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新
近年來,常州市金壇區積極構建村干部“進、出、上、下”四大節點的完整鏈條,推動村干部扎根基層、干事創業、振興鄉村。
選拔任用制度化。定編定級定崗。根據崗位重要性和任職年數,將村干部職務分為3 個序列,每個序列設定8—10 個職級,村干部由下至上逐年逐級晉升。規范選拔任用。設定村干部學歷、年齡、基層工作經歷等7 項前置條件及5 類不得錄用情形,明確進編前不少于1年的實踐鍛煉;規范選任,出臺《村干部選拔任用管理辦法》,堅持村干部選任和委任相結合;拓寬渠道,依托村內選拔、機關下派、公開招錄等多種渠道廣泛選拔村干部。加強儲備規劃。實施村干部“432強鏈計劃”,以2 年左右為一個周期,區鎮村三級聯動管理、梯隊培養、動態調整,通過小班培訓、精準培養、逐級成長,進行村干部梯隊化管理。
激勵保障系統化。優化報酬結構。推行工資報酬與職務職級、績效考核、津貼補貼、村級收益“四個掛鉤”,基本工資由職務工資、級別工資構成,逐月發放;績效工資根據年度績效考評結果,一次性發放;村級收益獎勵由各村從當年新增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到賬資金中提取適當比例。優化考核方式。分為平時考核、專項考核和定期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調整村干部職務、職級、工資以及獎懲的依據。優化立體保障。實施村黨組織、村黨組織書記雙5A 晉檔升級管理。建立村干部“社會保險+職業年金”制度,逐步實現村干部在崗待遇與退休保障同步接軌。加大從村書記中招考聘用鎮街機關公務員、事業人員及選拔進入鎮領導班子力度。
管理教育精細化。突出聯動培養。區級負責“兩委”正職集中培訓,鎮、街道負責初任、在職、業務等日常培訓,給予適當補貼,鼓勵村干部參與在職教育提升學歷水平。強化全程管理。實行目標管理、綜合研判和坐班制度,建立村干部“一人一檔”人事檔案;落實“四議兩公開”,實行村書記人事、財務、工程項目、物資采購“四不直接分管”,編制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涵蓋11 類 29 項內容;建立屆中、任期綜合研判考察制度,實行任期、離任、屆中“三項審計”。健全退出機制。規定村干部免職、辭職和離職等三類情形,明確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因工作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連續2 年考核不稱職不合格等10 類情形的,應退出村干部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