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
摘? 要:我國常用的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推動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話語體系的構建,是發表學術研究、普及科學知識和學術科學分享的關鍵平臺。從第一本社會科學期刊發表至今,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的影響力和傳播范圍已經非常廣泛,期刊和報紙的流通形式也從單純的文本形式轉變為文本和電子等多種形式的共同發展。該 文旨在研究我國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的重要性、問題和具體改進措施,為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的發展積累經驗。
關鍵詞:社會科學? 期刊? 報紙? 思想理論
中圖分類號:G258.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9(b)-0196-03
Research on Commonly Used Periodicals and Newspapers of Social Sciences
LIU Ming
(Changchun Library,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21? China)
Abstract: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and newspapers commonly used in my country have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are the key platforms for publishing academic research, populariz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sharing academic science.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first social science journal, the influence and spread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and newspapers have been very extensive, and the circulation form of journals and newspapers has also changed from a simple text form to a joint development of text and electronic forms. This article aims to study the importance, problems and specific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my country's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and newspapers, and accumulate experi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and newspapers.
Key Words: Social sciences; Periodicals; Newspapers; Ideological theory
如今,我國常用的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數量較大、涉及范圍廣,為我國學術影響力的傳播和非學術期刊報紙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提升了學術交流水平,不僅使我國對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的發行標準逐漸嚴格,也對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的質量有所提升。但是,目前,我國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仍然面臨一些挑戰,如我國部分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同質化現象較多、期刊和報紙的理念和定位并不明確、部分文章水平較低等。因此,我國的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需要順應社會時代的發展,找準自身的定位,運用相關資源,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創辦符合受眾特點和精神需求的優質期刊及報紙。
1? 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的重要性
1.1 增強了學術內容的影響力和創新
我國核心的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中發表的正確學術思想和觀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術界的研究方向,深入對學術觀點的剖析,為學術界帶來新的思想觀念,推動學術思想的創新。社會科學本身就帶有明顯的思想傾向,我國的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就是以傳播社會科學思想為主。但是,目前部分作者學術造假嚴重,打著學術創新的幌子,違背學術道德,這樣的行為和思想是不正確的。我國的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是以為人民服務為立場,是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如果偏離了這一立場和出發點,那么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將缺乏生命力。
1.2 加深了學術思想的深刻性
我國的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中的文章要具有深度和研究意義,作者要在文章中體現出自身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因此,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需要加深學術思想的深刻性,高水平的學術文章不是隨意編造的,是需要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討完成的,必須包含真實有效的論證依據。同時,我國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發表的文章不是簡單的學術經驗歸納和總結,而是用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學術能力進行深度的概括和提煉。所以,作者要想將作品發表在社會科學的期刊和報紙上,就必須要有獨到的理論方向和見解。
1.3 擁有強大的號召力和組織力
我國常用的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在進行社會科學思想的宣傳時,都擁有較強的號召力和組織力,對于相關學術思想領域擁有較大的學術組織能力,能夠定期組織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和探討。部分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可以定期組織文獻交流座談會,進行思想和學術的分享與評價,提升自身的學術影響力,對于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的進步與發展意義重大。
2? 我國社會科學常用期刊以及報紙存在的問題
2.1 行業競爭壓力較大
目前,我國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數量較多,種類繁多,導致國內期刊行業標準和要求逐年增大,對學術期刊的水平要求愈來愈高,期刊和報紙分級制度的應用使期刊行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尤其是部分非核心的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頂不住壓力,生存舉步維艱,隨時面臨倒閉的風險,這讓我國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的發展和生存經受更大的挑戰和行業壓力。
2.2 單獨的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的專業性、獨特性道路發展較為艱難
在我國,一個優質的社會科學期刊或報紙,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基本條件。基本條件主要是指出版機構、受眾群體、社會影響力、號召力、文章水平等,這些基本條件是社會科學期刊辦刊的基礎。二是環境條件。環境條件主要是指期刊或報紙的風格定位、受眾反饋和評價、內部的管理模式、主題變化等,環境條件是社會科學期刊或報紙生存發展的保證和方向。但是,目前我國單獨的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的專業性和獨特性道路發展得較為艱難,部分社會科學期刊和報紙難以創辦出來,發展道路受限。
2.3 部分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受到受眾群體的限制
我國部分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被受眾群體制約,在期刊和報紙的專欄設計上被讀者的能力水平和實際狀況限制,僅限于某一個相關領域,部分期刊難以找到自身的讀者群體定位,導致讀者的大量流失。同時,也存在部分非核心期刊的作者群體和文章水平不能滿足受眾群體實際需要的問題。
2.4 部分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的人才水平有待提升
隨著我國科學社會期刊和報紙數量的增加,涉及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領域的人逐漸變多,使期刊行業的崗位標準降低,期刊或報紙管理團隊不穩定,這就對期刊或報紙的管理人員提出了挑戰。因此,我們必須正視人才能力水平,定期組織人員培訓,建立合理的管理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將人才隊伍的素質水平提升起來,能夠及時地轉變和更新思想理念,同時,將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起來,讓人才管理結構更加富有層次,有利于創刊方法和理念的繼承與發展。
3? 我國常用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問題改進的措施研究
3.1 轉變、創新期刊及報紙的理念
我國常用的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可以分為學術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和非學術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
第一,如果是學術類型的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首先,我們就必須要找準自身的辦刊理念,要隨時注意世界范圍內的學術前言問題和方向,及時掌握學術思想的變化。其次,積極組織學術期刊座談會,與專家學者積極進行學術交流。最后,在保證期刊及報紙質量的前提下,縮短期刊發表周期,增強期刊的競爭能力。
第二,如果是非學術的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他們主要是通過受眾群體的增加樹立自身期刊及報紙的品牌,擴大市場占有率。首先,這一類社會科學期刊的理念和主題要通俗易懂,文章不能太過沉悶和嚴肅,那樣就拉開了和讀者之間的距離。其次,期刊及報紙中的文章要明白曉暢,緊密聯系現實,與讀者群體的關系較為緊密,加大期刊及報紙的人文精神魅力。最后,非學術定位的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可以適當減少學術濃度,關注熱點問題和方向,以促進我國的精神文化發展與傳播。
3.2 明確市場定位
伴隨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改革,部分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也在期刊市場的周圍邊緣生存,我們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自身找準和明確市場定位。例如,由高校或者其他學術機構創辦的期刊及報紙,是高校和學術機構學術成果發表的“專屬區域”,它們的文章讀者范圍小、數量少、抽象性較大,如果僅僅依靠發表和出版來運行的話,根本不能生存許久。所以,它們要明確自身的定位,通過國家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運用強大的學術號召力和學術氛圍來確保自身的學術文章質量。
但是,對于非學術類的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來說,它們的主要市場定位仍然是對實際業務的考量,主要抓的是讀者消費市場,要多元、豐富地收錄稿件,找到最符合自身受眾群體的定位特點。
3.3 增強人才素質的培養
前文筆者已經提到過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存在人才素質不高的問題,因此,必須增強人才隊伍的引進和建設,吸引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來進行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的管理和運營,構建一支分工明確、具有創新意識、凝聚力強的編輯管理團隊。在人才管理團隊中,要注意人才的培養,通過出國交流和內部評估等形式增強編輯管理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在進行人才培養和管理時,要發揮每一個人的優勢和長處,結合激勵和獎懲的工作制度,激發人才的工作動力,讓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中“發光發亮”。
3.4 完善對期刊及報紙內容的整合
完善對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內容的整合,加大期刊及報紙的拓展能力。當前,我國的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的文章來源大部分是自由投稿,這種方式的特點是稿件來源范圍廣、思路新穎各異,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部分來稿不符合期刊或報紙的主題和理念。因此,我們必須對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進行內容和信息的整合,緊跟時代的發展,用獨特的社會科學角度分析探討社會熱點,用新穎靈活的觀念梳理社會科學的脈絡。
3.5 設置特色專欄
我國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應該設置特色專欄掌握社會科學的研討方向,緊緊抓住每一個階段的社會科學理論熱點和關注點,將這個方向設置為導向,增加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深度。這樣的特色專欄設置不僅能夠形成龐大的、特定的受眾群體,也可以通過專欄的專業程度吸引專業性強、水平高的作者進行投稿,獲得質量高、較穩定的稿件來源。同時,專欄也可以設置不同理論觀點、不同流派的學者展開學術探討,進行思想之間的“激烈碰撞”,在思想碰撞中迸發新的思想方向和角度,促進社會科學思想的發展與進步,為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的發展奠定基礎。
4? 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對我國常用的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展開研究根本上是為提升期刊的水平質量和影響力??梢钥闯?,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的發展不僅要依靠內在的思想深度,也需要自身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兩者充分結合,相輔相成,推動社會科學期刊及報紙的進步。同時也不能被思想局限,要踐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鼓勵不同流派之間的交流與爭鳴,讓社會科學體現新的思想理論深度。
參考文獻
[1] 袁慶莉.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國際期刊論文的學術影響力現狀研究[J].科技情報研究,2020,2(3):60-70.
[2] 葉祝弟,孫冠豪.大變局:在本土性與世界性之間的中國學術——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綜合性學術期刊為中心的考察[J].社會科學戰線,2020(6):269-280.
[3] 蘇金燕.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中同行評議與影響因子相關性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20(3):128-137.
[4]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課題組,張立,董毅敏,等.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評價體系對比研究[J].傳媒,2020(4):32-35.
[5] 劉仲翔.2019年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動態盤點[J].科技與出版,2020(3):67-74.
[6] 王麗恩.媒體融合視域下社科期刊傳播力提升路徑[J].理論與當代,2020(2):27-29.
[7] 李頻.中國社科學術期刊40年發展的結構分析.[J].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9(1):194.
[8] 顧歡.我國社會科學期刊十年國際化進程及對比[J].江蘇科技信息,2019(23):30-34.
[9] 周鑫,楊國立.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發展現狀探析——以江蘇省社科學術期刊分析為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類,2018(39):23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