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泉森 Ю.К.切爾尼申科
1.俄羅斯庫班國立體育運動與旅游大學博士研究生院,俄羅斯 克拉斯諾達爾 350015;
2.重慶文理學院拳擊運動研究所,重慶 402160
從當前許多開設武術課程的小學來看,教學資源匱乏是其面臨的主要現實困境,這主要包括專業師資、校本教材及器材三個方面。專業性師資匱乏一直是困擾學校武術教學的一個結癥,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專業武術師資問題就變得更加凸顯。[1]因為教育資源分配問題,我國許多地區的小學呈現出了體育教師資源明顯不足的現象,許多小學并無體育教師,體育課程都由其他科目教師兼任,或者一些體育教師承擔著其他課程。在這種整體性小學體育教師匱乏的情況下,專業性武術師資更是變得稀少,許多小學的武術課程,都是由兼職體育教師,或者其他專業的教師兼上,因此專業武術師資的匱乏直接影響了小學武術教學的質量。因為不是專業的武術教師,這就使得在武術教學活動無論從技術還是教學方式都無法達到教學效果。
另一個教學資源匱乏則表現在教材稀缺之上。教材是指導教學的重要綱要,而校本教材則是學校根據自身特點及實際情況編纂的由本校師生使用的教材。在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越來越重視校本教材的建設。因為中華武術內容豐富,要科學化、系統化的在小學進行武術教學的開展,就必須有一個指導性的教學綱要,特別是武術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及地方性特點,因此一些學者提出了“一校一拳”的校本課程開發理念,[2]其目的就是為了使武術在中小學的推廣更加科學,所以在小學進行武術教育,更加需要編纂校本武術教材,從而保障武術教學在小學教育中的順利開展。但是從現今開展武術運動的許多小學調查來看,針對于本校的校本教材十分稀少,進行武術教學活動時并無教材作為支撐,或者是借用中學甚至大學的相關武術教材進行教學指導。同時從當前對于武術各類教材的研究發現,獨立性的小學武術的教材極為稀少,而且內容不夠全面及豐富,甚至沒有突出小學武術的教學特點。這種教材匱乏情況,對于小學階段的武術教學十分不利,直接影響就是影響教學的質量,達不到武術教學的延續性。
學武術教學資源匱乏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硬件的教學條件,主要是指武術教學的場地設施。雖然武術對于場地設施要求極小,但是還是需要一些最為基礎的如刀、槍、劍、棍等武術器材作為教師對于武術講解的最為基本教具,而且許多小學在整體性的武術設計里,就有著武術器械學習部分,因為器械是提升小學生學習武術積極性的最佳手段。所以武術最為基本的器材保障十分重要。但是因為各種教育資源配置及其各學校特殊因素,許多小學,特別是處于不發達地區的學校,武術教學最為基本的保障資源還是較為匱乏,很多學校都無法進行器械教學,這十分不利于小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培養。
武術雖然作為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進入到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時間較早,并且深受廣大師生喜愛,但是現今武術在小學教育階段,還是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這體現在了在學校行政管理層、教師、學生、學生家長四個主體及客體方面對于武術的重視不足。因為得不到各方的重視,所以小學武術教學的開展就會得到一定的阻礙,特別是在中國小學教育階段,學校行政管理層的決策對于各學科教育教學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當前在中國小學階段武術教育之中,如果得不到學校一級管理層的足夠重視,那么開展武術教學的順利開展就得不到應用的保障。而校一級領導層的不重視,這也直接影響到了教師、學生及學生家長對于武術的一個態度。而且當前在中國學校體育的總體大環境下,現代體育項目一直占據主導地位,這對于武術在小學存在的空間造成極大壓縮。因為武術運動在得不到重視,所以也會影響小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產生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3]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但是在小學武術處于相對低谷狀狀態下,一些學校在各層面都給與極大的重視的情況下,打造小學武術教育特色,獲得了極佳的效果。這也客觀的說明了小學武術教學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各級的重視。[4]只有以學校管理層的為主的各層面人員提升了對于小學武術得重視程度,小學武術教學才能從根本上得到發展。
武術的標準化是當前中國武術研究的熱點,郭玉成教授對于武術標準化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5]認為新時期的武術的發展需要科學的標準化。作為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雖然進入到我教育體系較早,但是在幾十年的武術教育之中,武術教育沒有形成以現代教育科學為基礎的標準化教學體系。小學武術的教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面對著身體、心理等都處于成長階段的小學生群體,因此在小學的武術教育之中,就必須以科學與標準化作為基礎,如較為統一的武術教學方法與教學綱要、服裝及場地器材,通過武術學習對于小學生身體素質及心理影響的指標測量等等內容。但是縱觀當前小學武術教學的總體情況,缺乏科學與標準化是一個重要的困境,教學方法差萬別、教學內容較為隨意,特別是小學生在系統的接受了武術教學后,身體、心理及相關對于體育的認知產生什么樣的變化沒有統一的測評標準,而缺乏對武術教學內容統一的測評標準的直接問題就是無法對于武術教學的效果進行科學評估,這對于武術在小學教育之中的開展有著極大的阻礙作用。
武術教學應該是技能的傳習與文化的傳承兩個主要部分。對于小學生來說,武術的技能傳習,可以強健他們的體魄,改善其身體素質,而對正處于文化事物產生認知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文化的傳承也十分重要。武術作為一項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在千百年的歷史活動中積淀了大量的文化內容,特別是以武德為核心的德育教化內容可以很好地對于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但是現今我國的小學武術教學理念之中,還是以技能傳習為主導,忽視了對于小學生理論部分教育。其實在小學武術教學之中進行理論部分教育,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德育教育,還是對于學生體育文化的一種培養,通過武術學習增強小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認知。但是現在小學武術對于武術理論部分的教育普遍較為淡化,甚至沒有得到重視,把簡單的技能傳習代替了整體性的武術教學,在這其中缺乏了文化的傳承。而且在小學教學中,也沒有充分發揮武德的教育功能,[6]特別是忽視了武德教育在小學武術教學甚至是整個教育體系之中得重要性。因此,武術理論部分淡化甚至是缺失的問題,在當前小學的武術教學之中就變得尤為明顯。
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需要有相關的科學理論作為作為基礎支撐。現今我國小學武術教學就是缺乏其他學科理論支撐,這種問題也是上文所提到的武術在小學缺乏科學與標準化的根源所在。武術雖然是以我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但是從民國開始,對于武術的科學化進行探索一直從未中斷,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武術成為了國家體委的正式競賽項目與進入各級學校的體育項目,因此武術科學的理論基礎一直在加強。但是,現今我國小學階段的武術教學,卻一直是武術科學化理論的盲區,造成此種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國在基礎教育階段一些學校對于體育課程的不重視,又有對于武術開展范圍較小等多方面原因。但是在小學階段的武術教學就必須以多學科的科學理論作為支撐,因為小學生的處于身心發育的特殊年齡階段,因此科學化的多學科理論支撐能更好發揮武術對于小學生身體健康促進、人格的完善、體育興趣培養的積極作用。小學武術教學應該以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多學科為理論基礎,使學校武術教學具有更強的科學性,這樣也可以把武術教育對于小學生的作用價值進行更好地發揮。
體系化,是一種教學方式能否延續的核心要素。武術作為一種中國傳統體育項目,更加需要教學體系化的構建。上文所述,在當前我國小學的武術教學之中缺乏標準化及沒有科學理論支撐,這些都是造成小學武術教學缺乏體系化的重要因素,但是其最為核心的就是在各小學的武術教學之中,沒有形成長效機制的教學體系。這也造成許多優秀的小學武術教學理念、教學課程沒有得到很好的延續,形成了孤立狀。長效機制的形成是一種科學、標準化教學模式及手段的延續,因此對于小學生武術教育來說,需要有一個長效機制的教學體系作為基礎保障。
武術作為一項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最早成為了小學武術教學的一部分。在當前我國綜合實力不斷攀升的今天,越來越強調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學校作為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地點,其主要地位越發明顯。而對于身心都處于成長階段的小學生來說,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更是最好的時機,在此背景下,武術教學在中國的小學會得到進一步的開展,但是從現有整個小學武術教學現狀來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特別是在小學教學之中缺乏科學化的基礎,而且沒有形成一套長效性的以科學為基礎的小學武術教學方法、考核評價及效果測量的方法。因此,破解小學武術教學困局,就要解決外部與內部兩個方面的為標題。外部,利用當前國家對于傳統文化重視的特殊時期,積極宣傳,提升各級對于武術在學校之中的重視程度,從而改善小學之中師資、教材及器材等問題。在內部,就必須從現代教育科學基礎出發,利用多學科的視角對于小學武術教學進行審視,形成具有長效機制的教學體系及科學化對于武術教學效果及對于小學生身體及心理的影響進行數據行評估體系。武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瑰寶,只有對于武術教學進行科學的、標準化的以及系統化的體系構建,才能使武術在小學教育階段充分發揮其強身健體、教化育人的作用,讓武術運動在小學教育中得到很好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