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警察學院 湖南長沙 410138)
近年來,隨著拓展訓練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喜愛上了拓展訓練。而且由于拓展訓練是一種探索和發展傳統學習模式的訓練,其能夠更好地突破傳統學習模式當中的桎梏。因而在實際的大學體育課堂上,大學體育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起拓展訓練,以此在提升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達到對學生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指出,建設課程的重要途徑,也包括了對各種課程資源因時因地制宜的開發和利用。因而在這樣情況下,就需要大學體育教師努力倡導開放式的、探究式的體育教學,并對課程內容在學生健康發展實效性方面所發揮的作用給予重視,然后以此來促進學生自學、自練能力的提升。然而在傳統的大學體育教學中,由于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學生對某一項目技術的掌握,教學的主要方式也只是教師的示范講解和學生的模仿練習,使得學生無法得到充分的自主學習和創新實踐的機會,致使大學生的體育技能無法得到有效提升。而拓展訓練則不同,拓展訓練能夠有機結合起體育課堂和戶外的體育活動,并且緊密聯系起學校的體育和社會、大自然中的體育因素。這不僅能夠將長期以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打破,還能夠對我國大學體育課程體系進行完善和豐富,從而有效符合當代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發展趨勢。
當代的大學生,其個體相對來說已經足夠自主和獨立,其不僅擁有著活躍的思維,還喜歡對自我進行挑戰。因而在實際的體育課堂上,大學生不再會對教師所講授一般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有滿足感,而在這樣的不滿足當中,大學生往往會對一些新興時尚、激情十足的運動進行挑戰。而拓展訓練,則正是一種能夠以戶外活動的形式,展現出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項目的訓練方式。拓展訓練不僅有著多樣的訓練方法,還有著靈活的形式,使得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并能夠在活動中享受快樂,感悟知識。除此之外,經過研究表明,有82%的學生表示喜歡拓展訓練,由此就可知,拓展訓練與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點是相符合的,其能夠使得大多數學生接受拓展訓練,并可以為學生思維的發展提供大量空間,進而實現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提升。
在拓展訓練的活動中,心理感受也可以得到較高的重視,在活動中,教師往往會對學生的反應進行最后的結點記錄。經過問卷調查顯示,有91%的學生,在經過拓展訓練之后能夠更加自信和樂觀,具體表現在拓展訓練不僅能夠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還能夠在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調整和控制的時候進行相應的換位思考,更能夠讓學生在拓展訓練當中獲得更多與人溝通的技巧。由此可知,拓展訓練可以有效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另外,拓展訓練不僅有著多樣的方式、靈活的形式,還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因而在其活動中能夠對學生的社交能力、創新意識及團隊合作精神等社會適應能力進行培養,使得能夠在促進大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加強學生的自信,進而在將學生的人際關系和人生態度進行改善和培養的情況下,對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社交能力進行提高,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人們對新鮮事物的畏懼感大多源自于對未知的恐懼,在學生沒有進入大學之前,學習就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和生活方式,其既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也缺乏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而進入大學之后,學生不再有教師盯著學習,一切都靠學生自己,這樣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無疑使得多數學生不適應。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自然也會產生焦慮的情緒,無法形成學習自信心,也無法對自我進行準確認知。而在大學體育的拓展訓練教學中,有些項目看起來既危險,難度又大,這樣的特性正是導致學生不敢嘗試的主要原因。就如高空斷橋項目,在平地里輕盈一躍就能完成的任務,一旦換成了高空,學生就會產生恐懼。但是只要學生勇敢的跨出第一步后就會發現,之前覺得恐怖的挑戰,其實也不過如此。因而由此便可得知,拓展訓練項目在大學體育的開展,能夠讓學生具備直面困難的勇氣,加強其對學習和訓練的自信心,能夠對學生的個人潛力進行挖掘,使得能夠在加強學生學習基礎和心理素質時,為其今后的學習發展提供積極有效的保障。
在大學的體育課堂當中,教師應當將拓展訓練的活動內容進行豐富,并以各個活動本身的特點為依據,將活動項目分為高山課程、水上課程、原野課程、極地課程等。然后在豐富了拓展訓練活動項目之后,以學校的場地資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生的個人行為特點等為依據,將與學生的人際行為和團隊行為相符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項目內容選擇出來,像一些溝通課程、激勵課程和團隊課程等。然后以此來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行為態度,以及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從而在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能力、體育技能等各項能力的同時,實現學生體育素養的提高。
在拓展訓練的活動當中,場地的選擇非常的重要,不同的場地所設置的項目自然也會不同。在大學校園中,自然也有為拓展訓練的開展而準備的場地,像一些籃球場、排球場、廣場等,都是可以用來開展相應課程的場地。但是這些場地還遠遠不夠。眾所周知,拓展訓練不僅有一些籃球、足球、長跑等體育項目,還有一些探險性質及與大自然更加親近的高山課程、水上課程和原野課程等課程活動。而且經過研究表明,大多數的大學生對那些探險性質和與大自然較為親近的課程更感興趣,像原野課程和高空場地課程。然而在大學校園中,與這些課程相對應的活動場地卻較為缺乏,以致在實際的拓展訓練場地器材評價中,只有一半的大學生對學校現有的拓展訓練場地表示比較滿意,而有25%的學生則對學校現有的場地表示極不滿意。這樣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拓展訓練的興趣,進而也就容易出現大學生拓展訓練相關能力過低的局面。基于此,大學體育教師在進行相關拓展訓練時,應當對校領導提出相應的申請,對拓展訓練的相關場地和器材等進行配備和完善。使得大學生能夠在足夠的場地和器材當中,對體育項目進行充分的鍛煉,進而在加強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
當代大學生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以致性格過于張揚,堅持己見。在進入大學之前,都還沒有樹立較強的團隊意識。然而在學生以后的學習發展中,團隊合作能力是不容或缺的。因此,在大學體育課程的拓展訓練中,學校和教師方面,應該在以學生實際身體素質為依據展開拓展訓練之余,也應該對其團隊合作的訓練意識進行培養。首先,學校方面應增設各種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的拓展訓練項目,如逃生墻、信任摔及高壓電網等。其次,教師需要在平時的教育和訓練當中,適當地對學生輸入團結合作的理念,使其能夠在訓練當中,對團結合作的重要性進行充分的認識。最后,教師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能夠對學生集體榮譽感、團結合作能力進行培養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展開拓展訓練,如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種方式的應用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展需求為依據,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同時教師還需要利用指導的方式,讓學生對合作訓練方面的心理障礙進行克服,讓學生能夠真正信任同伴,能夠真正融入到合作訓練中。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進行培養,才能加強學生對團結合作重要性的認識,才能在教育學生尊重和關心他人的同時,通過團結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形成,實現其身心的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拓展訓練是一項能夠對傳統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打破,對大學體育課程體系進行豐富的教學模式。因而教師就應該認識到拓展訓練在大學體育教學當中的積極作用,利用拓展訓練來進行實際的體育教學。如此方能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體育技能的同時,實現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心理素質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