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物聯網技術的電力設備狀態檢修管理問題進行了探討,文章從闡述物聯網技術概念入手,進一步分析了物聯網技術與智能電力系統的結合現狀,最后對物聯網技術的電力設備狀態檢修策略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電力設備狀態檢修管理;智能電力系統;策略
前言
在信息化時代,物聯網技術已經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一種我們并不陌生的概念。而物聯網技術與我們的聯系并不那么直觀,但同樣具有重要影響,電力設備狀態檢修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提升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物聯網技術,而如何對該項技術進行更為科學高效的使用,值得思考。
1.物聯網技術概述
物聯網指的是一種使信息技術與群眾基本生活相聯系、促進數據資料與通信網絡緊密融合、拉近物與物的距離的網絡系統。物聯網技術借助先進的感知體系、快速識別技術與現代化通信工具等的共同作用,打造了一個與物聯網系統緊密聯系而又有所不同的新的全面的系統。物聯網系統借助GPS、紅外感應以及激光掃描等先進設備,根據特定原理實現物聯網技術與設備的高效組合,最終構成信息高速流通、共享的信息系統。一般來說,我們將該技術區分為應用層、網絡層以及感知層的不同結構,感知層是對信息進行準確辨識、提取的工具,網絡層則負責信息的傳送,應用層專職于信息的實際運用。正是因為物聯網的存在,使得群眾體驗得到了快速升級,它能夠在調動識別、定位、跟蹤、監控等一系列功能的基礎上實現行業信息的針對性分析與監控,完成物品與網絡的銜接,利用感知層與傳輸層等不同層面的功能對目標系統實施監控處理。當前,物聯網及相關技術已經在多個社會行業得到了推廣運用,電力設備的狀態檢修領域就是一個體現。
2.物聯網技術與智能電力系統
2.1狀態檢修
電力設備的長期運行必然會對其結構及內部元件造成一定的磨損消耗,進而導致設備老化、運行故障等問題,對其進行狀態檢修,則是指采用特定的技術工藝與工具進行運行狀態的監測與控制。具體來說,狀態檢修技術是一種綜合物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及相關電力科學技術的新興產物,其中,分析在線監測構成的關鍵內容。開展狀態檢修工作,其最重要的目標是在確保電力設備順利運轉前提下,對設備當前狀態加以檢測,及時發現電力系統中存在的問題、預測可能出現的故障,進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2.2物聯網技術與智能電網一體化的發展
在物聯網技術體系中,傳感器技術、RFID標簽、嵌入式技術構成了其核心要素。在物聯網技術的使用過程中,往往要用傳感器把數據資料轉化成專門的信號,進而交給計算機進行整合與分析。而RFID標簽則通過對嵌入式信息技術和無線射頻技術的綜合使用,幫助設備完成智能化識別。除此之外,嵌入式技術是一種集合傳感器、計算機技術二者優勢的新工藝,目前在電網監測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3.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力設備狀態檢修
3.1在物聯網技術基礎上收集電力設備狀況
結合當前物聯網技術的使用情況看,它被頻繁地運用在國家電力設備狀態的信息收集領域。借助該技術,能夠對設備相關狀態參數進行全面而準確地提取,并通過傳感器的作用實現信號轉化,進而得到各種需求的光信號及電信號,方便后期的自動化處理。在信號采集方面,物聯網技術無疑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工具,但電感技術也是同樣重要的,它能進一步提升設備狀態檢修的質量與效率。在利用電感技術時,需要選擇正確類型的參數,隨后轉化信號源,以免在信息的傳輸過程中面臨信號擁塞的問題,進而導致信息遺漏或失真,最終影響數據真實性。
3.2基于物聯網技術完成電力設備狀態監測
在電力設備運行期間,經常發生電壓、溫度、振動等物理參數的變化,以及其它氣體氣量等化學量的變化。這些參數將根據設備的運行狀態而發生相應改變。因此,通過客觀觀察和分析這些數據,全面準確地搜集參數,客觀地測量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在具體狀態監測過程中,不同的電力設備需要不同的狀態監測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光纖感應器——該設備主要以光為重要載體傳輸信息的裝置,是在光學測量基礎上發展的。光學測量的優勢在于可靠、精準、絕緣性能良好等。現階段,在智能電網中,已經引入眾多光纖感應器,同時,主動使用移動探頭、紅外監控窗口等,可以差異檢測不同設備。
3.3實時監測輸電線路狀態
為確保電力設備始終處于良好運行的狀態,就要求狀態檢修人員加強輸電線路的狀態檢測與分析。和部分電力設備元件比較來說,輸電線路的現實工作環境往往相對惡劣,往往會受到各種自然、人為要素的威脅,進而出現嚴重的運行故障。因此,有關管理部門要安排專門的檢修工作者負責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考慮到輸電線路往往要跨越較長、較寬的地域范圍,因此需要一系列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才能順利完成線路的檢修任務,因此會使得管理部門面臨一定的資金成本壓力。與之相反,借助物聯網進行輸電線路的維護,則有利于減少人為操作的壓力,提高狀態檢修效率。
3.4電力設備使用壽命管理中的應用
對電力設備使用壽命開展周期管理,資產全壽命指的是設備使用的期限,將資產長期效益作為著手點,對資產運行開展全面系統的考量,諸如資產的規劃、設計、建設、購置、維護等各個環節,其屬于在保證效益的基礎上將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成本最小化的一種管理方法。通過對物聯網的科學合理應用,依托各式各樣傳感器對電力設備的全景狀態信息進行監測,并與設備自身屬性實現關聯,判定設備狀態的同時對其使用壽命進行評估,為周期成本優化實現輔助決策等功能,極大水平上提升設備診斷及評估的實時性。
3.5物聯網在電力設備資產管理中的應用
依托在特定位置裝置相應的傳感器,可實時掌握電力設備所處環境的狀況,倘若引發高溫、高濕等異常狀況,信息可經由標準無線傳輸技術從監控模塊傳輸至后臺控制端,第一時間告知相關人員開展檢修。各式各樣傳感器監測獲取的信息應當及時傳輸至后臺控制端,由此要求引入傳輸網絡模塊。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物聯網技術的電力設備狀態檢修管理的探討,意義重大。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物聯網技術概念,在此基礎上對物聯網技術的電力設備狀態檢修策略展開研究,合理借助物聯網技術收集電力設備狀況、完成電力設備狀態監測、實時監測輸電線路狀態。
參考文獻:
[1]王平,李向坪,嚴冬,朱柏寒,王瑞濤.2.4GHz物聯網開發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2(03).
[2]趙偉.物聯網技術在科研量化管理平臺中的應用及探索[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4(06).
[3]謝建容,陳慶祺,鄺紅櫻,段守勝,王磊,黃岷江.電力設備紅外溫度在線監測裝置的設計[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2(05).
作者簡介:羅劍(1986-),男,江西大余,工程師,本科,從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