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丁夢碩

在程廣才老師的筆記本上,有這樣一段話:“教師的名字叫今天,孩子的名字叫明天。生命因學生而精彩。”當冬日的晨曦伴隨清冷的寒風,逐漸照亮皖北垓下古戰場往東北方向10里路的后李小學時,遠在45里外的固鎮縣城,44歲的程廣才老師,已經搭上同事的便車,前往學校開始一天的執教生活。
程廣才出生于1976年,在家里排行老四,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1992年9月,程廣才放棄了安徽固鎮縣一中免費高中生的名額,考入安徽蚌埠師范學校普師班,交過1000多元的學費后,領著每月39.5元的中師生伙食補助,開始了教師生涯的崗前3年學習。“當時之所以選擇去讀中師,是因為3年就可以畢業當老師,并分配工作領工資。對于一個農民家庭來說,培養一個孩子走出農村,有一份正式編制的教師工作,很不容易。”程廣才說。
3年后,19歲的程廣才從安徽蚌埠師范學校畢業,分配到老家固鎮縣濠城鎮的邢圩小學工作,擔任三年級和四年級數學老師。此后的25年間,他在農村小學的三尺講臺上,深深地扎根了。當時的邢圩小學,開設有學前班和一至五年級6個教學班,學校有近400名學生,剛去教書的時候,學校里的老教師對他說:“作為一個新老師,在課堂上你能喊出每一個學生的名字,那學生才會更好的接受你,也才會更好地聽你的話。”這樣的教學經驗,在師范學校可是學不到的,為此程廣才用了3天時間,把班里80多個孩子名字全部記在了腦子里。直到現在,程廣才還保持著這個習慣。程廣才說,這么多年來,他沒有忘記所教過的學生。早年他教過的孩子,現在已為人父母,但這些學生一直沒有忘記程老師在他們年幼時給予的無私關懷和幫助。程老師打開手機微信,里面有幾個學生群,哪一屆的都有,他說,私底下他和群里的學生既是師生又是朋友。
1998年,鎮上的中心學校為了充實各學校之間的年輕教師力量,把程廣才調到離邢圩小學3里路距離的拐邢小學教書。在這里工作兩年后,他認識了比自己小3歲的妻子徐從艷, 2001年他們倆相愛結婚,并在婚后第2年生下了可愛的女兒。談起自己的妻子,程廣才老師說,妻子算是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的人。2014年2月14日,開學的第一天,在學校辦公室備課的程老師突然肚子劇烈疼痛,同事見狀后,把他緊急送往縣中醫院查看病情,拍完X光片后,醫生告訴他,肝部陰影部分較重,建議轉院檢查治療。這一夜,程老師一個人在縣中醫院的病房里打點滴,還在加油站上班的妻子,并不知道自己的丈夫突發病情。當第二天早晨,上完夜班的妻子回家得知情況后,立即帶著他到蚌埠、上海檢查治療。11天后,醫生診斷程老師患有肝內外膽管結石、膽總管下端高級別瘤變、膽總管結石、膽囊結石等病癥,之后,妻子帶著他先后在上海東方肝膽醫院接受了三次手術。程廣才說,當時做手術前,醫生曾勸告家人把他帶回家,因為病情發展到晚期沒有做手術的價值。當時妻子隱瞞了他的病情,事后他才知道自己患了這么嚴重的疾病。在妻子的鼓勵下,程廣才積極配合治療,情緒也有了好轉。回到老家后,妻子每天騎車帶他到大壩、體育場散心,還跟著別人學習按摩穴位,學針灸,定時熬中藥,是妻子的不離不棄和堅持,保住了程廣才的生命,更保住了一個家的溫暖。


患病6年來,程廣才通過手術治療分別切除了肝左葉、胃的三分之一、膽、胰、十二指腸等多種內臟器官。前前后后一共花費了30萬元的醫療費,其中職工醫保報銷了15萬元,年邁的父母給了他3萬元。老母親說:“這3萬元不讓他還,只要兒子能健健康康的活著,就知足了。”作為兒子,程廣才深知生活在農村老家父母親的不容易,這3萬元是父母親這些年賣小青菜省吃儉用存下來的,而年近八旬的父親身體也不好,一直患有腎炎、哮喘和腦梗。程廣才每次回家后,母親都會給他裝滿一袋子自己親手種的紅蘿卜、小青菜,他說,每次離家時自己不敢轉身去看站在門前目送自己的母親。這些年來,他深深地感受到,中年的自己還有媽疼,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他回憶起小時候在農村上學時,家里當時沒有鬧鐘,每天清晨五六點就要起床去鎮上的中學上早自習,那些年都是母親早早地喊他起床,給他熬一碗小米粥,熱一個白面饅頭,然后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如今,母親只希望這個好不容易考上了師范,有了工作的兒子能有個好身體。


手術后的程廣才雖能正常生活,但不能劇烈運動,經常性會腹部疼痛。6年來,程廣才沒有停止過用藥,當他腹部疼痛厲害的時候就去縣醫院打針,平時就在家里吃中藥,可以說,他每天都在與病魔抗爭。毅力頑強的程廣才老師在疾病面前沒有退縮,反而傾注更多的精力在教學上,術后他休息一個學期后,又重新回到了課堂。他所在的安徽固鎮縣濠城鎮后李小學,有127名學生。從2009年12月調任到這所小學后,他已在這里工作了10年,程廣才老師生病后學校為了照顧他,減少了他的課時,讓他教授四、五、六三個年級68名學生的信息技術、語文、科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他一周8節課幾乎沒落下過。后李小學的校長肖金海告訴記者,“我和程老師是同學也是同事,從蚌埠師范畢業后,我們一直并肩前行。他是個非常陽光的人,即使身纏疾病,仍然把教學放在第一位,重返崗位后他參加了四屆全國小學課堂教學征文大賽,獲得過一等獎兩次,被評為固鎮縣首屆教學能手,濠城鎮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這種敬業的精神,不僅是學生們的榜樣,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榜樣。”
25個春夏秋冬,25個歲月輪回,桃花開了又謝,燕子去了又來,學生來了又走,而他卻捧著一顆初心堅守在教學崗位。他說,這里有自己年少求學熟悉的師長,有一起工作的同事,這里有年邁的父母親和渴望知識的孩子,這里還有自己25年來走過的路。2019年9月,程廣才老師受邀參加“新時代蚌埠驕傲——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發布會后,他帶病依然堅守在鄉村小學的故事才被很多人所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