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 左子樵
傳統汽修專業課程包含汽車發動機構造、汽車底盤構造、汽車電器設備構造、汽車維修等級工考核等多門專業核心課程,從課程名稱上看,比較偏向于機械大類專業,汽修專業教師在經過多年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后,對傳統汽車構造及與之相關聯的機械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沉淀,但新能源汽車出現后,汽車結構和技術發生了較大改變,如汽車動力源從內燃機變成了電動機和高壓電池包。汽車結構和技術的改變,給教師專業課教學設置了新的課題,傳統汽修專業教師會出現知識斷層現象,類似于電子燃油噴射技術取代化油器技術一樣。不管是汽修專業教師或是維修行業的修車師傅,對于這次技術變革,如果不及時跟進,就會出現老師傅不會修新車,老教師無法教新課的情況。
(1)教學范疇拓展。新能源汽車維修因為涉及到高壓電部分,按照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設置標準要求,安全用電要作為一門課程進行教學,而且要求相關教師要取得電工安全操作證書,這就對傳統汽修教師的任教條件提出了要求,傳統汽修教師除了要有汽車維修等級證書以外,還需要具備高壓電工操作安全證書,我校教師通過2019年的集中外出培訓,學習了別克VELITE新能源、榮威i6、榮威eRX、比亞迪E5、吉利EV450、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等多種新能源車型的檢測維修知識,掌握了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維修、充電樁的組裝與調試、常規維護保養等多項新能源汽車實踐技能。并且通過考核取得了相應的電工操作證書,具備了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授課資質。
(2)提升教學能力。除了進行相關的新能源汽車專業培訓外,在涉及電學相關的專業課程教學時,傳統汽修教師還需要與電工類教研組的教師定期進行交流與研討,以提升專業教學水平。在南京市教研室的統一組織下,我校教師赴南京溧水比亞迪汽車生產廠進行參觀學習,學習電動汽車的生產流程。近期又結合南京浦口區本地新能源汽車產業情況,聯系博郡新能源汽車、知豆新能源汽車等項目生產基地,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踐。
我校購買了全國技能大賽新能源項目的全套實驗設備,為新能源汽車專業配備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控制電機、高壓組件等教學設件。并由多名教師組成團隊積極參加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能大賽,以賽促教,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并將競賽成果投入教學中,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這些舉措都極大地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能力。
新能源汽車的教學主要圍繞電機控制技術、動力電池技術、高壓用電安全、整車維護等課程開展,新能源汽車在總體構造上,底盤部分、車身電器部分與傳統汽車基本相同,對傳統汽車專業核心課程《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進行適當的校本研修,再編制融合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的教學教案和學生學案,就涵蓋符合我校實際情況的相關教學范疇。相關研究內容以集體課題的形式進行報送,并獲得“十三五”南京市規劃課題立項。
(1)調研。通過對上海市的一些開設新能源汽車課程較早的學校進行調研,發現各職業院校在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設置上各不相同,一種模式是學制三年的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以汽車電子相關內容為主,不涉及傳統汽車相關構造,知識體系全部圍繞新能源汽車構建。第二種模式是開設五年制新能源汽車專業,在學生入學一年后,設置了專業基礎課程,仍然教授傳統汽車維修專業的底盤構造與車身電器設備構造課程,第三學年開設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課程。
從學生的就業范圍來看,第二種模式比較實用,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迅速增加,但相對傳統汽車仍然是占市場份額較小部分,傳統的汽車修理技能為基礎,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能為拓展,是比較符合汽車維修就業市場實際情況的專業教學培訓方案。
(2)實施方法探討。應把新能源汽車教學分成模塊化進行,把能夠與傳統汽車課程相關的新能源汽車課程進行整合,節省教學軟硬件資源,在涉及到電類的課程,如《電機控制技術》課程,可與電器自動化專業的《電機拖動》課程進行整合,汽修專業教師與電工類教師合作進行教學。《高壓用電安全》可作為公共安全課程下的一個分支進行教學,在進行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時,傳統汽修專業核心課程《發動機構造》替換成《汽車動力系統原理與維修》,《內燃機構造》作為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系統一個分支進行教學;汽車車身電器,汽車底盤構造課程可作為通用課程進行教學,降低教師的工作量,提高教學效率,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3)教學手段運用。新能源汽車技術相對于傳統汽車技術存在硬件結構簡單,原理復雜的問題。在技能操作教學中,相對于傳統汽車維修項目內容少,技能操作上能夠開展的實訓操作項目只有整車維護、故障排除、動力總成拆裝、電池總成拆裝分解這幾項,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實訓教學前,可采用微課堂或者信息化仿真軟件等手段進行實訓前預教學,針對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并與實操內容相聯系,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配備如故障模擬仿真教學軟件,采用多種方式方法進行授課,加強實踐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