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全媒體記者 趙青 綜合整理
這個春節注定不平凡,新冠肺炎疫情每分每秒都在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面對疫情加快蔓延的嚴峻形勢,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召開會議部署疫情防控,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防控疫情工作成為當前各地重中之重的任務。
2020年,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拉開了序幕。
應對疫情是國之大事,也是牽涉全社會協同與配合的系統工程和重大戰役。而要贏得這場艱苦的戰役,需要社會各界的全力參與。
在病例數字持續攀升、疫情向全國蔓延的危急時刻,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挺身而出,或捐款、或捐物,成為配合國家阻擊疫情、支援湖北和武漢疫情嚴重地區、打響全民保衛戰的重要力量。
據《法人》記者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7日24時,本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全國已有包括醫藥、食品、商業地產、金融投資、互聯網科技、能源、制造、消費在內的八大領域逾千家企業,以資金、醫療物資等形式支援疫情嚴重地區,累計捐贈款項及物資價值總金額超過175億元人民幣。
疫情暴發以來,對疫情進展的關注、對防疫知識的了解,是全社會對于互聯網的剛需。
1月25日,阿里、京東、美團、多點率先發出關于堅決履行責任全力保障應急物資供應的聯合倡議書,倡導開展價格監測,打擊發疫情財;杜絕囤積居奇,實現敞開供給;物資優保醫院,暢通生命通道等。同時,大批互聯網或科技類公司紛紛挺身而出,捐款捐物,馳援湖北。
截至2月7日24時,超過167家(次)互聯網科技企業馳援防疫一線,涉及資金及相關物資價值總額累計45.31億元。
除捐款、捐物以外,平臺類企業也陸續推出減免相關費用甚至免費開放資源的計劃,其中,VIPKID、51talk為全國各地學校及機構免費開放在線直播教學平臺;提供中外教英語精品在線課程,幫助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不停課不耽誤學習。
科技互聯網公司還利用自己公司擅長的領域幫助武漢控制疫情發展。如華為,在武漢版“小湯山”火神山醫院建設的過程中,積極協作運營商搭建5G網絡環境;美團外賣展開了醫護緊急專供餐行動,為部分重點醫院和醫療團隊每日免費供應上千份餐食。
疫情發生后,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金融業的主體,迅速行動,積極響應,高效配合,通過金融支持企業生產、開通金融綠色通道等各種形
式,為抗擊疫情構筑金融服務綠色通道。
截至2月7日24時,據不完全統計,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捐款12.44億元。
醫療物資緊缺,這是當前疫情防治面臨的難題。醫療防護物資不足還會增加一線醫務人員被感染的風險,在部分定點醫院不斷發出物資告急的公告后,醫療產業鏈中的各個角色便已蓄勢待發。前方是一線醫護人員的“戰斗”,后方是醫藥醫療企業產品、研發、資金等一系列支持,為肺炎疫情的防控提供保障。
食品企業則將緊缺食品物資送至疫情防控定點醫院,為奔波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提供食品補給。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2月7日24時,醫療食品行業已有170家企業相繼捐款捐物,支援武漢和其他地區,累計捐贈款物26.69億元。
面對疫情,期貨、信托、基金、資產類企業自發自覺第一時間向疫區伸出援手,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7日24時,共有89家投資類機構(含子公司、股東單位等)先后捐贈資金及緊缺物資超過5.38億元。
此外,一些行業協會和交易所也進行了捐贈。1月30日,中國期貨業協會聯合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4家單位,共同向湖北省捐款4000萬元。
以汽車、家電等為代表的制造類企業,面對疫情,果斷行動。
截至2020年2月7日24時,183家制造業企業共捐贈現金及物資21.26億元。
在這場抗疫戰斗中,國家電網、三峽集團、中國華能、寧德時代、中煤集團、三安光電、葛洲壩等50多家能源企業紛紛伸出援手,解囊相助。
為支援湖北省及其他地區抗擊疫情工作,截至2月7日24時,能源央企、民企捐款總額10.2億元,電力及石油石化領域的能源央企已累計捐贈資金超過6.4億元。
面對疫情,當醫療專家爭分奪秒奮戰在一線,醫用物資企業工人加班加點生產,消費服務類企業同樣責無旁貸。做好公共服務,保障民生物資供應,消費服務企業為抗擊疫情保障防疫工作順利開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截至2月7日24時,商業服務領域包括胖東來、順豐、居然之家、蘇寧、海底撈等超過一百家企業,累計捐贈金額達38.44億元。
直接捐款以及物資輸送是房企馳援疫情的標準注腳。
截至2月7日24時,恒大、萬科、碧桂園、融創、萬達、龍光、星河灣、凱德、世貿、金科、世紀金源等超100家房地產企業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區進行了捐款捐物,累計捐款金額超過15億元。
除了捐款外,還有許多地產、物業、公寓、酒店等企業發揮各自優勢,為疫情區提供醫療物資、醫護人員住房,為商業中心租戶減免租金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不僅僅是上述企業積極支持抗擊疫情,每分每秒都有更多的企業參與到此次抗疫防病的行動之中。
勠力同心,共克時艱。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