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中學 甘肅臨夏 731100)
從每年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來看,測試成績并未隨著學生的成長而增長,反而呈現出下降趨勢,這一趨勢已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雖說近年來體育成績納入到中考總成績中,學校、家長對體育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是受傳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體育教學的有效提升。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體育教師應從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中小學校體育課教學受場地器材、天氣和安全等因素的影響,通常以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為主要教學項目。學生經過小學、初中體育課的學習,已掌握了一定的運動技能,高中體育課學習應以提高技能質量、糾正錯誤動作和實戰應用為主。但是在實際授課中,教學內容與小學、初中所學內容基本相同,仍以單項技術動作學習為主,缺乏技術應用和戰術的學習,體育課也就很難吸引學生專注學習。
課堂中教師教法單一,主要還是以講解示范為主,學生模仿性的重復性練習,不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致使課堂枯燥無味,學生學習興趣低下,不愿參與到練習中來。
一節好的體育課必需達到一定的量和強度。在一堂體育課中,運動負荷能體現出這節課的強度,只有適宜的負荷才能達到一定的鍛煉效果。在實際授課中,由于體育教師對學情掌握不充分,制訂的教學方案、練習計劃和練習強度不太合理;學生受畏難情緒影響,學習興趣低下,不能充分發揮學習主體作用,教學效果差強人意,課堂中練習量與強度達不到鍛煉身體的要求。
教學中缺乏教學比賽環節,學生所學技術動作沒有實踐機會,學生無法體驗到成功的感受,從而降低學習興趣;不能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和團隊精神;對于規則的學習成了紙上談兵,無法在比賽中切身體會。
學生通過中考進入高中階段學習,受家庭、社會及升學壓力等因素的影響,平時以文化課學習為主,體育課始終被視為一門“副科”,無論學校、家長、學生都不能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的真正內涵,體育教學得不到足夠重視。事實上,即使學生喜歡體育課,也只把體育課當成“放松課”,課上來操場曬曬太陽、玩玩,放松一下身心,緩解文化課學習帶來的壓力,并非真正認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
體育運動需要身體承受一定的負荷,不適當的運動運動方式和運動習慣都會引起運動損傷。由于學生對體育課的誤解,課中不清楚各個教學環節的作用和重要性,準備活動不到位,基本部分學習只是簡單模仿練習,錯誤較多,形成錯誤的運動習慣,身體素質及運動能力沒有實質性提高,從而導致身體損傷的發生。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主導課堂,通過講解內容,示范動作的方式傳授體育知識,學生被動地學習,極大地打擊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符合當下體育教學發展。體育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采用新的教學模式,課堂中師生互換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教師引導教學,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
教師充分了解學生情況是備好課、上好課的重要前提條件。只有充分掌握了學生已有的技術能力和身體素質狀況,才能制訂出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和合理的教學流程,選擇更好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安排好課中學生運動負荷,制定突發情況的應急措施。教學中,嚴格按照教學計劃進行,對學生學習情況實時監測,及時調整運動負荷。
安排運動負荷時應保證復習課運動負荷大于新授課運動負荷;根據人體生理機能,每節課出現2~3個高峰,而后逐漸下降為宜;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合理安排運動負荷。身體素質差的學生適當降低練習強度,增加練習量,達到最佳練習效果。
技術動作的學習是體育運動的基礎學習,最終是要應用到實戰中去,通過實戰應用也可以檢驗基礎學習成果的。同時,教學比賽環節的組織實施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意志品質和團隊協作精神。因此,體育教學中應加大教學比賽環節的比重。針對學生技能水平的參差不齊,教學比賽環節可以融入各種各樣的趣味性競賽游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其中,更好地實現身體鍛煉和體育知識學習的完美結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體育是對身體的教育,主要通過的身體各部位的運動來完成。運動中隨時隨地都存在危險,哪怕一個小小的錯誤動作,或是場地因素,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加強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應從以下幾方面開展:首先,上體育課必須身著運動裝。尤其是運動鞋,它可以通過減輕關節的承受力來保護腳部。其次,要認真做好熱身活動。讓學生清楚熱身運動的作用及人體骨骼肌肉工作原理,思想上重視起來,從而減少不必要的運動損傷。最后,在技術學習和實戰應用中,掌握動作要領,正確運用,防止因錯誤動作等造成身體損傷。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和學生自覺規避危險意識的結合,來促進安全意識的培養。
在體育教學中,老師應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充分了解學情,精心準備教學計劃,并積極地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體育課的重要性,逐漸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對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預防和解決,進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