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柳
(四川省達州中學,四川 達州 635000)
“拋錨式翻轉地理課堂”的教學模式,是在這種翻轉地理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了拋錨式課堂教學模式的一些優點,二者相互融合而來的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此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首先通過提出一個系統性的可以充分引發和培養學生強烈學習興趣的教學問題,然后來進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機,然后讓學生借助拋錨式翻轉地理課堂教學的模式進行組織課堂教學,學生在引發和解決提出系統性問題的教學過程中完成對新基礎知識的系統性建構和知識內化[1]。
翻轉課堂凸顯出了學生以課堂為中心的地位,學生的課堂角色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翻轉式的教學目標與評價在充分關注學生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認知性的目標基礎上,注重于培養廣大學生的自主反思創新精神與學生的批判創新意識,提高其自主創新能力與開展實踐活動能力。
與傳統課堂相比,翻轉觀念和課堂對于教學的目標、方法、內容、評價以及對師生主導地位的不同認識和理解,內在上都蘊含著一種翻轉觀念和課堂教學范式的線性轉型。教學范式轉型不具可比性,即不可能存在一個評判范式的優劣的客觀、中立的外在課堂教學標準[2]。“模仿范式”和“變革范式”各自都有其客觀上的優劣。人類的文化是一種符號的創造和存在,符號的創造和存在即文化的存在。人類的文化創造了一種文化,人又是一種文化的創造和產物。但在現實課堂教學中,由文化和人所創造的翻轉課堂教學范式傳統文化及業已發展形成的以人為主導教師思想和行為的傳統教學理念,在實踐中漸漸發展成為桎梏課堂教師和對學生的思維和行為轉變的外在控制異己的力量。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思想和范式的線性轉型客觀上的目的是要求更多教師和學生轉變觀念,形成新的思維。
翻轉課堂由“先教后學”轉變為“先學后教”,從而實現“逆序”,這對教師的知識和技能機構產生了較大的挑戰。但是伴隨工業革命的進一步到來,學校的教育日益得到普及,教育主要目的既然在于為民主教育和社會建設培養出一批合格的教師和社會主義公民,教育的形式和內容既然主要包括基本的讀、寫、算素養,從而更好地應對時代變化和需求,不斷發展精細化的合法性學科知識日益被重視和強調,并逐漸成為中小學課程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學生教師獲取合法性資源的途徑和渠道雖然有所增加和拓展,但是教師仍然始終居于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合法性知識的權威主導地位。
“回歸”即是回到教育的本質,教學的本義應是符合教育的最終目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方式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教師的專業角色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如今,學生不僅需要專業的知識,還需要能夠適應社會的技能。教授法作為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教學需求,這需要教師不斷地豐富教學方法,從而來豐富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此外,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傳統的課堂模式對學生的關注度不夠,這也導致教育的最終目的難以達成。高中地理拋錨式翻轉課堂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面臨著教師的觀念落后的問題,專業角色無法及時轉變,導致課堂模式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1)拋錨式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需要貫徹多維的教學目標。針對學生主體角色不夠突出的情況,拋錨式翻轉課堂需要確立“學生中心”的教學理念。在整個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應該被視為一個“完整的人”。拋錨式翻轉課堂在實施過程中,教學內容的設計需要以“學生中心”為目標,并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3]。
(2)展現交互意義生成的課堂教學過程。“教師中心”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傳遞—接受”為基本特征,“學生中心”教學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活動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點和標志。其實施方式是翻轉黑板進入課堂,課前,教師與課堂學生之間進行互動溝通交流,為學生進行答疑解惑活動。課中,師生、生生之間基于共同的任務意識展開相互合作、對話和合作探究,在彼此的知識、思想的相互碰撞中,達成了意義的生成,實現了情感的體驗和科學精神的升華。
(3)施行了動態多元的通用教學績效評價。雖然并非所有的學生通過認真閱讀教材、聆聽教師的講課就一定能學好,翻轉課堂中,也可能并非所有的學生充分地借助通用教學過程視頻就一定能達至好的翻轉課堂學習效果。為了滿足所有教師和學生的多元化學習興趣和需求,理想的通用翻轉課堂設計應充分體現出通用翻轉課堂學習過程設計的思想。允許學生以觀看通用教學過程視頻、研習通用教材或參與研究教學項目等多種方式主動參與翻轉課堂學習,學習和活動的形式變得更加具有了可選擇性。與此相應地,可量化的通用學習分數不再僅僅是對教學績效評價的最終追求,依據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其優勢,學生以通過創建教學項目、撰寫教學報告、設計教學海報等多種教學評價方式。
教師作為拋錨式翻轉課堂的實施者,其素質是實施效果的關鍵所在[4]。如今,我國在實施翻轉課堂的過程中還面臨著教師的專業素質低下的問題,這是制約著拋錨式翻轉課堂實施的阻礙因素。首先,鼓勵教師學習拋錨式翻轉課堂教學理念,貫徹和領會該模式的實施要求。其次,教師通過書籍和期刊等方式來了解和學習拋錨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將所學的理論應用到實際的教學當中。最后,教師應該提升自身的知識結構,筑建復合型知能結構。
作為一名專業教師還應該準確定位,重塑教師的專業角色。首先,教師應該深刻地理解拋錨式翻轉課堂的教學目的,要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明確自身的課堂角色,承擔整個課堂的組織者,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5]。然后,教師應該充分地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資源來充實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后,教師應該塑造專業的角色形象,為拋錨式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有效的的解決方式,并積極引導學生探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