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暉
【摘要】隨著藝術教育的推進,水墨畫教學在很多中小學校開展了起來,在水墨畫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是以臨習為主。教師如何在指導過程中既要把傳統的筆墨精華規范教給學生,又要符合兒童的審美情趣,這給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水墨畫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構建提出一些看法。
【關鍵詞】兒童國畫;內容;傳統;創新
長期以來,校內外少兒中國畫教學基本上還是沿承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過程以臨習為主。這樣安排教學內容的好處是能使學生較快地了解傳統國畫的表現技法和特點。但缺點也很明顯,這種程式化、成人化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心理需求相去甚遠,不利于對傳統文化進行由淺入深的感悟和理解,大大約束了兒童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熱情。如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構建是一個新課題。
一、由美術新課標和水墨教學新理念引發的對教學課例的思考
1.美術新課標的要求
《美術課程標準解讀》指出,我們在中小學進行的美術教育只是一種國民美術教育;我們對學生所實施的不是專業美術教育,而應該是生活美術教育……不要將美術教育視為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要將美術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去。
2.當代水墨教學新理念對教學設計提出的要求
保護孩子的童真和天趣。少兒的作品應該是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其表現形式是一種十分珍貴的天趣美和童真美。少兒基礎階段的水墨畫教學設計,更要保護少兒作品中特有的自由和趣味,珍愛作品中的“天然痕跡”。中國畫是優秀的傳統藝術,既要讓學生感受傳統的國畫藝術魅力,從中吸取豐富的營養,建構出一種既有傳統水墨畫的神韻和趣味,又有自身真情實感和個性發揮的獨特情趣。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提倡體驗、嘗試、發現為主的課例,有利于情感態度的培養和個性表現。應該選擇孩子們熟悉的、感興趣的,能借以抒發內心情感的教學課例。
從上可知,精心設計少兒水墨教學課例,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水墨畫技法的同時,更應以現代的個性化視角感悟水墨畫的神韻和魅力,感受優秀傳統文化對少兒的啟迪和滋養,才能扎實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二、拓展少兒中國畫教學課例設計空間,在實踐中探索和完善課例設計,并使之形成以下五個設計板塊
1.水墨游戲,激發情趣
興趣是少兒學習水墨畫最好的老師。游戲是少兒充滿樂趣的一種生活與學習方式,借助巧妙設計、精心組織的水墨游戲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對水墨畫的基本了解,培養學生對水墨畫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筆、水和墨在宣紙上的相融相破,確實會產生很多的筆墨情趣,這種效果也是其他繪畫形式所不具備的,水墨的趣味性是學生們喜歡水墨畫的一個重要原因。課例設計拓展:“水墨畫情緒”“方和圓的探索”“拉根線條去散步”等,把游戲表演,抽象藝術等有趣地結合起來,開闊學生的審美視野,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2.風俗節日,親近傳統
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各種不同的節日都有自己一定的風俗和含義,如,中秋節、端午節和春節等。可以在相應的節日來臨之際,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有關節日的認識和感受。通過演示、講解,指導學生選取相應的典型物品來表達特定的節日氛圍,用生動的畫面來傳達自己對節日的獨特感受。如,在中秋節來臨之前,可以組織學生回憶中秋節有哪些習俗,探討如何用水墨的形式來加以表現。課例設計拓展:“濃濃端午情”“月到中秋分外明”“鬧元宵”等,讓學生通過水墨來表現節日的特殊氛圍、風土人情。
3.生活感受,筆墨傳情
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水墨技巧后,讓他們學習觀察生活,體察對象特別打動自己的地方,嘗試對感興趣的對象進行寫生性的描繪。通過水墨寫生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感受能力,嘗試運用自己的水墨技能技巧去表現生活中的形象,雖然在技法上有一定的挑戰性,但往往可以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水墨寫生的獨特魅力。如,學生寫生作業《畫室的一角》,有的學生勾線染色循規蹈矩,有的下筆淋漓、韻味實足,有的側重細節表現,前后交代得錯落有致,從中可以發現各種不同的筆墨情趣。課例設計拓展:“時裝模特”“動植物寫生”“我的同學(朋友)”“畫畫家鄉的古樹”等。
4.傳統文化,水墨經典
民族民間文化根植于在中國人心中,這里面既有經典流傳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各種祈福活動、戲曲、舞蹈和音樂,更有許多豐富多彩、富有創意的工藝美術品。這些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期盼的表達方式。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是當今美術教育的重要使命。故而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從傳統藝術、民間藝術中吸取營養,借鑒表現方法,捕捉創作的靈感,傳承文化的血脈。如,設計《中華獅》這一課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石獅實物的觸摸、觀察,感受石獅在外形、質感、紋理上的氣勢美、裝飾美。作畫前結合圖片講解一些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將石獅融合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課例設計拓展:“神秘的彩陶”“可愛的民間玩具”“放風箏”“神氣的門神”等。
5.水墨創作,其樂無窮
水墨畫創作要與學生的內在情感、體驗結合在一起,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設計創作內容非常重要,教師通過特定的氛圍營造,來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行創作。嶺南四季如春,各種花卉常年開放。可以組織學生去感受、觀察各種花卉的花束、色彩之美,體會枝干的遒勁蒼老之美,用勾線的方式進行寫生后再回校創作。學生由于印象深刻,往往能在技法及構圖上有所創新,畫出一批讓人耳目一新的佳作。課例設計拓展:“京劇中的大花臉”“我來畫唐詩”“西游記人物”“畫畫家鄉的木棉花”等。
經過十幾年的少兒水墨畫教學實踐和探究,使筆者深刻地體會到,水墨畫教學的課例設計,應始終堅持水墨精神與少兒天性的契合,強調審美與技能同步,欣賞、體驗、寫生與創作并重。運用豐富多彩的課例設計,引領學生不斷去理解、深化和創造,喚醒學生內在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潛力,讓少兒水墨畫教學多姿多彩、生機勃勃,使水墨畫的人文精神和審美情趣潛移默化地成為學生素質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蔣楊輝.新課程背景下初中中國畫臨摹教學實踐探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3]朱傳斌.培養中小學生創造力的中國畫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