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紅
(云南省林木種苗工作總站,云南 昆明 650215)
林業是云南省建設生態文明、實施生態立省戰略、建設綠色經濟強省的主體,林木種苗是林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是林業發展的關鍵。在新時代背景下,只有認識到林木種苗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充分發揮林木種苗在林業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以進一步促進云南省林業健康發展。
據調查研究統計分析,2015~2019年全省采收各類林木種子1319.35萬kg,造林綠化實際用種1236.93萬kg。5年來平均每年采收種子263.87萬kg,實際造林用種247.39萬kg(表1)。從種子供應數量上看,全省綠化造林用種準備總量充足,可以滿足造林用種的需求。

表1 2015~2019年林木種子生產與供應情況
據調查研究統計分析,2015~2019年全省育苗面積20.79萬畝,苗木產量40.69億株,實際綠化造林用苗23.02億株。5年來平均每年的育苗面積4.16萬畝,苗木平均產量8.14億株,實際綠化造林用苗平均4.60億株,從苗木生產情況看,全省綠化造林用苗準備總量充足,這些苗木可滿足全省造林綠化的需求,為保障全省林業產業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表2)。

表2 2015~2019年苗木生產與供應情況
云南省造林種苗雖然能滿足全省造林綠化的需求,但造林種苗供應量大于各項工程造林綠化種苗實際需求量,種苗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地區間供需不平衡,一些珍貴樹種、優質經濟林品種和大中型規格的鄉土景觀樹種供應不足,這與全省造林推廣使用和新形勢下“三沿”(沿路、沿湖、沿集鎮)大綠化、美麗鄉村建設和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苗木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云南省的綠化造林所需苗木采取國有、集體、個體育苗相結合的形式育苗,育苗構成中個體育苗所占比重較大。個體育苗戶生產規模小,生產基地散,點多面廣,育苗技術和水平局限于傳統的育苗方法上,專業技術人員少,科技含量不高,生產育苗缺乏科學性、合理性的指導。在生產上重數量、輕質量,重栽不重管,生產的苗木品種單一,品質不高,不能滿足林業發展需要。
云南省依托林業“雙中心”和大數據建設,建立了林業OA辦公專網,搭建了林業綜合報表系統,提高了信息管理水平,但由于資金缺乏,沒有聯通全省網絡,僅限于內部使用,部分州市也開發了一些種苗管理系統,存在數據交流不暢問題。由于不能及時獲得市場供需信息,苗木生產者找不到市場,需求者找不到苗源,這就造成種苗市場信息不暢,增加了苗木培育風險,挫傷了生產者培育苗木的積極性,阻礙了林木種苗產業發展。
林木種苗具有很強的公益性,離不開公共財政投入和扶持,《種子法》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林木種苗工作的意見》 《云南省林木種子條例》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林木種苗工作的實施意見》等都明確對種質資源保護、良種選育、示范推廣、種子儲備給予扶持。但目前基本沒有落實或落實不到位。投入嚴重不足,是制約全省林木種苗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云南省在種質資源保存、良種選育和審定、種子基地建設和種苗生產、苗木產業發展等方面都有巨大進展,但宣傳工作做得較少。多年來,只是埋頭苦干,宣傳工作不到位,許多部門只知道農業種子,對林木種苗卻知道的不多,這也影響了全省林木種苗事業的健康發展。
云南省現以保障國土綠化、城鎮美化和綠色食品產業種植基地優質種苗供給為目的,針對性地制定林木種苗生產計劃,加強種源管控,引導種苗生產企業科學選種、采種、調種、應用新技術培育良種苗、高質量苗、滿足“三沿”建設大規格鄉土樹種苗,積極做好種苗生產技術指導,打造生產基地化、品種良種化、質量標準化、市場規范化的種苗生產供應體系,滿足新時代林業建設對林木種苗多樣化的需求。
及時掌握種苗生產供應情況,根據造林任務、造林動態和種苗需求狀況,做好種苗余缺調劑。充分調動社會上種苗生產者的積極性,正確引導種苗生產供應,確保提供品種對路、質量優良的林木種苗,保證各項造林任務的順利完成[2]。
當前,應加強種苗科技基礎性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對現有先進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應用,加大轉化和推廣力度,不斷提高苗木生產中的科技貢獻率、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率,有條件的地方,應建立苗木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園,提高對現有成果的轉化規模和能力[3]。
積極推進種苗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依托信息平臺加大種苗信息采集,不斷提高全省種苗信息化水平。建立互聯網的種苗信息管理系統,并定期發布林木種苗供求信息,為種苗生產單位、種苗使用單位以及廣大林農提供信息服務,解決區域性造林苗木供需不平衡的問題,進一步改善種苗信息不暢、供求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提高管理效率,便民、高效服務于林業生產。
鼓勵和引導相關金融機構特別是政策性銀行,研究制定林木種苗生產經營貸款,種苗生產經營保險優惠政策,對林木種苗生產經營龍頭企業給予貼息貸款和小額貸款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林木種苗的發展,培育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苗木產業,增加林業經濟增長點,進一步拓展了林木種苗發展空間[4]。
這些年林木種苗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績,在此基礎上要提高社會的認知度,加強林木宣傳工作,結合熱點的內容,比如熱區珍貴樹種、林下中藥材、珍稀瀕危種質資源、觀賞綠化苗木、奇珍園藝花卉和特色經濟林果產業等,在報刊雜志上發表宣傳信息文章,請電視臺錄制新聞節目等,讓社會充分了解林木種苗工作,了解良種、新品種,提高公眾良種意識,共同推進林木種苗培育工作進程,提高林業發展質量。
種苗是命脈、是根本,是林業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未來工程、百年工程;是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更加凸顯了林木種苗工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時代賦予了林木種苗新的高度,以新時代林業建設新要求為使命,牢固樹立“生態安全種苗為先、國土綠化良種為本”理念,不斷銳意進取,砥礪前行,為建設中國最美省份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