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潔
乒乓球課余訓練的現狀及改革探討
首 潔
(常熟理工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乒乓球課余訓練過程的計劃性與目的性特征逐步突出,對學生體育特長培養與身心素質發展、管理體制革新、拓展訓練發展路徑等有著現實意義。但實際上,受高校管理機制不完善與器材設施支持不足等因素影響,高校乒乓球課余訓練的開展情況并不理想,還需加強教師指導與訓練宣傳,以激發參與主體的訓練激情,實現訓練效果最優化,以推動高校體育教育改革進程。
乒乓球;球課余訓練;現狀;改革
乒乓球具有較高的鍛煉價值,趣味性與適應性強,在高校體育運動項目中相對普及。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對高校乒乓球教育與訓練體制革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乒乓球課余訓練作為運動員培養模式,與其他培養模式不同,應當在積極建立高校乒乓球運動隊,推動高校乒乓球代表隊的訓練模式改革的同時,為乒乓球事業可持續發展助力。本文以某地區高校為例,對高校乒乓球課余訓練的現狀及改革進行探討。
某地區高校參與乒乓球課余訓練的6名訓練專家、14名教練員與88名運動員,共108人。
1.2.1 問卷調查法
向調查對象發放問卷108份,回收有效問卷106份,有效率為98.15%。
1.2.2 專家訪談法
對訓練專家、教練員進行訪談,咨詢關于乒乓球課余訓練的意見。
1.2.3 數理統計法
采用Excel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教練員是乒乓球訓練活動的組織者,是訓練過程的領導者與設計者等,是管理訓練的決策者,承擔著乒乓球運動員培養的任務;對此,教練員的體育專業知識、態度等因素,將直接影響乒乓球課余訓練成效與高校體育競技水平提升。高校乒乓球教練員的來源均為體育院系畢業,無專業隊退役后進入到高校進修的教練員。調查顯示,聘任制教練員占28.57%,任命制占71.43%,從事教練員崗位工作的教師少,嚴重缺乏競爭機制。在教師隊伍結構中,合理的性別與年齡比例尤為重要,其中女性教練員占21.43%,超過50歲教練員占14.29%,41-50歲教練員占28.57%,31-40歲占35.71%,23-30歲占21.43%,可見教練員的性別與年齡比例并不合理,無法實現人才互補,發展潛力有待挖掘。教練員職稱相對合理,助教與講師職稱分別占28.57%,教授與副教授職稱分別占21.43%。職稱由學歷決定,本科學歷教練員占85.71%,研究生學歷占14.29%,整體學歷層次偏高。教練員參與訓練的經驗豐富,20年以上訓練經驗的教練員占21.43%,16-20年訓練經驗占21.43%,11-15年占14.29%,6-10年與1-5年訓練經驗的教練員分別占21.43%,高校乒乓球建設質量穩中求進,具有較高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專業隊經歷教練員的訓練理論化相對缺乏,無專業隊經歷教練員的訓練創新能力相對缺乏,同時教練員的管理學與心理學知識缺失,還需加強培訓與再教育。
調查顯示,運動員來源以普通生為主,正常入學運動員占75.00%,體育特招運動員占22.73%,體育加試運動員占2.27%,運動員的引進路徑窄,生源質量直接影響運動成績。無等級運動員占56.82%,運動健將占2.27%,一級運動員占5.68%,二級運動員占35.23%,直接反映出了高校對乒乓球訓練的重視程度。從小學開始訓練的運動員占45.45%,初中開始訓練占3.41%,高中開始訓練占5.68%,大學開始訓練占45.45%,可見運動員兩極分化較強,基本功扎實的運動員占據一半比例。從運動員志向入手分析,想利用體育特長發展事業的運動員占39.77%,想發展為優秀運動員占11.36%,想學習文化知識不從事體育工作者占11.36%,想當教練員的占37.50%。
訓練計劃包括階段訓練計劃、課訓練計劃、周訓練計劃、年訓練計劃與多年訓練計劃。大部分高校以年訓練計劃為主,多年訓練計劃少之又少。調查顯示 ,經常使用多媒體等科學檢測儀器的教練員占28.57%,偶爾用占35.71%,沒用過的教練員占42.86%,科技設施不完備,課余訓練管理未實現規范化與系統化。訓練積極的教練員占14.29%,訓練態度一般的教練員占71.43%,訓練態度非常積極占14.29%,也是教練員事業心與責任心的體現。運動員參與課余訓練的動機以獲得學分為主,其次是發揮體育才能與個人愛好,減免學費與畢業后就業的動機少。訓練少于1h的運動員占11.36%,訓練1-2h的運動員占80.68%,訓練時間超過3h的占7.95%。一周訓練1-2次的運動員占10.23%,一周訓練3-4次的運動員占79.55%,一周訓練超過5次的運動員占10.23%,說明運動員訓練態度端正,尤其是在激勵體制與學訓體系帶動下,運動員課余訓練積極性不斷提高。訓練經費來源以學校撥款為主,自籌資金為輔。認為高校管理體制與獎勵體制合理的教練員占28.57%,認為一般的教練員占14.28%,認為不合理的教練員占57.14%。
影響教練員參與課余訓練的因素較多,其中以學生競技水平、領導重視程度為主,其次是獎勵體制與訓練條件,最后是帶隊成績壓力與經費投入。影響運動員參與課余訓練的因素,以運動員獎勵體制與教練員教學水平因素為主,其次是經費投入與訓練趣味性因素,最后是畢業就業去向與訓練影響文化課學習程度等因素。此外,也包括學校領導重視程度、經費與場地、運動員與教練員數量比例等因素影響[1]。
聘請有乒乓球課余訓練經驗、專業知識與戰術技能的教練員,鼓勵教練員根據自身業務水平與運動員條件,合理制定訓練計劃。通過評職稱等激勵措施,促使教練員主動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實現課余訓練管理專業化。體育主管部門應當定期舉辦培訓班,切實提高教練員的業務水平,從而提高訓練水平。高校提供教練員外出比賽與學習的機會,促使其提高理論專業水平,不斷激發學生的信服感與崇拜感。
一是加強場地設施設備建設。優化場地環境,加大訓練經費投入,為課余訓練展開提供財力與物力等資源保障。做好場地與運動設施的維護工作,確保乒乓球課余訓練活動安全高效展開。多渠道吸納社會資金,解決課余訓練資金不足的問題。二是優化競賽機制與方法,采取基層辦與政府辦、社會辦與官辦結合的方法,引導高校設立俱樂部。引入升降級機制,鼓勵運動員與教練員刻苦訓練并多出成績與人才,切實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價值。三是發揮體教結合優勢,賦予課余訓練更多活力,實現資源優化與高效配置,以放大規模效益,快速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四是積極設立體育運動課余訓練的教練組與領導小組,加大課余訓練管理力度。優化訓練相關管理辦法,包括運動員、教練員、競賽等管理辦法,推動乒乓球課余訓練正軌進行。加大科研與醫務監督力度,確保課余訓練科學化與合理化。五是加強乒乓球微課程資源庫構建。包含乒乓球運動技能、乒乓球運動指導等相關的微課資源,提供學生課余時間自主學習的機會,促使其掌握更精湛的運動方法與技巧。
一是高校應當積極設立高水平運動隊,招收有運動特長學生。根據運動員層次水平需求,引入學分獎金等激勵機制,不斷提高運動員課余訓練主動性。提高學校知名度,吸引更多特長生,成立專業訓練隊,加強體育運動課余訓練的隊伍建設。二是加強高校球館建設,提高器材與球館建設水平,以帶動訓練積極性。場館適度收費,不能挫傷運動員訓練積極性。豐富課外生活,實現球館高效利用,養成大學生為健康自我投資的體育消費意識。三是學生沒有過多訓練的時間,應當加強課外體育活動時間整體規劃,確保學生可以在每周定點時間內自由展開課余訓練活動。四是加大課余訓練宣傳力度,采取宣傳欄等方式進行全方位宣傳,讓學生意識到課余訓練的重要性,以提高課余活動鍛煉的積極性。五是多舉辦各種形式的乒乓球比賽,如校際比賽、班級間比賽、院系間比賽等,通過廣播等形式讓學生了解更多比賽消息,從而積極參與比賽。在課余訓練中,鼓勵學生參與比賽規則制定,促使其養成嚴于律己與規范運動的良好習慣。六是開設乒乓球選修課,選修課教師給予乒乓球課余訓練更多專業指導,輔導員與乒乓球運動教師應當在開課前,利用網站或微信等途徑加強宣傳,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選修課中來。在選修課上,應當注重理論與運動技能的同步進行,提高學生理論實踐綜合能力,確保課余訓練成效。靈活運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設備,通過拆分或慢放新動作,能夠幫助學生直觀了解動作技巧,幫助其輕松攻克動作重點難點的同時,能夠確保學習與課余訓練成效,但對教師與教練員的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靈活運用分層教學法與分組教學法、切塊拼接法等先進訓練方法,在學生課余訓練預期效果的導向下,適當增加訓練內容的趣味性與形式的靈活性。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真正實現因材施教與寓教于樂,提高學生訓練主觀能動性,把握課余訓練全局的同時,確保學生健康發展,利用基于網絡平臺的溝通交流工具,給學生提供無障礙溝通的條件,學生可以與教師、同學或社會專業人士加強交流請教,積極參與課余訓練的同時,不斷養成終身運動意識與能力[2-3]。
我國乒乓球運動文化蓬勃發展,但高校體育教育問題不能忽視,尤其是乒乓球課余訓練仍處于摸索性前進階段,有較大的進步空間。影響乒乓球課余訓練成效的因素較多,包括教練員、運動員、領導重視程度、管理機制等因素;對此,在提升教練員專業水平與運動員訓練積極性的同時,應當本著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原則,多借鑒國內外優秀高校乒乓球課余訓練經驗方法,盡快夯實乒乓球課余訓練保障基礎,推動乒乓球課余訓練良性發展。
[1]史蕾.上海市浦東新區小學與丁松乒乓球俱樂部合作模式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6):114-117.
[2]楊偉濤.天津市大學生課余乒乓球運動參與現狀的調查研究[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7(3):76-80.
[3]楊兆恒.體育教育專業乒乓球專項學生課余專項訓練現狀及思考——以北京體育大學為例[J].體育師友,2017,40(4):26-28.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form of the After-School Training of Table Tennis
SHOU Jie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 Jiangsu, China)
首潔(1979—),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社會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