽會,學生都能從中受到熏陶得到提高。(3)把劉秀成語文化作為藝術品在教學樓展示墻處展示。把學生的挖掘講評能作為藝術品在校園內展示,是學生的一種榮耀,這既是對學生成績的肯定,也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我們還把劉秀成語文化作品裝裱起來,供同學們參觀學習。
4.采取激勵機制。每學期我校都要評選出“成語小能手”十名,予以表彰,以次激勵學生更加熱愛成語故事。
5.環境熏陶,追求育人。語文課堂是無窮的,中國博大的成語是無盡的,通過開展活動,實踐證明了我校特色教育使學生對中華成語故事有了深刻的了解,學生的潛能得到了開發,知識得到了深化,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決心將在現有基礎上,把成語故事教育向育人方向發展。通過劉秀成語故事擴大到愛國歷史人物成語故事,如岳飛等相關成語故事,使學生在大語文課堂受到充分的愛國主義教育。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把“成語故事”一如既往地作為我的大語文課堂特色教育項目開展好,和孩子們共同學習,一起進步。并且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孩子們能真心喜歡上中國的成語文化藝術,能感受到中國的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更加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