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勇,吳 宏,鄭建輝,羅黑英
三級跳遠在單腿跳技術階段,運動員要起跳后擺動腿前擺,當完成積極向前擺動后,隨著起跳腿的折疊落地,擺動腿還要及時后擺以便于為跨步跳做好技術姿態準備,這個時候運動員的身體在騰空狀態下完成連貫的單腿跳,對運動員的身體穩定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如果身體軀干力量達不到,身體就會產生傾斜等不穩定因素。在跨步跳階段時,要完成踏跳、擺臂、擺腿及送髖等系列動作,那么運動員控制關節角度越大,控制的動作越規范,則在控制停留的時間越長,從而創造更加流暢的向前運動軌跡。隨著水平速度的損失,運動員的身體則更容易產生不穩定因素,或者前傾角度多大,或者側傾角度過大,給運動員的身體控制能力提出了更好的挑戰,不僅僅要身體軀干保持正直,還要發揮軀干、骨盆、大腿、小腿肌群的動力,充分的將水平速度發揮到極限,獲得最大的利益,取得一定的騰空高度和遠度。上肢要充分的向前上方擺動,配合腰腹力量帶動骨盆部位發力,完成髖關節的挺髖動作。充分的伸展動作,為保持身體各個關節角度的相對穩定,騰空時間長,那么維持空中身體姿勢的難度就加大了,在落地階段,運動員積極的軀干與下肢靠攏,上肢充分的配合下肢擺動,以獲得更大的騰空時間延遲落地,獲得成績,所以三級跳遠運動員控制身體的控制能力非常的重要。
維持平衡是正常人體一項基本的能力。人的基本活動能力都要以完整的平衡功能為基礎。平衡分為靜態平衡和動態平衡,靜態平衡是人體或人體某一部位處于某種穩定姿勢,例如坐或站等姿勢時保護穩定狀態的能力,自動的調整并維持姿勢的能力。動態的平衡,是人體遇到外力作用下,及時調整身體的能力,尤其在體育運動中比較常見,尤其是在維持一定的移動水平速度情況下,需要很好的維持平衡的能力,比靜態的平衡更加復雜,難度更大。
對于運動員來說,在運動技術中維持一定的平衡,平衡受到空間、自身視覺、肌肉的用力方向、肌腱方面刺激后所產生的一種能夠自我進行控制的綜合能力,是完成技術的基本能力。在身體維持平衡的過程中,除了神經系統外,維持平衡是通過骨骼肌肉控制能力來實現的,尤其是身體的軀干部位的力量非常重要,承上啟下的作用。當人體無論是處在靜止狀態還是當收到外力沖擊的情況下,始終能自我進行一定的調節,從而達到身體的平衡。
在人體維持平衡的過程中,主要依靠身體的肌肉群骨骼肌力量,以及韌帶組織及結締組織,相互之間影響形成力量。運動員的動作軌跡、關節幅度的夾角、動作持續的時間等都在運動訓練中表現出一定的規律性,從而形成不同項目獨特的技術魅力。跳躍運動員在空中形成三次優美的騰空,給這項運動帶來了無盡的風采。正是這樣的專項獨有的動作技能,在控制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那么維持平衡的能力至關重要。髖關節的部位,作為重要的中心環節,最大的關節,對于身體的穩定來講,非常的重要,可以減輕軀干肌肉群、脊柱以及下肢的壓力,從而能更好的保持人體穩定性。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力量對于人的平衡能力來講更是非常重要,基本的站立行走都需要很好的腿部力量。
我國優秀三級跳遠運動員亞洲紀錄保持者李延熙曾經在2008年-2011年,增加了靜力性力量訓練的量和強度,來鞏固改善其跳躍支撐及騰空過程中的身體重心穩定性,有比較明顯的效果,2009年在十一屆全運會(濟南)創造了17.59米的亞洲紀錄。
過去有很多的學者研究,亞洲紀錄和世界紀錄的保持者軀干的角度來看,兩位運動員的身體軀干在落地的瞬間,身體軀干正直與地面的夾角大約接近90度,表明運動員在三跳中的技術比較好,不會出現身體過于前傾或者后仰及側傾的姿勢,容易水平移動速度的保持。如何才讓水平速度的起伏變化小,則為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奠定了基礎,這也是跳躍運動員成績要向前繼續提高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運動員的助跑以及三次踏跳,都需要良好的空中平衡穩定姿態來維持。知名學者田兆鐘曾經說,愛德華茲、康利等運動員,在跳躍中的快速連貫性,對于軀干的角度有很大關系,。目前國內運動員前傾角度和側傾角度不合理的運動員許多,會破壞助跑的速度、助跑的節奏、三跳的節奏,如果能夠深刻認識到重要性,將會進一步提高運動成績。
注:愛德華茲18.29米;李延熙17.59米。
經過幾代體育人不斷的探索,在三級跳遠訓練體系中深刻明白,只有靠身體重心相對平穩移動,才是創造優異成績的出路。通過錄像分析發現,在創造18.29m的三級跳遠世界紀錄時,愛德華茲助跑上板的最后幾步動作沒有明顯變化,身體保持正直,平穩的過度到起跳,直到最后的落地動作,整個節奏流暢,一氣呵成,符合運動生物力學的動作結構特點。
3.1 越是技術好成績優異的運動員,水平速度到最后跳躍階段的保持越好,身體軀干越穩定,使水平速度能更好的保持到最后,為創造好成績奠定基礎。
3.2 三級跳遠運動員要想更好的將身體素質轉化到專項技術,需要空中很好的專項技術動作平衡能力,這種維持身體姿勢,做出高難度專項動作的能力是三級跳遠運動員必備的基本能力。
3.3 三級跳遠運動員軀干的前傾角度和側傾角度對于運動員的成績有重要影響。
4.1 有針對性的將訓練手段根據專項技術轉換,能更準確有效的提高運動員專項能力的提高,進而促進專項成績的提高。
4.2 根據運動生物力學規律和運動解剖學,重點增強專項技術用力頻繁的主要肌肉群,尤其是增加軀干核心肌肉群的練習。
4.3 適當的靜力性練習可以很好的發展運動員某個區域的絕對力量和力量耐力,但是要掌握好量和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