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飛
想象未來是兒童的天性。未來是什么樣子的?這個問題存在于每一個兒童的心中。對這個問題的解答也存在于每一個兒童的心中。他們紛紛回答:未來的人都能長命百歲;未來全部由機器人執行工作;未來的空氣質量天天都是優;未來的人能走遍宇宙的各個角落;未來……兒童如何理解一座城,如何構思未來的理想生活,能否讓自己的想象站立在現實的地基之上,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建設一座城市,用一個復雜的項目開啟發展的路徑,把理想的未來真切地呈現在眼前?
想象:追逐理想的目標設定
想象根植于理想與現實的真實差異。首先需要思考的是:理想的城市應該有怎樣的要素,理想的生活應該是何種形態。不同的思考帶來完全不同的想象結果,但千差萬別的想象都來自理想與現實的真實差異。所以,當想象缺少一個觸發點時,可以對身邊的城市進行觀察。
走上街頭,兒童會發現交通擁堵是實實在在的城市病,從而產生多層級城市交通網的想象;關注城市水資源現狀,重視水資源從何處來、如何用、如何保障與循環,從而產生利用地形運輸水并利用水能的想象;測試空氣質量,關心未來城市的微??刂?,從而產生城市微粒吸附器的設想;回到課堂,注意到教育對于城市發展的作用,從而萌生在科研中學習的想法;打開電視,看到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目標視線被引向深藍,“我們的城市為什么不可以建在火星呢……”
所以,項目執行的第一步就是充分的想象,從而確定城市建設的基礎條件和總體目標。在具體的實踐中,某個學生項目組將未來城市放置在了火星上,這是他們的群體理想——去更遠的世界。基于火星能夠提供的基礎條件,項目組將城市建設的重要目標聚焦于:提供足夠的水資源保障、城市用水的循環利用、能夠自由呼吸的城市環境、應對火星惡劣環境的安全機制、自給自足的食物供應、火星當地資源的恰當利用等。他們的城市定名為“瑪爾斯之心——火星一號城”。
設計:目標引領的藍圖繪制
總體設計為項目的實施提供操作規劃 設計不僅是指城市設計,也包括項目推進的過程設計。想清楚做哪些事,想清楚需要哪些前置的學習和物資準備,為后續的實施做好準備。
前置學習為項目落地提供支撐 前置學習包括文獻研究與實地調查兩種主要方式。文獻研究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文獻,并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城市對兒童來說,熟悉又陌生,必須通過文獻研究才能逐漸形成對城市的基本認識,比如,一個城市的運行機制,目前對火星資源的探索情況。在此過程中,兒童也學習基本的文獻檢索和整理方法,也會因為文獻而點燃新的靈感火花。通過文獻學習,項目組發現:火星的極地冰蓋中存在大量的干冰和水冰,南北極冠水冰及干冰的季節性變化,當春天升華完成時,所有的二氧化碳消失,只留下水冰;在火星赤道附近,夏季的白天溫度最高可以達到293K(20℃),到夜間會迅速降至-193K(-80℃);納米氧化鐵是一種很好的催化劑,可以加速廢水處理過程,而氧化鐵在火星上大量分布。實地調查則指向于一些具體的小型的項目運行情況,比如污水是怎樣處理的,這個處理流程是否能夠運用到未來城市的建設中去,還能進行怎樣的改進。
資源搜集為項目推進提供物質與技術保證 全方位盤點項目組目前擁有的資源——能夠爭取的資源、能夠開發的資源。包括物質支持的與技術的支持。保證項目能推行、能實施,不至于理想高高在上,實踐卻做不到。盤點所擁有的項目資源:學校擁有30多個FSC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其中包括常州通用自來水有限公司、常州市科邦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給排水工程有限公司、常州市規劃館,這為團隊的前期調查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學習資源;學校的3D打印社團為模型的搭建提供技術支撐;我們擁有的材料有膠槍、水景膏、電機、編程板、燈帶、造景泥、超輕黏土、兼容樂高塊、白乳膠、草粉,以及收集的廢舊材料,包括泡沫板、塑料瓶蓋、一次性筷子、硬紙板、廢棄木塊、廢報紙、沙子等。
造物:設計圖譜的現實呈現
基于成員個人能力的分工協作 項目組成員有著差異化的能力表現,有的擅長編程,有的心靈手巧,有的對配色頗有心得,有的善于將物料進行創造性的使用。對此,項目組可以針對不同成員的擅長領域進行具體分工,發揮成員專長。
面向操作難題解決的共商共建 “火星一號城”項目組的同學們就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困難——如何營造火星地貌。地貌組的同學將這一困難在集體會議的時候提了出來,大家群策群力,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并且邀請美術老師提供方法支持。最終選定的方法是:用衛生紙堆疊后刷上乳膠,撒上沙粒,最后用暗紅色噴漆著色。成品效果很好。
完善操作任務執行的反思機制 每周兩次項目討論會,提出建造中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進行進度的調整,或者對初始設計進行可行性改造。
搭建一座從未有過的未來城市,把自己的膽怯和不自信統統拋開,從全局的角度思考一個復雜工程的設計與建設問題,讓想象飛翔,更把根基打牢在現實的土壤上。在解決一個個實實在在會面臨的問題時,學習的價值與真正的方法凸顯在兒童面前;在攜手并肩的旅途中,合作的手段就創造性地出現在交往的過程中;在實踐創造的氛圍中,手與腦的發展清晰可見;在全面思考與統籌協調的歷程里,站上一個臺階看問題成為團隊共識,物的創造與人的塑造并行不悖。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