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建筑工程項目日漸增多,而起重機經常被運用于各種工程施工中,在施工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起重機運行中經常會出現各種故障問題,基于此,本文針對起重機維修管理方面展開具體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起重機;維修;管理
引言:
現如今,建筑工程行業要求日漸提升。起重機在實際工程中的使用也越發頻繁,其之于起重機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相較于過去而言,目前起重機在眾多方面都獲取了較為明顯的進步,然而在具體應用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起重機的正常工作。與此同時,起重機發生事故問題容易導致人員傷亡等較為嚴重的安全問題,所以保證起重機能夠安全穩定運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這其中,預防是十分關鍵的,應該做好平日的維護管理工作,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相關措施對其加以解決,確保起重機維持良好的機械性能。
1 起重機各部分的維修與管理
1.1檢查車輪和軸承
關于行走輪軸,需要查看其油孔可否通常,查驗可否發生了污油堵塞油孔的情況。針對行走路,需要查看是否出現了塊狀剝離的狀況。關于聯軸器,需要查看是否具有起到安全防護作用的裝置,變速箱中的重要螺栓口否擰緊,確保沒有松動的情況。
1.2檢查整體框架
查驗起重機承受較大載荷部分的臂桿,看其是否完好,起重機塔身較為重要結構的螺栓是否擰緊[1]。查驗金屬機構可否發生了形變的情況,例如起重機主梁的拱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在規定范圍數值內。
1.3檢查零部件
查看用于期中的鋼絲繩,看其是否存在斷裂的跡象以及發生腐蝕的情況;關于變速器,需要查看其運轉情況,看其是否有漏油的情況;查看起重機的制動器,仔細查看制動過程的實際情況,試運行開動閥,看其制動過程況是否與正常的運轉情況相契合;查驗滑輪槽底是否存在磨損的現象,查看平衡輪的轉動是否存在異常,查看滑輪是否出現了斷裂的跡象,聯軸器之間連接可否有松動的現象。
1.4檢查油缸和傳動部件
查看支腿和變幅油缸可否滿足實際工作運行需要;查看起重機臂桿的油缸可否能夠維持相應伸縮長度;查看液壓鎖以及油泵轉動的靈活性,檢查它們的密封性是否滿足要求,查看液壓油的油質,看其是否出現了變質的現象。
1.5電動機等電氣設備
實際應用起重機時,針對電動機,查看其振動是否發生異常以及是否出現了溫度急劇升高的情況,查看內部絕緣電阻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停機過程中,查看電刷、接頭以及滑環是否存在磨損以及松動的現象;查看電源用于集電的部件以及滑線是否正常,可否出現了變形了情況。關于電纜,看其是否存在老化的情況,起重機控制系統以及相關元器件是否能夠滿足正常運轉需要。
2 事故排除方法
2.1車輪啃軌
車輪啃軌指的是起重機實際運轉過程中,車體由于受到某種原因的影響而出現歪斜運轉的情況,造成車輪輪緣和軌道二者之間的間隙一直處于變化中,最終輪緣和軌道側面位置發生碰觸,出現磨損的情況[2]。這種情況的發生會大幅減短車輪的運用年限,加上軌道被磨損之后,會加大實際運行過程中的阻力,導致起重機總體結構發生激烈的振動,情況嚴重時會發生車輪脫軌的情況,因此務必要在第一時間內進行修理。查看起重機是否發生車輪啃軌的情況,首先,需要對故障發生前期階段的征兆有足夠掌握,并認真分析維護、保養、部件更換等相關信息;其次,認真測量起重機與小車之間的輪距,橋架變形情況等,通過這些數據的計算對造成影響的原因加以分析;最后,軌道的調整,保證其和安裝偏差中實際規定的需要相契合,同時對超出規定的指標加以調節,避免起重機運轉過程中發生啃軌的情況。
2.2各零部件以及相關機構的修理
要想保證起重機能夠正常運行,需要加強起重機各個相關零部件以及機構的維修,具體包含如下內容:關于制動器,需要在第一時間內調節其起升及其制動閘瓦的開合。若是傳動不夠靈活,需要添加適量潤滑油,對彈簧力加以調節,以免發生卡住的情況。如果起重機零部件出現裂紋,需要在第一時間內進行補焊處理。如果減速器運行過程中發出異常響動或是存在振動的現象,需要在齒輪、軸承等部件位置處查找振動或是異常響動聲音的源頭,精準判斷出導致減速器振動或是出現異常響動情況的具體位置,同時添加潤滑油,進行維修處理,以免影響機器的正常運轉;關于起重鋼絲繩,如果存在斷絲以及扭結等現象,就不能投入到實際應用中,需要立刻進行更換,如果鋼絲繩發生銹蝕,需要進行除銹處理,并涂刷防銹漆。關于滑輪,需要確保良好的潤滑,對于存在裂紋的卷筒以及磨損情況較為嚴重的滑輪需要在第一時間內進行更換。
2.3桁架臂修復
舉例說明,某一型號的桁架式起重機在一次工程施工中,因為吊鉤發生回蕩,同副吊臂前部位置的斜撐桿之間出現碰撞,造成四根撐桿變彎,發生形變,嚴重影響了該節吊臂的剛度及穩定程度。如果處理過程中對這一節吊臂進行更換,則需要投入較大成本,為了縮減成本投入,現場采取去掉斷裂情況比較嚴重吊臂的做法,對于其它部分仍然進行應用,這些部分用性能相近沒有縫隙的鋼管取而代之,同時將其焊接其上。經過現場實踐證明,該種做法不但保證了起重機工作的安全性及良好的工作性能,同時節省了大量時間、人力以及維修成本,是一種良好的故障修復方式。
3 起重機管理的創新
3.1 RCM管理模式
RCM管理模式是一種系統性工程方法,其以可靠性作為主要工作內容,是當前國際上比較常用的確立設備預防性維修管理需要以及維修制度優化的一種管理方式。該種模式是針對起重機實際應用、維修等眾多過程進行優化,以最少的成本投入獲取最高效率。該種管理模式是對以往管理模式的創新,集起重機故障產生的影響、故障模式以及故障會造成的后果這三方面特征于一體的管理模式,同時綜合了起重機的預防維修管理、預知維修管理以及主動維修管理。
3.2 CEM管理模式
該種模式創建于RCM管理模式基礎上,從定性層面提出的實施相應的維修活動。該種模式具體實施中需要遵循相應順序:其一,起重機的具體運轉時間;其二,何種原因導致起重機發生故障問題;第三,起重機故障問題造成了什么后果;第四,為了降低經濟損失,可以采用的維修措施包含什么?其五,結合相關數據信息精準計算費用,同時確定出最佳方案;第六,各種預防性維修最合理的時間間隔是多長時間。
結束語:
建筑工程施工中,經常會應用各種大型機械設備,起重機便是其中之一。為了減少因起重機而導致的安全問題,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是極為關鍵的。相關的維修管理人員需要在平日中做好起重機的檢修工作,熟悉起重機經常發生故障的位置以及經常發生的故障問題,并需要具備一定專業能力對其加以處理。與此同時,也要做好相關的保養工作,保證相關部件的清潔,針對一些存在問題的部件需要予以更換,確保起重機處于一個良好的工作狀態,隨時可以投入到工程施工中。
參考文獻:
[1]楊堅.試述預知維修在起重機設備管理中的應用[J].決策探索(中),2018(08):57-58.
[2]梅應虎.橋門式起重機使用、預防性維修與吊裝安全管理探討[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17,33(02):66-70.
[3]孫強.預知維修在起重機設備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7(01):147-148.
[4]李騰龍.淺談起重機的維修管理和故障排除[J].科技與企業,2016(04):187.
[5]朱性建.起重機維修管理要點和事故排除[J].科學之友,2011(08):41-42.
作者簡介:王堅(1987-01-27),男,漢族,中國,河北省唐山市人,就職于唐山港集團港機船舶維修有限公司,大學本科學歷,中級工程師,2009年6月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機械制造工藝教育專業,研究方向,港口起重裝卸設備及工藝,崗位技術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