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一組由法國藏家花費30余載精力于世界各國搜藏的日本根付將在倫敦邦瀚斯亮相。這152件根付囊括十二生肖等各類動物形象、珍禽猛獸、蜩螗五毒,以及東亞民間信仰所傳頌的神祗英雄等題材,可謂包羅萬有,盡顯日本雕匠無與倫比的創意以及窮工極巧的技藝。
本場拍賣的焦點要數根付大師為隆喜多右衛門精雕細琢的15件根付精品。為隆喜多右衛門以捕捉動物形態而聞名,作品活靈活現,其早于江戶時期就已聲名遠播,并于1781年所出版的《裝劍奇賞》中被列為當代57位根付雕刻大師之一,其亦以創立名古屋流派而聞名。
根付乃日本傳統衣裝服飾的一部分,體積雖小,卻雕工細膩,且題材多變、精巧雅致。隨著時代發展和潮流的推移,日本明治維新后引進西服,但根付的藝術價值仍獨一無二,并逐漸由日本傳統日常衣飾用具轉化為引人入勝的微型巧雕,時至今日仍深受世界各地藏家的鐘愛。
蘇軾的書法真跡正在故宮里熱展,而一件乾隆帝《御臨蘇軾詩帖》也將現身拍場。11月23日至24日,北京泓茂國際拍賣公司將舉行該公司成立以來的首場線下大拍,屆時將有一眾書畫佳構、玉器精品、漆器等拍品現身,十分值得期待。
其中,《御臨蘇軾詩帖》冊著錄于《石渠寶笈》,為烏絲闌素箋本,兩對開,共4幅,書蘇軾《煙江疊嶂圖詩》一首。此帖為乾隆壯年所書,故精力彌滿,臨筆之際,神清氣朗,于原書跌宕淳古之外,更添幾分英挺內斂之氣。雖幅不盈尺,卻心手雙暢,紙墨相發。就筆墨、書風而言,當為乾隆親筆,且屬較為少見的小字行楷,甚為難得。
另外,本場中另一件恭王府舊藏、山中商會遞藏的清乾隆白玉雕瑞獅鈕四龍活環耳三足香爐也格外引人矚目。此爐以白玉為材,細膩如脂,整器造型仿古代青銅器,添有新意而作香爐。器型規整,古樸大方,器底“乾隆年制”四字雙行篆書款刻琢精致,形正神逸。此爐原配鏤雕紫檀座,材質上佳、做工精致,與白玉爐體相互映襯,頗顯尊貴典雅之氣。
日前,北京文津閣拍賣春拍圓滿落幕,“中國書畫”和“諸相非相——佛教藝術專場”近200件拍品九成易主,共斬獲逾5000萬元的成交總額。據了解,其佛像專場拍品全部成交,斬獲白手套。
其中一座清康熙鎏金銅無量壽佛坐像備受關注,經過激烈競價,最終以1449萬元成交,領銜全場。此尊無量壽佛頭頂呈瓶式寶髻;五佛寶冠及上身飾連珠式瓔珞和長鏈,手和足部釧鐲等“五衣八飾”,其上均以珊瑚、東珠、綠松石等交錯鑲嵌,色彩各異,盡顯華貴。耳后繒帶呈U字形,貼著耳垂向下后往外揚起,耳環圓環形,下綴嵌松石珠飾。
另外,中國書畫專場也有亮眼表現,其中的“丹青功德——啟功先生書畫專題”推出十余件啟功先生書畫作品,包含啟功書古人治學名句、《論書絕句》自作詩、《趙孟頫題錢玉潭八花圖卷》考、書贈友人的吉言雅聯等,悉數成交,并紛紛創造不俗成績。
無論是從拍品數量還是從成交總額來看,文津閣都顯“嬌小”,但其精致、可人的拍品卻一向不乏競買者,這從其90%的成交率即可看到。
近日,一個拍賣界的大好消息隨著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而來,執教于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Wilson)因在改進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等方面作出的貢獻,成為新晉得主。
據了解,這兩位經濟學獎得主利用他們的理論發現,為商品和服務的銷售發明了全新的拍賣形式,使拍賣理論更適用于實踐。威爾遜創建了一個分析共同價值拍賣的框架,描述了在真實價值不確定的情況下,首價拍賣的最佳出價策略;分析同時具有私人價值和共同價值的拍賣中的出價是一個更棘手的問題,保羅·米爾格羅姆最終攻克了這一難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二位獲獎者對拍賣所做的開創性研究對買賣雙方和整個社會都帶來了巨大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