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林 李明清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和智力保障。建設教育強國、加快教育現代,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轉變,信息技術的應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教育服務供給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是必要途徑。職業教育應用信息技術主要在管理和教學兩大領域,根據信息技術發展程度以及學校建設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具備單一功能的系統和具備集成功能的數字校園與智慧校園系統。本文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研究信息化助力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方式。
結合我校工作特點,初步形成以服務教師和學生為主,涉及學生、教務、人事、資產等部門,在學工、教務、人事、辦公等服務場景下開展70余項服務的數字校園。
管理部門通過教務服務功能,完成學生班級分配、上傳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編制發布課程表、安排選修課、下發考表、各類考試報名等。教師可通過數字校園查看課程安排、上傳授課計劃、進行學生成績管理以及教師自身進修培訓、校內辦公等。學生可通過電腦或手機端App查看專業人才培養計劃、課程表、考試安排、考試成績以及校內生活相關服務。
為提高本專業的教學信息化水平,建設形成以國家教學資源庫、共享課程、精品課為主、數量豐富數字化教學資源,建成國家共享開放課程2門,國家精品課2門,市級以上精品課7門。
專業與一汽紅旗、一汽大眾、一汽奧迪、東風本田、捷豹路虎等開展校企合作,融合企業資源,搭建具有課程學習、資料查詢、考試認證等功能的校企學習平臺,實現個性化培養需求。
課程層面依托在線平臺實施教學以汽檢專業核心課程《傳動系診斷與維修》為例。課程準備階段,教師團隊根據課程標準制定教學計劃,課程需要完成10個工作任務,課堂環節分為故障現象、故障原因分析、故障診斷流程、故障排除、案例分析和課堂測驗等。圍繞工作任務,教師團隊準備學習資源、設置課堂活動、課程測試題等教學資源,并設置任務點,學習資源主要有文字、圖片、PPT、視頻、動畫等類型,并引入國家資源庫、精品課等優質資源。
課程實施階段,教師開放任務點,引導學生進行線上線下學習,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85次,包括簽到、投票、選人、搶答、討論以及小組活動等,并予以一定的鼓勵。課后教師可以布置作業,鞏固拓展延伸教學時間與空間。教學平臺統計完整數據,教師實時掌握課程整體、任務點、學生個人等具體數據,及時調整優化教學過程,實施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學生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在教學平臺進行課前、課中、課后的預習、學習、測試和鞏固練習等,通過平臺參加課堂活動。學生端也可查看本課程的學習進度、測試成績以及課程整體效果等,督促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提升學習效果。
數字化校園的建設促進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管理與服務方面能力與水平提高,學生培養質量提升明顯。目前我校在數字校園建設方面還有很多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尤其是需要擴充功能模塊、完善服務流程。在專業層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需要加強專業課程數字化資源建設,增加教學資源數量,提升教學資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