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窈窈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浙江 東陽 322100)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基礎。在文化振興大背景之下,結合鄉村的實際情況,做好鄉村景觀小品設計工作能夠改善當前農民的精神風貌,促進鄉村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步發展。
鄉村景觀小品是放置于鄉村環境中的景觀小品,一般來說,鄉村景觀小品的體量較小、色彩多樣,對周邊環境起到裝飾作用。鄉村景觀小品需要考慮鄉村元素,結合實際情況,利用鄉土資源,挖掘地域文化設計鄉村景觀小品,比如鄉土環境、鄉土材料、鄉土植物、鄉土故事以及鄉土風俗等內容。在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中,主要分為建筑類景觀小品、觀賞類景觀小品以及設施類景觀小品。要設計出具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趣味實用以及與周邊環境協調統一的景觀小品。
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以雞鳴山社區等為具體研究案例進行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所堅持的原則如下。
鄉村景觀小品設計不僅僅是單一某區域的設計,一定要遵循整體性原則,將相關景觀小品與周邊的環境以及當地的文化風俗特色等結合,只有遵循整體性原則,其景觀小品設計才能夠發揮最大化的價值。除了與鄉村風俗的結合之外,鄉村景觀小品設計在材料、色彩甚至造型等方面也需要遵循整體性原則。
2.1.1 文化性原則
文化性原則主要是要求設計者在對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過程中挖掘其文化內涵,將無形的文化內涵賦予有形的景觀小品設計中,真正能夠通過具有創意的景觀小品的設計來傳承獨特的鄉村地域文化元素。
2.1.2 協調性原則
協調性原則主要是指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要與鄉村環境相協調,不能為了追求鄉村景觀設計而破壞當地的環境,讓景觀小品的設計迎合周邊環境的發展,以提升鄉村整體格局設計水平。
文化振興背景下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逐步成為一種趨勢,其在鄉村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通過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將建筑類景觀小品、觀賞類景觀小品以及設施類景觀小品與鄉村的整體環境進行設計與結合,賦予原本鄉村單一化的風格,構建美麗鄉村家園。讓村民感受到由于景觀小品設計帶來的欣喜感,提高村民幸福感,構建美麗和諧新農村。
鄉村是有獨特的文化內涵的,在景觀小品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要充分挖掘鄉村的文化元素,將抽象的文化元素以形象的方式進行表達。在研究區域,其人文資源十分豐富。在挖掘人文資源的基礎上合理設計景觀小品,以更好地傳承獨具特色的鄉村文化。以鎮西村為例,集木雕、石雕、磚雕、泥雕等古代建筑工藝于一體,同時還有國家級“非遺”中國紅曲酒保護與傳承基地。因此,在景觀小品設計中,可以充分利用文化特色進行設計。
近年來,美麗鄉村的構建備受關注。美麗鄉村建設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能夠提高鄉村的美感,尤其是一些具有風景區的鄉村,以獨特別樣的景觀小品進行裝飾與點綴,能夠提高游客對景區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提高鄉村旅游的知名度,更好地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
鄉村景觀小品不僅是鄉村環境的參與者,在很大程度上期更是鄉村景觀的創造者。因此,在鄉村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從影響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因素入手,提高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水平。影響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因素主要是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因素是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基本因素。設計者需要在考慮一個鄉村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鄉土資源、鄉土植被等諸多元素的基礎上進行鄉村小品景觀的設計。人文因素主要包括了一個鄉村的發展歷史遺跡發展歷史過程中所出現的名人。此外,在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過程中,要與時代的發展結合,比如當前比較普遍的黨建文化,真正賦予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人文性。
從設計的角度來看,文化振興背景下鄉村景觀小品設計應用是一種趨勢。為了更好地促進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發展,筆者及其團隊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將自然與人文結合,通過雞鳴山社區、鎮西村等區域的鄉村景觀小品的進行設計和實踐,進一步提升鄉村美感。以文化振興背景下鄉村景觀小品設計應用這一內容進行簡要闡述。
每個鄉村都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在景觀小品設計的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嚴格遵循生態觀、審美觀、個性化和包容性等原則,結合不同鄉村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和設計,真正通過景觀小品設計,真正打造更具活力的鄉村空間,構建獨具特色的鄉村景觀,達到改善環境以及滿足需求的目的。
鄉村景觀小品包括了裝飾類、照明類、信息類等不同的景觀設計內容。這些細節的景觀小品設計真正能夠襯托鄉村的發展。隨著鄉村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鄉村旅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鄉村重視景觀小品的設計(圖1、2)。

圖1 鎮西村的照明類景觀小品與燈籠的完美結合
除了對不同區域的合理規劃之外,設計人員更是需要重視景觀小品設計的人性化元素。在文化振興背景下鄉村景觀小品設計應用的研究過程中,設計人員要結合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對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系統性進行分類設計,具體需要考慮村民的生活需求以及游客的使用需求。尤其是對當前鄉村的特殊人群,比如老人與孩子等,通過人性化的景觀小品設計能夠提高大眾對社會的認同感。
圖3、圖4的鎮西村和甲坵村,社區里隨處可見的石凳子,石凳子的下面是青瓦搭建的圖形。在筆者調研的過程中,傍晚時分,很多老人都坐在石凳子上聊天,別有一番情感。有的社區有小型兒童游樂場,大人帶著孩子在滑梯邊、秋千邊玩。在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中,小到一個石凳子,大到一個區域的劃分都需要設計者認真考慮。

圖2 信息類景觀小品,中英文解說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圖3 鎮西村隨處可見的這樣的石凳

圖4 甲坵村的石凳與周邊環境的完美搭配
通過圖5可以看出,現在景觀小品的設計側重于細節,在裝飾的基礎上同時滿足大眾休閑娛樂的需求。不同類別的景觀小品設計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總體上都提升了鄉村景觀的層次和水平。

圖5 雞鳴山社區群眾在打乒乓球
從中國鄉村的發展歷史來看,我國的農耕文化發展歷史非常悠久,不同地域的大眾在各自的生活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可以說,很多鄉村的文化都是經過了數百年的發展傳承下來的,其具有很強的文化性、教育性以及傳承性。因此,在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過程中,設計者要重視挖掘鄉村人文歷史文化元素,以更好地通過景觀小品來宣傳并傳承文化。
人文歷史文化有的是村落的發展歷史,也有的是村落里名人的故事以及某個時期文化事件等。這都需要設計師在景觀小品設計之前認真準備,做好工作,調查所需要設計村落的文化元素,這樣,才能夠設計出具有文化內涵的鄉村景觀小品。
比如,圖6中的馬上橋花廳。其景觀小品的設計真正挖掘了文化元素。無論是信息類的景觀小品還是照明類的景觀小品都與東陽木雕密切相連。這讓村民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夠明白東陽木雕的發展歷史。通過馬上橋花廳可以看出清代的東陽木雕在技法上開始向精雕細刻方向發展,追求精致、細膩、典雅的藝術氣質。

圖6 馬上橋花廳
在這一地區景觀小品的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就將朱福星(圖7)將軍的頭像、故事以及格言等都羅列得非常系統,設計十分科學。朱福星將軍是著名的抗日英雄。1915年日寇侵占青島逼迫當局簽“二十一條”時,朱福星憤然率同學50人投筆從戎。從此成為抗日名將,他興學重教,并以精湛醫術,無償救死扶傷并著書。通過諸多景觀小品,讓更多的村民以及游客了解了朱福星將軍的故事。很多村民了解了朱福星先生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一生,是安貧樂道、造福社會的一生。甚至當地很多村民都可以說出朱福星將軍的格言——“造福者不為享福,善始者還當善終。”

圖7 朱福星故居
通過信息類景觀小品(圖8)的內容和方式進一步來記錄和宣傳當地的文化發展歷程也是景觀小品設計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比如圖8中“文革時期的宣傳隊”,真正以景觀小品的方式開拓了村民以及游客的視野。

圖8 甲坵村歷史人物信息墻
雞鳴山社區非常重視景觀設計細節的應用。比如在大家休息的地方,也設計了雞鳴山社區的發展歷史文字內容(圖9)。大家在休息的時候,會認真看一看雞鳴山社區的發展,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村民對故鄉的熱愛。

圖9 雞鳴山社區景觀小品
從設計的角度來看,所以,挖掘不同的文化元素,讓文化元素成為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內容非常重要。這就需要設計者真正走進鄉村、了解鄉村、挖掘其中的文化,才能夠真正設計出迎合鄉村發展需求的景觀小品設計。
鄉村資源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在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可以通過利用鄉村的資源來進行設計。將設計整體與鄉村植被、材料以及環境等相協調,以通過景觀小品的設計來提高鄉村美感。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可以結合不同鄉村的實際情況,就從空間利用情況、周邊自然情況以及審美需求等角度入手,結合不同區域進行景觀小品的設計能夠避免鄉村景觀小品同質化情況的出現。
鄉村景觀設計要考慮周邊的環境與資源。圖10中的木凳與周邊樹木的設計結合,無論是從實用性、觀賞性還是色彩搭配上都是非常合適的。

圖10 雞鳴山社區木棧道
再比如馬上橋花廳(圖11),就是利用很多東陽木雕。將東陽的鄉土資源木雕與馬上橋花廳的景觀設計進行結合。

圖11 馬上橋花廳信息牌
不同村落的鄉村資源是不同的。這就需要設計師在自然景觀設計的過程中結合村落的實際特點進行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同質化鄉村景觀小品的出現,為鄉村景觀的創設增添色彩。
黨建文化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黨在長期革命和執政實踐中培育形成,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黨性在信仰、組織、制度、實踐方面具有的鮮明特征。隨著社會主義的發展和進步,黨建文化日益受到了重視。因此,將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與黨建文化融合逐步成為一種趨勢。可以說,在景觀小品的設計中融入黨建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宣傳黨的文化。
圖12是雞鳴山社區的景觀小品內容,宣傳“清風廉韻”的內容,將原來高大上的主題黨建文化融入到大眾所生活的日常生活中。同時,景觀小品的設計風格獨具一格,在宣傳黨建文化的同時,也更好地裝飾了小區環境。圖13在白墻上進行黨建文化的宣傳,實屬創新。

圖12 雞鳴山社區景觀小品

圖13 反腐倡廉墻繪
黨建文化可以融入到許多景觀小品的設計細節中,這一方面,設計師可以多參考其他鄉村景觀中黨建文化元素的應用,以更好地將黨建元素與當地的景觀元素結合。
從設計的角度來看,鄉村景觀不僅取決于如何設計鄉村景觀,更是與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息息相關。作為一名設計師,設計出與鄉村環境協調、傳承鄉村歷史文化且又能夠與時代發展結合的鄉村景觀小品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能,花費很多的精力。筆者就鄉村景觀的系統規劃、鄉村歷史文化的挖掘、鄉土環境的應用以及黨建文化的融合等角度入手,就以雞鳴山社區、鎮西村以及甲坵村等具體村落為研究對象進行具體分析。在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中,強化了對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看法,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進一步強化對鄉村景觀小品知識的學習,分析鄉村景觀小品的案例,以更好地對鄉村景觀小品進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