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創新創業融入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實踐,對學生的素養和專業知識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本文就針對于當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會計專業課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將創新創業融入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實踐策略等各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字:教學實踐;創新創業;探討
在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中開展創新創業式教育,將會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能力的會計型人才,同時,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當前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中,可以改變畢業生就業難的狀況。從廣義上理解創新創業教育就是個人教育,主要是培養出創新性與開創性的人才,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創新創業教育從本質上看,是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精神教育,實際是讓學生具備創新創業的基本素質。
一、當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會計專業課程中的一系列問題
(一)專業課程和高職會計專業創新創業課程融合度低
我國當前的大部分高職院校已經開設了相應的創新創業課程,但對于課程的設置還只是初始階段,沒有充分的把握可以將主流教育體系的核心和創新創業的培養相融合,導致創新創業課程沒辦法和其他的課程相接。比如:在專業課程的講授內容中,報表分析與納稅實務、財務管理與創業指導等不掛鉤,沒有真正完成創新創業教育,高職會計專業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創新創業課程和會計專業課程融合度低,沒辦法將創新創業和整個教學體系完全融合[1]。
(二)高職會計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學缺少實踐性
很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開設了,以理論為主的會計創業課程,招商計劃書和財務預算分析的撰寫是講授該課程的重點。但這樣的課程不但缺少實踐性,也沒辦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很多的院校據此開始利用ERP沙盤軟件進行模擬經營的教學,但比賽中很多的經營規則使學生產生了很多的限制,沒法讓學生的激情和創業想法得到充分的發揮[2]。
二、將創新創業融入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實踐策略
(一)在會計專業課程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高職院校應該重新樹立人才培養目標,由培養單一的應用型人才轉變成培養創新型的復合性人才。高職院校應該在會計的管理課程中增加企業類的管理內容,此外還可以增加沙盤經營的模擬訓練,根據不同實訓激發學生的創業潛力,培養出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同時開設相應的選修課,完善創新創業和會計專業教育融合的課程體系建設。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將創業必備的常規教學和知識素質相結合,比如將創業意識、經濟意識深入到會計模擬實驗課中,將創業技能的培養增添到會計電算化課程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崗位能力培養和創新創業能力相融合 [3]。
(二)著重培養學生的分層設計能力
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培養高職院校里可以直接上崗的會計應用型人才。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不同的會計崗位對會計技能和知識的要求不一樣,所以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應該進行分層設計能力培養,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一方面,根據不同企業中的對會計崗位中職業能力要求進行教學上的分層;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個人意愿、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層次,教師也可以根據個人的愛好和研究方向選擇自己喜歡的層次進行教學;還有一方面就是漸漸開設各種層次的教學活動,實行走班制,就是學生可以選擇喜歡的班級聽課;學校應該從管理上、制度上、組織上做好安排規劃,合理有效的分配教學資源。分層式的教學是一種創新,這種模式可以讓學生的創造性與主動性得到完全的釋放,有助于專業技能、創新意識、創業思維的培養[4]。
(三)實行“三層雙軌制”的實踐教學體系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該設置職業綜合技能、職業技能、基礎技能等三個層次,和手工處理、會計電算化能力兩個軌道同步的“三層雙軌制”實訓體系。其中,學校在學生的最后一個學期時,可以開設物流管理、經濟管理、市場營銷等跨專業的綜合性實訓課程,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其中綜合類實訓課程可以構造仿真商業社會的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還有政府服務組織、商貿組織、互聯網+組織、社會服務類組織、物流組織等各種組織。此外,在仿真模擬環境中,學生應該積極地運用所學專業知識進行模擬和決策,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能力。事實表示,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學生通過參加跨專業的綜合實訓課程,最大化的拓展了本身的知識面,挖掘了自己的潛能。在模擬商業環境中進行的課程訓練,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養,通過實施“三層雙軌制”實訓體系,高職院校培養出的學生不僅具備創業素質,還具備會計基本的職業能力。
(四)開設以企業為依托的實踐課程,并納入學校的學分制管理中
創業教育是以實踐教育基地的打造和創設的,我國的創業實驗基地大都開設在校外企業。高職院校應該加強校企合作,創建以行業專家和企業家為主要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會的活動包括對實踐教學環境建設、學生創業就業、專業課程的建設、師資隊伍的建設、專業的規劃和定位等方面的討論。此外,委員會的成員應該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幫助學生舉行和就業有關的專題講座,和同學們分享自身的案例和成功經驗,這樣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熱情與創業激情。在這個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學校可以和多家會計、稅務咨詢機構和會計培訓機構、多家企業、多家會計師事務所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并簽訂實習基地協議,將實習課程和實踐課程同時進行,科學分配學分情況,合理進行學分制考核。企業與學校定期安排學生到實習基地和合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在實踐課程的不斷積累過程中,將實踐技能和理論技能完全融合,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社會工作經驗,還能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技能,為學生將來的就業和創業打下堅實的素質基礎和能力基礎。
(五)平衡實踐課和選修課時,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從高職院校的學生職業能力養成的各方位來看,專業性的核心課程應該具有必需性、基礎性、整合性,專業選修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素養和必備能力,為勝任工作、繼續學習奠定基礎。一定程度的增加選修課,使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性格、興趣自由選擇學習,從而彌補自身的不足,在提升學生專業發展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延伸個人綜合職業能力,適應不斷變換的創業就業環境、社會經營環境、財務環境。可以開設《企業管理》《納稅籌劃》《管理會計》《小企業財務管理實戰》《電子商務》等相關課程,將任務引導法、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深入到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從而培養學生的領導力、組織協調能力、決策力、洞察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等各項創新創業素質。在這個基礎上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現階段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使他們可以及時抓住創業機遇,同時具備很強的風險防范意識,使自身的創業創新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可以開設《專業案例分析》《虛擬企業實訓》《ERP沙盤模擬實訓》等訓練課程,模擬案例分析報告和訓練方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理念和創新意識,使他們可以正確的認識到職業規劃和創業之間的聯系[5]。
結語:
綜上所述,關于創新創業融入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實踐方法不只是針對一個方面,而是多個方面。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的職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周傳頌.高職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下的統計教學模式改革[J].經貿實踐,2018,(15):343-344.
[2]萬代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會計專業教學方法的研究[J].環球市場,2016,(12):105-105.
[3]朱再英.關于創新創業融入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教學的思考[J].人才資源開發,2017,(12):132-133.
[4]張越.基于創新創業的財務管理實踐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21):159-160.
作者簡介:張帆(1984年),女,湖北應城,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職稱:講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財務核算,從事工作:教師。
基金:創新創業教育與高職會計專業教育的融合機制和實踐探索,項目編號2018YJ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