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汽車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李新浩
校企深度合作、推動產教融合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舉措。學校與企業共同協作,以培養高素質綜合性技術技能人才為宗旨,使職業教育與企業之間形成“校企合作、共建互贏”的新局面,進一步推動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本文結合我校汽車專業校企合作案例,探討如何進行校企深度合作,推動產教融合,實現校企雙方共建互贏。
隨著我國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升級換代,市場經濟結構調整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全國各行各業前所未有感受到了對人才需求的緊迫性,與此同時國家也意識到了職業教育對各行各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提出職業院校要根據各校的辦學特點、結合社會對人才培養需要,主動、積極地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技術革新方面、就業創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推動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實現產教融合。
2019年5月1日起,江蘇省正式實施《江蘇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該條例是全國所有省份首部關于職業院校校企合作的法規,明確規定了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實行以學校和企業為主體,政府推動、行業指導、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校企之間資源共享、技術共享、共同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等方面開展合作,并積極鼓勵和有條件的企業以及其他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校企合作,從而來解決人才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重大結構性矛盾問題。
我校是“首批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領航計劃建設單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是我校的主干專業,是“首批江蘇省示范專業”“江蘇省課程改革實驗點”“江蘇省品牌專業”。近幾年,隨著汽車市場的轉型升級,汽車產業的發展出現了新的拐點,這也促使市場急需適應汽車產業化發展的綜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以此為契機,2017年我校引進德國工商大會海外商會(AHK)國際職業資格證書,并與無錫東方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關系,開展汽車機電維修技能精英人才培養合作項目,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使雙方互惠互利。
德國AHK項目是我校與無錫東方汽車集團、AHK德國工商大會三方共同培養汽車維修技術精英人才,三方共同制訂人才培養目標,校企依照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合作開發研制了符合企業用人標準的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執行最先進的教學方法及考核標準。該人才培養方案引進了先進的德國汽車機電維修項目考試章程,結合無錫東方汽車集團上百個實際的典型工作任務,由典型的工作任務轉化成汽車維修多個學習領域,再由學習領域分解到各技能學習模塊。從企業崗位能力的需求出發,按照企業要求的14個能力目標和146個具體崗位能力標準,整合教學內容,校企共同開發課程資源、編制校本教材及工作頁等內容,從而來培訓學員更好的掌握汽車專業技術技能,提高教學的適應性和技能操作的針對性。
進入AHK項目班級的學生先要經過學校、企業、AHK三方嚴格的挑選,學員按照人才培養方案有計劃進入企業實踐,按照第一學年4周在學校2周在企
業、第二學年3周在學校3周在企業、第三學年第1學期2周在學校4周在企業,按照以上教學安排讓學員在學校與企業之間進行工學交替學習。學員在學習期間企業給予學員學徒費,第一學年按照200元/月,第二學年按照300元/月,第三學年按照500元/月的標準給予補貼。
學員通過為期3年的培養學習,畢業前所有學員將通過第三方認證考核,通過考試才能取得AHK國際職業資格證書,同時取得無錫東方汽車集團的汽車維修中級工證書,學員畢業后就成為企業正式員工。
為保障AHK項目順利進行,達到預期設定目標,經校企雙方同意成立了校企合作領導小組,并設立汽車機電維修項目工作小組,工作小組由校企雙方骨干成員組成,主要負責AHK項目招生、課程開發、校企雙元培訓、實習就業的全程運行管理。
為了保障加入AHK學員在學徒期間的安全與切身利益,在正式組班前,由企業方、學校方、學員本人及學員家長四方共同參與簽訂項目協議,簽約以后學生成為項目班正式學員,享受企業每月發放的補貼費用和雙元制的免費教學。學生畢業后,與企業按照四方協議簽訂勞動合同,企業按照相應的標準給予學員工作待遇,按照基礎工資加績效的標準進行發放,同時繳納五金。四方協議的簽訂是校企雙方為管理好項目正常運行的有效機制,更是四方利益共同體的權利保障書。
校企深度合作、推動產教融合,為使AHK項目更好的向汽車其他專業輻射,企業在學校設立了“無錫東方新紀元獎勵基金”,該基金專門用于AHK項目班優秀學徒、優秀指導教師、企業優秀指導師傅以及校企優秀管理工作人員的獎勵,除此以外還可用于資助汽車類專業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的助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