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征
摘要:自然界中開采出的天然氣雜質較多,必須經過凈化設備的凈化加工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可以說,天然氣凈化設備是天然氣加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設備,天然氣凈化設備正常運轉也是天然氣質量的重要保證。由于天然氣凈化設備屬于大型設備,在檢修過程中存在很多危險因素,因此,本文對天然氣凈化設備的檢修與安全管理進行分析,提出相關的安全管理策略。
關鍵詞:天然氣凈化設備;檢修工作;安全管理
引言:天然氣凈化是天然氣生產加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天然氣凈化設備通過分離、吸收、再生、閃蒸、換熱、過濾等系統逐漸獲得純凈度較高的天然氣。由于天然氣凈化產線一般不會暫停,且凈化過程高溫高壓,還充滿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氣體,所以凈化設備的檢修和保養存在一定的危險,稍有不慎,便會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所以,如何科學檢修,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值得深入思考。
一、天然氣凈化設備的構成
天然氣原料氣從礦井中開采出來后得到原料氣,原料氣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氫、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氣,需要經過分離、吸收、再生、閃蒸、換熱以及過濾多道工序才能投入使用。其中,涉及到的凈化設備有很多,包含天然氣分離系統,該系統是對原料氣進行分離,除去其中的雜質;胺液吸收塔和再生塔,吸收塔的主要作用是在胺液中沖入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并通過再生塔的高溫高壓分離出硫化氫和二氧化碳,實現胺液的循環利用;閃蒸罐過濾胺液中存在的烴類化合物;換熱器憑借其傳導效率高的特點,更加適應大規模、高負荷的天然氣凈化工作;而過濾系統則是為了保障胺液的純度。這些系統設備常在高溫高壓下運行,一旦發生故障,會造成天然氣泄漏,嚴重影響社會居民和企業使用天然氣生產生活,帶來不良的社會效應[1]。
二、天然氣凈化設備的檢修過程的風險
由于天然氣凈化設備常處于高溫高壓的凈化工作狀態中,對其進行檢修存在一定的風險,但綜合看來,檢修的風險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檢修工人的人身風險
檢修過程中,檢修工人存在一定的人身風險,包括吸入有毒有害氣體導致中毒、易燃易爆氣體導致火災爆炸風險、壓力事故風險,以及高空作業存在觸電和墜落風險等。
1. 中毒風險
天然氣原料氣中存在一定的硫化氫,硫化氫是有毒氣體。天然氣在凈化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會釋放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體,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并將有害氣體做無害化排出,一旦泄露,檢修工人很容易造成中毒和窒息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2. 火災爆炸風險
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本身極易燃燒。在凈化設備檢修過程中,難免會涉及到焊接、切割等操作,都會產生明火,如果操作過程中產生的火星接觸到天然氣,會迅速點燃天然氣,造成火災事故,而且凈化設備內部屬于高壓環境,一旦引燃,還會伴隨爆炸事故的發生。
3. 壓力事故風險
天然氣凈化設備在長久的使用過程中,閥門和管道會出現老化。閥門和管道的老化會造成設備內部壓力不穩定,可能會引起竄壓事故,而且如果閥門失效、不能控制設備內部壓力還可能引起壓力超標,從而造成爆炸事故的產生。
4. 觸電和墜落風險
天然氣凈化設備分為多個系統,除了地面操作的閥門和儀表,在塔頂也有一部分閥門和儀表需要檢修,如果在高空作業、吊塔作業以及用電作業時檢修人員沒有采取保護措施,便會發生高空墜落、高空墜物傷人、觸電等事故的發生。
(二)檢修過程的管理風險
除了天然氣凈化設備存在一定的檢修風險外,檢修人員的不當操作和管理失誤不僅會帶來檢修人員的人身風險,還會造成加工單位的經濟損失以及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
1. 違章作業
檢修工作要嚴格依據檢修標準和工作細則,如果出現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導致檢修工具的使用不當,都會帶來不同程度工程事故的發生。
2. 第三方檢修團隊
很多天然氣加工單位會將檢修工作外包給第三方檢修團隊,但檢修團隊對于凈化設備的熟悉程度不同,以及自身檢修技術水平等因素,會給檢修工作帶來一定的隱性風險,如果加工單位沒有給予正確的管理和指導,造成事故,會帶來嚴重的后果。
三、天然氣凈化設備的安全管理策略
為規避天然氣凈化設備檢修工作中的各種風險,需要對檢修工作進行嚴格的安全管理。
(一)強化安全防范意識
安全是生產工作的頭等大事,加強檢修工作的安全管理,落實天然氣生產加工單位的整體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強化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領導階層要深入貫徹新時代的中央精神,把安全生產作為核心價值觀念,起到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對下級部門安全管理工作的督促,以強化全體職工的安全防范意識。同時,安全管理工作想要實現突破,必須積極引進高新技術設備,比如高空作業裝備、智能氣體檢測儀等,提升自身的科技硬實力,從技術層面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不斷細化工作細節,將安全防范意識滲透到每一項細微的工作中,整體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從而保證檢修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能都做全、做好。
(二)建立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和安全生產責任機制
天然氣凈化工作需要涉及到的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眾多,為了檢修與安全管理工作的合理進行,需要建立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和安全生產責任機制。只有建立完善的機制體系,才能在工作中有規可循、有章可依。在建立完善機制體系時,除了對施工過程和管理工作流程規范做詳細規定,還需要對安全事故做好應急預案,對老職工要定期進行事故模擬演練,如火災應急逃生演練、消防裝置使用實訓等,對新入職的職工也要在系統培訓之后再上崗工作。注重每一個工作細節,使質量控制和安全生產的責任落到每一位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身上,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三)加大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資金投入
除了政策制度的保障,還需要加大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資金投入。質量控制方面,各類檢測儀器需要齊備,檢修過程中使用的工具和部件的質量不能僅憑經驗和肉眼觀察來確定,需要科學設備的檢測數據支撐;安全管理方面,施工現場需要配備相應的醫務處及專業的醫務人員,還需要配備專業的消防救援裝置,如消防栓、消防斧、液壓鉗、呼吸機、防毒面罩和滅火器等,重點關注滅火器的使用期限。相比于整體工程的投入,消防救援裝置的資金消耗可謂九牛一毛,謹防因為鳳毛麟角的節省而在發生安全事故中遭受巨大的損失。
(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安全管理
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不能只做到意識精神的宣傳上,還要落實到檢修及其他工作細則中。主要體現在日常施工工作中,檢修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標準》,穿戴絕緣防護工作服,操作要規范,需要多人監管下實施的操作切忌不能獨立完成。另外,對施工現場工人的日常生活也要有嚴格的要求:施工現場附近嚴禁煙火、工人上下班期間禁止飲酒、禁止酒后施工、禁止工人疲勞施工、帶病施工等。一方面,嚴格的要求能夠保障天然氣凈化設備的安全,天然氣凈化設備耗資巨大,一旦損壞,維修和重購都需要很大的資金消耗;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也是在保障工作人員的安全,工程施工也要做到以人文本,把工人的安全利益作為單位的根本利益,盡一切努力保護工人的人身安全。
總結:天然氣自身存在的有毒、易燃等特性,注定了天然氣凈化設備的檢修工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在實際加工生產過程中,天然氣凈化單位要明確各類風險的誘因,做好凈化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以及檢修工作,并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規范,將安全生產放到一切工作的首位,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產生。
參考文獻:
[1]丁中霞.天然氣凈化設備檢修安全管理分析[J].化工管理,2019(28):160.
[2]陳洪.天然氣凈化設備的檢修與安全管理探討[J].化工管理,2018(27):101.
[3]胡鈺欣.天然氣凈化設備的檢修及安全管理舉措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