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 馬曉婧
隨著汽車工業及其新技術的蓬勃發展,高職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也需要深化改革。高職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應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工匠精神及創新能力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同時要促進書證融通,落實1+X證書制度,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有機融入人才培養中,實現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到汽車維修企業、各大汽車品牌4S店及汽車零配件銷售等企業,從事汽車機電維修、車身修復、汽車零配件管理銷售及汽車維修業務接待等崗位。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依據崗位需求構建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同時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與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為抓手、以信息化教學為依托和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來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職業素質類課程要開足開齊,專業知識類課程要開夠開實,崗位能力類課程要開精開準,職業拓展類課程要開特開活,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合理安排學時,堅持職業教育實踐性特征,理順理實關系,強化實踐環節。
將1+X證書制度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落實課證融通。提高實訓條件,優化教學資源,實施模塊化教學,其中課程內容、教學過程分別與職業標準、生產過程有效對接。教學內容中融入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行業許可證考試等內容,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與職業證書的考核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畢業前考取相關工種的職業技能證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來適應產業發展需求。根據專業教學標準,提高人才培養的靈活性、針對性、適應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先進行理論講解然后進行集中實訓,學生的學習效果、實踐操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本專業需參照國際職業院校課程模塊化的教學模式,將原有的馬拉松式長線教學模式改革為短期集中模塊化教學。模塊化教學具有以下3個特點。
(1)可靈活安排教學。模塊化的教學結構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順應職業教育發展改革的需求。
(2)教學組織具有時效性。模塊化教學時間集中,內容銜接緊湊,教學結束之后立即進行考核,是一種比較嚴格的教學組織,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相關課程。
(3)具有個性化的學習進程。模塊化教學能夠為學生的個性化塑造提供可能,小而靈活和彼此相互聯系的模塊知識能產生較多的組合,模塊選擇的自由度體現了學生個性化的程度。
模塊化教學需要人們轉換思維方式,教學內容的新構造是適應從“專業課程”到有功能性的單元“模塊”轉化的過程體現。講授模塊化課程的教師可將模塊的能力目標加以限定,考核要求需要根據模塊內容而定。在模塊化學習過程中,學習完某一模塊知識內容后的考核能促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并對知識之間的關聯進行思考。以職業崗位群的綜合能力為主進行課程組合,把本崗位需具備的綜合能力進一步分解為對應的功能模塊,根據功能模塊組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新型課程體系。
根據教學改革和職業崗位的發展,需要進一步調整知識結構體系,充實課程內容,滿足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授課要求,采用集理論、實訓教學于一體的實用性較強的優秀教材,更好地供學生使用。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技能人才,所采用的教材要與崗位需求密切結合。模塊化教材主要根據工作崗位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進一步結合與單元相關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及崗位能力要求,提煉出相關的信息資料、技能項目、知識目標等,結合專業課中有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給學生提供完整、清晰的解決方案。
開發活頁項目卡式模塊化教材。活頁式教材主要是結合教師教案、學生筆記、學生作業和練習等為一體,采用并細化任務驅動教學法。除了學習原理,夯實基礎之外,更強調學以致用,將所學的理論運用于實踐,以實際應用為導向。活頁式教材彌補了傳統教材不易更新和補充新內容的缺陷,同時教師可以對教材自由組合來實施個性化教學,滿足不同教學難易程度的要求。與時俱進的信息時代需要將“互聯網+”思維融入教材,掃描二維碼鏈接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更多知識支撐,因此教材在涉及案例分析時更要注重知識的整合,技能與實踐的融合。
“雙師型”教師是高職院校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關鍵。高職院校的教師需要具有高校教師資格和本專業領域有關證書,除了具備最基本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和仁愛之心外,還具有扎實的汽車運用與維修相關理論功底和實踐能力。另外,高職教師還要有較強信息化教學能力,能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對接汽車制造、汽車維修等相關企業,加強開展汽車專業教師培訓。通過師資培訓促進廣泛交流,幫助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和完善知識結構,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通過師資培訓培養“雙師型”教學能手,提升教師團隊協作精神,對一些汽車專業的最新設備要有一定的認識,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從汽車運用與維修相關企業中聘任兼職教師,要求企業教師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具有中級及以上相關專業職稱,能承擔專業課程教學、實訓指導和學生職業發展規劃指導等教學任務。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職業導向決定了職業學校必須走和企業合作的道路。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過校企合作,將職業標準、崗位工作任務、企業文化、企業環境及企業專家依次對接于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設置學習情境、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創設實訓基地和創建雙師隊伍。通過校企對接,深度融合,創建以職業需求為導向和工作任務為載體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創新課程對接的教學模式:工作任務課程化、教學任務工作化、工作過程系統化。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及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體現產教融合,培養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團隊。加強校企合作,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產學研結合,培養更多汽車行業高素質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
汽車行業已步入高科技領域,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加速培養現代汽車市場需求的人才尤為重要。高職院校須順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加快專業建設步伐,通過改革與發展,更好地肩負起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重任。學生畢業后能夠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技能需要,成為汽車專業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