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濤
體育旅游視角下我國競賽表演業的發展狀況*
劉 濤
(安徽工業大學體育部,安徽 馬鞍山 243002)
在體育產業中,競賽表演業是最具影響力帶動力以及輻射力最強的,其在體育產業的地位眾所周知,它不但影響著體育健身娛樂業,還影響著體育場館建設和體育設備用品等領域的發展。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2022年在中國舉辦,廣大冰雪競賽表演愛好者對此翹首期盼,服務產品需求量將會不斷增加,我國體育競賽表演業的發展迎來良好的契機。在“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以及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轉變的時代大背景下,文章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梳理出體育競賽表演業發展的宏觀經濟基礎,尤其是經濟數據,為我國的競賽表演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對策。
體育旅游;體育競賽表演業;發展狀況
現實生活中人們對體育的認識和需求不斷改變,使得人們的體育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閑暇時間的充足剩余,為體育旅游業市場和體育競賽表演的發展奠定了發展基礎。怎樣將體育旅游和體育競賽表演業融合在一起,是一項目前面臨的也是很有意義的課題,如果能使其聯動發展,肯定會給社會發展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體育競賽表演業與體育旅游業雖然有各自的資源范疇,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又有交叉的共享區域,體育競賽表演業中涉及的場館設施、運動俱樂部、運動項目基地等均可吸引旅游客人,對其進行觀賞或者能夠親身體驗一下現場氛圍,這就會促進旅游區的知名度和當地文化的宣傳,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以體育競賽表演業和體育旅游業作為平臺,讓其兩個市場互為關聯融合發展,這樣就能夠優化各自內部產業結構,優化發展,節省資源的同時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人們的社會生活逐漸提高對旅游市場產品的要求就會不斷豐富,旅游需求不再僅僅體現在一定量上的需求,也在追求質的變化,消費者更加注重旅游形式參與性、娛樂性、休閑性的旅游健康產品,而體育活動本身所具有的各種屬性直接推動了體育產業與旅游業的融合,滿足體育消費群體多元化、多層次的體育需要。隨著社會發展進步,我們的體育事業也在不斷發展變化,我國體育競賽表演業從無到有,從有到現在的發展,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力量,越來越受到大多學者的關注。在人類的一生中,生活一直為人們孜孜以求,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更有精神生活的追求。體育從競賽到競賽表演的演變,亦反映出人類滿足生存需要到追求精神需求的對應過程。
隨著世界經濟的恢復發展,不管在世界范圍內還是國內,體育產業的發展可謂比較突出,誕生了體育職業化,這樣使得體育商業化的得到了發展空間,在加上日益增多的各種體賽事,使其走進了大眾生活,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熱情。目前,國內開展比較受大眾歡迎的排球聯賽、乒乓球錦標賽、中超足球、籃球聯賽等四大職業聯賽,已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并且市場反映熱烈,人們熱情較高,也說明我國群眾體育開展得好,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尤其籃球足球,得到廣大球迷的認可。據相關數據統計,人們喜愛的四大項目中,職業體育俱樂部的發展數量以及增長速度十分客觀,接近150個。與此同時,俱樂部收入結構也得到了較大變化,除了廣告冠名、商業贊助、門票以外,轉會以及電視轉播權等運作也形成了比較客觀的利潤。
從目前我國體育發展情況來看,體育運動項目能夠正式開展的還有很多,但從具備進入俱樂部的情況來看,具體的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已經形成規模的職業聯賽,比如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這些運動項目相對具有較為穩定的觀眾和愛好者,也被大眾新聞媒體和各個行業企業界所認同;第二類就是體操、跳水、散打和摔跤等運動項目,這些項目再進行有選擇性有目的性的開發建設,并且初步運作競賽市場的管理模式;第三類就是棒壘球、射擊、舉重等運動項目,這些項目在世界級水平都占一席之地,但是市場發展的情況并不理想,觀眾熱情不夠高,缺乏一定的市場活躍度,啟發空間巨大,發展潛力巨大。就上述情況來看,我們國家的體育競賽運動項目市場表現出極不平衡的現象,有待管理部門深入研究分析,找出問題所在。
有目共睹,當前我國體育競賽改革取得的進展可謂小有成就。自從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對體育競賽市場的改革可謂大刀闊斧,這也為我國競賽表演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很多有利基礎。“十二五”期間我國舉辦了眾多國際性賽事,以及全國性體育賽事,對這些賽事的組織,以及承辦比賽,使得我們很多政府企事業部門在商務運作、經營開發等過程中得以鍛煉提高,促進了我國競賽表演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體育競賽表演業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同時也促進了我國經濟活力。競賽表演業中的商業性賽事是的一個特別重要部分,相關企業通過對賽事資源開發,開發出和競賽表演業相關的體育用品,對廣告宣傳策劃包裝,獲取一定的知名度和無形資產,使競技體育比賽的商業性價值能夠得市場化,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目前,體育賽事表演業在我國正加快走向市場,讓其逐步發展成為一種商品,進入市場經濟領域中去實現他的自我價值 ,這不但活躍了市場經濟,而且也促進了體育文化發展。在我們國家也舉辦了很多商業賽事,如F1汽車大獎賽、ATP網球大師杯賽、NBA籃球季前賽,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不但促進了我國競賽表演市場的發展速度,而且還滿足了國內民眾觀賞高水平比賽的精神需求,同時也為我們學習借鑒國外優秀經驗創造了條件,也促進我們體育表演業的發展速度和質量。
體育競賽商業性賽事的成功運作,使我國競賽市場擁有了相當大的觀賞賽事的群體,比如足球和籃球各地方都有自己的球迷俱樂部。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追求更高質量的精神需求,這樣人們就有閑暇時間去關注競賽表演市場,并且對此有所期待。F1中國站賽事及上海大師杯網球賽、美國NBA籃球隊等眾多商業性比賽的觀眾十分踴躍,現場氣氛非常活躍,門票告罄的情況時常發生,這也說明了競賽表演的市場需求在我國還有巨大空間發展,有一定的開發力。
由于我國特殊的體制,相關政府部門把握著眾多的社會資源,很多大型賽事的舉行,很難離開政府進行操作,大多靠政府出面協調各方面資源。這種做法,很顯然不利于競賽表演業的市場化發展,具有一定的阻力,我們應該把體育競賽表演市場交給市場,讓市場選擇,優勝劣汰,讓市場說話,實行優勝劣汰,這樣我國體育競賽表演業才能健康積極的向前發展,才有希望追趕甚至超越西方國家。
全運會在我國代表體育賽事最高級別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全運會不但可以促進我國體育事業,而且還能提高體育競技水平,不僅具有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體育多元化功能,而且還提高了全民健身的熱度。另一方面也促進了舉辦地的體育消費,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所以,我們應該加大對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的市場開發力度,這也是體育體制改革的需求,也是我們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為我國體育大型綜合運動會發展壯大提供良好的基礎,我國的大型綜合運動會外部環境市場的商品生產、交換較為活躍,是一種經濟運行的模式體現。在大型綜合運動會期間,生產的商品得到眾多愛好者的支持進行購買,創造了一定的社會價值,而在廣告宣傳和廣告贊助方面也在逐漸成熟壯大,表現出了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的發達階段。也使我們認識到成熟的、高度代化和社會化的商品經濟,不僅有利于社會的發展,還可以促進大型綜合運動會的快速發展。相比歐美等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因為他們率先實行市場經濟體制較早,所以各行業有相對較成熟的從事市場經濟的管理經驗和技術人才,因此,他們的職業體育產業發展也較其它國家發達,尤其是競賽表演業,其發展速度和發展成績令人刮目相看。我們看到在市場機制的激勵和刺激下,在加上一些管理規章制度的約束,經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能夠得到不斷有效的發展和完善,這樣就為本國競賽表演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外部環境,也為其它國家發展體育競賽表演業提供了借鑒的樣板。
娛樂是人類發展的重要的生活內容,古人云人之初性趨樂。人類具有娛樂的本性,所以人們不斷追求生活快樂,除了物質的還有精神的,發動聰明才智不斷創造新的生活,這樣就會促進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恩格斯概括人的社會生活有三大內容,即生存、發展和享受。林語堂先生認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其間沒有是非之爭”。老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所有這些都說明了人們對享受生活精神發面的重視。娛樂是主要推動力。人類早期的娛樂活動大多是通過游戲來實現的,這說明游戲是體育競賽的出端。正是由于這個人類追求娛樂的本性,體育競賽才可以得到長時間的發展,也就是因為人類追求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體育競賽表演業也應該根據自身的區域特點和經濟發展水平,制定出符合本地發展體育競賽表演業,同時還應該重點開發一些具有自己地域特色的民族傳統表演活動,提高本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游客來觀光旅游,促進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同時,我們還應該了解把握旅客需求,刺激體育旅游消費協調發展,以及體育競技表演業體和體育旅游統籌一體化區域均衡發展。根據以上論述,我國體育競賽表演業存在的問題:(1)競賽表演市場的主體發育緩慢。(2)體育賽事無形資產的開發與利用不足;(3)體育競賽表演市場管理缺乏法制化,缺乏規范化,沒有具體遵章制度可循;(4)我國體育競賽表演業的市場化程度不高,不能跟隨市場經濟的浪潮,明顯落后于我國經濟發展速度;(5)競賽表演市場的內在結構不盡合理;(6)多元化消費需求與低水平供給之間的矛盾;借助區位優勢,發揮廣西體育競賽的影響力,促進廣西體育競賽表演業的發展。
[1]馬岳良.2008年奧運會對中國旅游業的影響及對策 [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18(2):27-29.
[2]肖鋒.舉辦犬型體育賽事對大都市的要求和產生的經濟影響[J].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報,2004(4):19-22.
[3]崔建光.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項目評價體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6.
[4]王琴梅,邵奇.基于“鉆石模型”的上海體育競賽表演業集群化發展研究[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 (6):85-92.
[5]程華,戴健.都市圈體育競賽表演業發 展的經濟基礎與策略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1,16(6):497-500.
[6]譚延敏,張鐵明.環京津都市圈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可行性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9(3):62-65.
[7]韓魯安,楊春青.體育旅游學初探[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8,13(4):61-64.
[8]田啟.體育產業與旅游業耦合發展的現 實背景及效應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4(2):168-170.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 Competition Performance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Tourism
LIU Tao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AHSKY2015D97。
劉濤(1976—),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