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小英 林冰錦 周鵬 陳少珍 唐勝球
◆單位:韶關學院英東生物與農業學院
飼料霉變是困擾飼料業和畜牧業的一個難題。為增強畜牧業生產和人類飲食的安全性,在飼料中添加天然無毒、高效抗菌、無抗藥性、加強免疫和經濟實用型的飼料防霉劑已然成為飼料防霉的研究熱點。研究表明,大蒜中含有抗菌成分,不僅能殺滅病原真菌,還能有效地抑制曲霉菌屬的某些食物競爭性雜菌的生長繁殖。本研究通過研究大蒜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濃度,高溫高濕條件下大蒜提取物在飼料中的最佳添加量及最適pH值條件下大蒜提取物抑制霉菌的效果,探究飼料中添加大蒜提取物對飼料防霉的作用。通過上述研究,以期為大蒜提取物在飼料防霉中的應用,以及安全無毒、高效抑菌的天然防霉劑的開發提供理論參考。
新鮮大蒜(購于本地農貿市場);試驗飼料(主要含玉米粉、豆粕、花生餅、葡萄糖、魚粉、碳酸鈣、磷酸氫鈣、蛋氨酸、賴氨酸、預混料等);無水乙醇;察氏培養基;滅菌生理鹽水;乳酸-乳酸鈉緩沖液。
恒溫水浴鍋、高壓滅菌鍋、離心機、玻璃三角瓶、移液管、若干培養皿、燒杯、試管與試管架、洗耳球等。
選取新鮮無破損的大蒜→剝皮洗凈→準確稱取100 g→搗成糊狀→按照1∶1 的比例加入95%乙醇100 mL→室溫萃取2h →3500 r/min 離 心 分 離20 min→取上清液→用微孔濾膜過濾→大蒜提取物。注意密封避光保存,建議放在冰箱內冷藏保存。
稱取25 g 霉變飼料,溶解于250 mL 滅菌生理鹽水,振蕩加速溶解。取10-1稀釋液10 mL 于一滅菌試管中,用洗耳球及移液管反復吹吸50 次,使霉菌孢子分散均勻。再用移液管吸取1 mL稀釋液與9 mL 生理鹽水混合均勻,重復以上稀釋步驟,直到稀釋倍數達到10-8,使霉菌量在顯微鏡下計數結果108個/mL 為宜,即1×108cfu/mL。
取6 支已滅菌的試管編號,采用試管二倍稀釋法(韓文瑜等,1992)。依次在編號的試管中加入1.8 mL、1 mL、1 mL、1 mL、1 mL、1 mL 的滅菌生理鹽水,再用移液管吸取0.2 mL 的大蒜提取物加入到第1 支試管中,用洗耳球和移液管反復吹吸,使大蒜提取物與肉湯培養基充分混勻。再用移液管吸取1 mL 混合液至第2 支試管中,依次類推至第6 支試管,棄去最后吸取的1 mL 混合液。最后制成濃度分別為10%、5%、2.5%、1.25%、0.6%、0.3%的大蒜提取物。
用移液槍吸取濃度稀釋至1×108cfu/mL 的帶菌液0.2 mL分別加入到上述6 支試管中,充分混勻后,各取1 mL 混合液注入提前經過滅菌處理的培養皿。然后在各培養皿中倒入溶化并冷卻至50 ℃的察氏培養基15 mL。另吸取1 mL 95%乙醇和0.2 mL 稀釋帶菌液加入到空白培養基,作為對照。待各培養基冷卻凝固后,倒置放入30 ℃恒溫箱中培養,一周后進行霉菌總數的測定(GB 13092-91)。為減小誤差,每個添加濃度重復3次,且每個實驗重復3 次。
首先取6 個提前經過干熱滅菌的鋁盒,分別加入1 kg 試驗飼料。接著分別添加0.0%、0.5%、1.0%、1.5%、2.0%、2.5%的大蒜提取物,混合均勻后,在第1~6 組中各添加水分為19%、18.5%、18%、17.5%、17%、16.5%,使飼料中的總水分量達到19%。半開蓋,移至試驗箱中(控制溫度為30±2℃、濕度為90%±2%),培養觀察15 d。為減小誤差,每組設置3 個重復。每周數次取出試驗飼料進行感官檢驗,參照表1 判斷各組飼料的霉變情況,做好記錄。觀察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污染樣品。
制備含菌平板:各取經過滅菌處理并冷卻至50 ℃的察氏培養基15 mL 加入到滅菌培養皿,再用移液槍分別添加上述制備的霉菌孢子懸液1 mL,輕輕晃動使其混合均勻,待平面冷卻凝固后倒置存放備用。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雜菌污染。
使用乳酸- 乳酸鈉緩沖液將大蒜提取物的pH 值分別調節至4.0,5.0,6.0,7.0,8.0。然后分別取不同pH 值的大蒜提取物3 mL 加入到5 個無菌試管中,依次做好標記后靜置平衡10 h,再開始大蒜提取物的抑菌試驗。用無菌鑷子夾取提前經過滅菌處理的牛津杯,輕輕均勻垂直地放在上述制備的含菌平板上,每個培養皿中等間隔放入兩個牛津杯。用移液管吸取0.15 mL pH 值相同的大蒜提取物加入到同一培養皿的牛津杯內,并做好標記。將各培養皿小心移至35 ℃恒溫培養箱內培養24 h。上述試驗,每個pH 水平設置平行試驗3 皿,重復試驗3 次。
由表2 可知,大蒜提取物的添加濃度與飼料霉菌的生長繁殖存在著關聯性。當大蒜提取物濃度<5%時,培養皿內仍可見霉菌。而當大蒜提取物濃度≥5%時,培養皿內肉眼觀察無菌生長,呈透明狀。由此可知,大蒜提取物對飼料霉菌的最低抑菌濃度為5%。

表1 飼料感官檢驗判定標準

表2 大蒜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濃度測定
在飼料中添加0.5%~2.5%大蒜提取物,進行為期15d 的觀察。結果顯示,飼料中添加0.5%~1.5%大蒜提取物時,隨著添加比例的遞增,大蒜提取物的防霉效果逐漸加強。1.5%~2.5%大蒜提取物對飼料霉菌的抑制作用明顯,但無明顯差異(表3)。
此外,為了能夠較為準確地預測出大蒜提取物的最適宜添加比例,基于上述實驗結果,將大蒜提取物的添加比例細分為0、0.5%、0.7%、0.9%、1.1%、1.3%、1.5%共6 組,每組設置3 個重復,在同等的試驗條件下培養15d。分別在儲存培養9d 和15d后進行取樣,檢測各處理組飼料中霉菌總數。由表4 可知,當大蒜提取物在飼料中的添加濃度為1.3%時,其防霉抑菌效果尤為顯著。

表3 添加不同比例大蒜提取物的飼料的霉變情況

表4 各試驗組霉菌總數和抑菌效果統計(X±SD,n=3)

圖1 不同pH 條件下大蒜提取物的抑菌效果(cm)
由圖1 可知,pH 在4.0~7.0之間的抑菌圈直徑較大,明顯大于pH=8.0 時的抑菌圈,說明在酸性條件下,大蒜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較為顯著。其中,當大蒜提取物的pH 值為6.0 時,試驗組的抑菌效果明顯優于其他pH 條件下的試驗組。由此可知,大蒜提取物抑制飼料霉菌的最適宜pH 值為6.0。
大蒜提取物內含有多種硫醚,可通過與半胱氨酸結合反應、抑制巰基酶活性或脂類等物質的合成,實現對多種病原真菌以及食物病原性雜菌的抑制殺滅。研究表明,大蒜提取液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明顯的抗菌作用,大蒜提取液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MIC 值分別為50 mg/mL 和25 mg/mL(郭永剛等,2008)。另一研究也證實,大蒜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有明顯的抗菌效果,但對綠膿桿菌無抑制作用(何玉林等,2008)。大蒜的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好過水提取物, 酸性的水溶液提取物效果最好, 可以較好地控制蠟樣芽孢桿菌的生長。K-B 法進行體外抑菌活性的研究(穆可云等,2011)。在本試驗中,大蒜提取物的防霉抑菌效果得到了有效證實,其抑制飼料霉菌的最低抑菌濃度為5%。
據相關文獻可知,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儲存的飼料易發生霉變。飼料被霉菌污染后,可引起多方面的危害如降低飼料營養價值,降低飼料適口性,影響動物繁殖性能,干擾動物免疫系統,并間接影響人的健康。有報道,飼料中添加0.95%~1.32%的大蒜汁可延長飼料霉變的時間。本試驗參考其他學者的試驗方法,采用95%乙醇浸提大蒜研磨液并濃縮制得大蒜提取物。通過對各試驗組飼料的防霉效果進行比較,得到以下結果:當大蒜提取物的添加量在0.5%~1.5%時,其防霉效果與添加量呈正相關。采用飼料強化防霉(破壞性試驗)法發現,惡化飼料儲存環境(高溫、高濕),加速飼料霉變,通過感官檢驗和霉菌總數的測定并證實,大蒜提取物在飼料中的最適宜添加水平是1.3%。
據了解,大多數防霉劑是以弱酸分子的形式穿過霉菌細胞膜而發揮作用的。所以隨著基質(飼料)pH 值的遞減,未解離的弱酸分子含量越多,防霉劑的作用效果逐漸增強。因此,促使飼料pH 值向酸性范圍內轉移,可有效提高防霉劑的防霉保鮮效果。本研究也證實,大蒜提取物在不同的pH 條件下的防霉效果有所區別,如pH 值趨于酸性范圍時,大蒜提取物的防霉抑菌效果較顯著;其中pH 值為6.0 時,大蒜提取物的防霉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