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柘汪中心小學 江蘇連云港 222500)
在新時代的需求下,學校對學生的要求是全面發(fā)展,特別是針對學生的體育教育項目,更是投入了更多師資力量和良好的設施。但是綜合來看,小學體育教育仍然存在許多缺陷,如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低下,課堂氛圍混亂等問題。所以對于影響體育課堂質量的問題,需要深入分析,找到原因,然后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由于國家教育部對小學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改革方案,針對小學體育教學也進行了改革創(chuàng)新,采用了適應新背景下的教育模式,但是綜合來看,各大小學對學生體育教育仍然缺乏興趣培養(yǎng)和疏導,使得體育教育得不到完全發(fā)揮。以下是對現(xiàn)階段下小學體育教育方面存在的四大主要問題做出分析。
體育教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和活動性相對于其他學科都較強的科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讓他們強身健體,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從而能夠更加投入到學習當中。即使是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整體體育教學質量有所提升,但是在教學目標方面仍然沒有明確。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隨后便解散學生讓他們自由活動。這其實是忽略了體育教育本身的意義,教師只是為了盡快完成教學要求而給學生上課,從而導致學生缺乏體育意識,不能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
由于大部分小學教師對體育教育并不關心,從而導致學校缺少高質量的體育鍛煉設施,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基本就是先安排學生做一下簡單的熱身運動,隨后便解散他們,讓他們自己在操場上嬉戲打鬧。所以大部分體育課課堂秩序混亂,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缺乏自控能力,很容易在打鬧的過程中受傷,并且這樣也使得課堂效率底下。學生因在體育課堂上學不到東西而漸漸失去運動興趣,甚至會產(chǎn)生厭惡的不良情緒[1]。
現(xiàn)階段小學體育教育當中,部分教師仍然堅持著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即以教師占主體的地位模式,這樣就是教師向學生單一傳輸體育知識,再為他們安排相應的課程訓練。但這樣其實深深打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積極性,導致學生無法發(fā)揮自我創(chuàng)造的能力,這樣也會使得教學質量低下,學生教學發(fā)展受到限制,不能滿足新時代下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要求。
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和課堂安排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教學質量,但是相對于像語數(shù)外這樣的主要學科,體育教學屬于休閑娛樂的科目,所以學校對體育教師的要求并不高,甚至一個教師可以身兼幾門學科的教學任務。這樣就會使得體育教學缺乏專業(yè)的人才指導,教學水平低下的問題。在這樣的教師帶領下,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學生也會對體育教學存在錯誤的認知,以至于最后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2]。
由于小學生還處于人生的開始階段,意識并不完全能夠控制自己的行動,所以,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常常無法按照正常情況下老師的課程安排進行活動,在師生交流上也較為困難,使得小學生在體育學習上存在很大的困難。教師的想法學生無法理解,而小學生又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進行體育學習,長此以往,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就會逐漸消減。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當然,每個學生的生長情況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所以,這也就造成小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使得一些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就比較懼怕體育課,學生也由于身體原因不能及時完成教師課上安排的任務。尤其對于一些弱小或肥胖的同學,在體育課運動時就比較困難,長時間下去,這部分學生就會產(chǎn)生心理陰影,逐漸對體育沒有了興趣。
教師作為體育課堂教育的主體核心人物,對學生的體育鍛煉發(fā)展具有積極重要的作用。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會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學生帶來正面的影響。所以在開展小學體育教育的時候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育,從而使教學模式變得更加靈活。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就要善于引導學生主動加入到體育活動中來,當學生擁有了一定的積極性之后,也有利于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深入的觀察和了解,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個人性格特征做出正確的判斷,方便教師根據(jù)學生個人情況為其確定體育鍛煉方式,做到因材施教。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體育項目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體育鍛煉的習慣。除此之外,還要特別注意,雖然在開展小學體育教育時需以學生為活動中心,但教師要掌握好度,正確把握教學的方向,這樣才能使得小學體育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縱觀整個社會局勢,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而且大多數(shù)人都加入到了強身健體的行列中來。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由于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育模式過于乏味,教師在帶領學生做完基本防止受傷的熱身運動后,就解散學生,讓他們自由活動,而自己就回辦公室休息。這種教育方式不僅是的課堂氛圍混亂,學生容易打鬧受傷,還會讓學生產(chǎn)生對體育課的厭惡情緒,從而不能夠積極參與課外活動。因此在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可以設當加入有趣的體育游戲,例如在安排學生跳繩的項目中,開展跳繩比賽的游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且獎勵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還可以在學生打籃球的時候,組織籃球比賽,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使他們在體育游戲當中學會團隊協(xié)作,同時做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將趣味游戲應用當課堂授課模式當中,可以幫助學生在游戲當中完成需要達標的教學要求,也能培養(yǎng)自身的反應能力,提高身體的平衡性[3]。
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都處于身體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所以不同的學生擁有不同的身體素質,所以同樣的體育鍛煉項目不一定能夠滿足每個學生身體發(fā)育需求,但是現(xiàn)階段大部分小學做不到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真實需求來分配體育項目,所以有的學生并不能夠完成教師布置下的任務,從而打擊自己的自信心[4]。所以學校應該提倡教師在進行授課的同時,增加與學生之間互動,從而建立與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積極了解每個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愛好和心理情況,根據(jù)學生的自我反饋來為他們指定特別鍛煉項目,以此來讓學生從體育鍛煉當中建立自信心,并且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來說,教師也要注重學生的心理情況,多多與他們進行交流,記錄他們的想法,并給予幫助。鼓勵在體育課上表現(xiàn)優(yōu)異和積極性強的學生,對上課不積極的學生可以進行口頭批評,并對他們進行課后的心理教育,但是不能夠用言語辱罵,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對學生隨意毆打,否則會給學生造成心理陰影,使他們對體育鍛煉徹底失去興趣[5]。
為了讓體育教育得到更充分的推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需要引進體育專業(yè)人才,以便使學生的體育教學更加井井有條,結構也更加完整。現(xiàn)代體育教學內容主要以西方的體育項目為主,例如長跑、籃球、足球等。這些都需要安排專業(yè)的人士來指導學生練習,如果讓缺乏專業(yè)知識的教師進行干預的話,一方面學生學不到真正的體育知識,另一方由于教師自身就缺乏對體育項目的基本知識,會導致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受傷,甚至產(chǎn)生無法挽回的影響。另外,由于現(xiàn)代體育項目多數(shù)為西方化,其實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也能很好地深入體育項目當中,例如我國歷史悠久的茶文化,其養(yǎng)身保健的功能與體育項目核心內容并不沖突,而想要將這種傳統(tǒng)文化深入到新教育內容當中,就更需要專業(yè)人士的參與[6]。
在我國教育進行新改革的過程當中,如何做到提高體育鍛煉興趣和疏導是教師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的問題。在改變傳統(tǒng)單一教學模式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評估,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所需所想,同時給學生安排合適他們自我發(fā)展的體育項目。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與學生溝通,不僅滿足新時代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還可以讓他們身體素質提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