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瑞敏
作為學校教育,應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作為班主任,筆者認為,創新班級管理方式,構建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之一。
根植課堂,抓實學科基礎
認真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要求,結合學科特點,結合學生學情,深挖學科育人因素。例如,我們將語文教材中的篇目,進行以思想人文主題的整合。祖國風光篇:課文內容通過描寫我國的名山大川、綺麗景色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以我國地大物博、山川秀麗而自豪的民族情感。英雄偉人篇:通過學習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跡,學習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跡,了解英雄人物,產生崇敬熱愛之情,進而從小樹立報國之志。此外,教材中還節選了贊頌母愛、師愛等細膩感人的篇章,教師帶領學生通過朗讀、討論、交流、鑒賞等,感悟情感,結合學生實際,明理導行。
開展活動,豐富育人渠道
豐富多彩的活動既是學生思想教育的實踐,也是行為習慣培養的抓手。因此,班級管理要著重策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提升思想水平,發展實踐能力。
以“做最好的我”為核心,爭章向上 以“做健康的我、做儒雅的我、做智慧的我、做尚美的我”為核心目標,從養成教育、安全自護、心理健康、熱愛閱讀、環保創新、崗位職責等方面,培養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珍愛生命的我,樂學善思、實踐創新的我,知書明理、儒雅大氣的我,熱愛藝術、崇尚高雅的我。同時,制定學校爭章細則,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確定“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目標,由學校教務處、政教處、大隊部、任課教師、同學代表等進行評價授章,每月對學生的爭章情況進行匯總,每學期評出爭章之星。這樣的爭章活動,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化的評價細則,摒棄以分數論高低的評價方法,激發了學生向善、向美的積極性。
抓實養成教育,培養良好習慣 學校成立了班級文明監督崗,監督崗成員每周輪換,對班級的紀律、衛生、路隊、兩操、學生儀表等進行監督檢查,檢查的結果每日公布、每周評比。對于表現優秀的同學授章表揚,對于表現不足的同學,指出問題,確立目標,把學生的養成教育落到實處。
開展傳統文化與愛國主義教育 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在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期間,學校以征文、繪畫、演講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培育民族自豪感,增進文化自信。
開展“合理利用壓歲錢,我為書櫥添新書”活動 每年舉辦“合理使用壓歲錢,我為書櫥添新書”展覽交流會活動。通過家長會、班級QQ群、主題班會等廣泛宣傳發動,向學生推薦閱讀書目,倡導學生合理利用手中的壓歲錢,用其購買有意義的圖書。
每年開學之后,舉行“合理利用壓歲錢,我為書櫥添新書”活動,將學生購得的圖書進行展覽交流,展覽交流分為好書展示、新書推薦、舊書交換、圖書漂流等多個版塊。活動從謀劃到實施完全交給學生。他們積極性高漲,布置新書展臺、繪制圖書漂流指示牌、制作手抄報、新書推介卡等。活動中,學生以書為介、以書會友,展書、讀書、選書、易書,徜徉在書的世界里,充分感受著活動帶來的愉悅。
開展競賽活動,提升學生能力 競賽是很好地促進學生能力提升的活動。教師要積極開展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和熱愛校園為主題的讀書、演講、作文、書法等競賽活動。例如,開展《我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活動,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用較為精練的語言進行概括,在班級內、學校平臺上進行演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引領學生將思想教育融入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得到相應的思想教育,提升自身能力。
建立班級小組,創新評價方法
班級成立協同發展的大組和師徒互助的小組。其中,大組根據全班人數平均分配,一般以5人至8人為宜,組內任命組長、副組長、成員等,對學生的學習、紀律、勞動和讀書等所有家校活動進行捆綁評價,定期對優秀小組進行表揚激勵,進而增加學生的團隊榮譽感,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向上的積極性。師徒互助小組為兩人,以強帶弱,以弱促強,一帶一,一幫一,對師徒兩人實行捆綁評價,比如在結對子前,教師與對子學生定好目標,結組的規定時間到后,被幫助學生達到預期目標,則同時對這個小組的成員進行獎勵。小組師徒定期輪換,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漲。
架構信息化評價體系
學校教育要與時俱進,班級管理也要努力探索立足信息技術,以信息技術為輔助手段,開拓相應的工作平臺,將學生日常表現與期末成績相結合,形成對學生的最終評價。信息技術的班級評價手段,要體現評價的方便實用、新穎靈活、科學全方位,構建家校合作的橋梁,體現學校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有機結合,鼓勵學生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拓寬育人渠道。
結束語
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班級管理發揮著重要作用。班主任一定要在常規管理中探索總結科學有效的方法,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家國情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復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