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瑞儀
【摘要】以媒體化、信息化、智能化等主要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能優化教學效果,能起到控制教學節奏,設置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等效果。以多媒體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優化它與學科的整合,使學生從傳統的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研習性學習,它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開發和應用微課能有效突破英語教學難點,通過視覺沖擊的視頻導入,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方式,大大提升英語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制作微課;開發微課;應用微課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日益普及,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及思維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走進了課堂教學,成為教學輔助工具。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明確提出了“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鼓勵學生通過信息手段主動學習、個性化學習、合作學習”的指導思想和發展任務。這給教育工作者在信息技術與學科創新融合下的教學模式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微課作為了新型的教育資源,因其“短小精悍”的特點,很符合學習者的特性。以下是筆者對微課的開發與應用促英語教學效率提升的實踐研究。
一、制作好微課的標準
“好微課”首先是學生喜歡的微課,教師用學生喜歡的故事和素材作為背景,更能夠快速抓住學生的眼球。認知心理學認為,這是“選擇性注意”。微課的主題與學生有“相似經驗”,更容易與學生引起共鳴,從而促進學生的“選擇性理解”。但是,如果只是關注學生娛樂心理,而與教學無關聯的“微課”,那只能是“娛樂視頻”,而不是一節“好微課”。因此,對于學生的愛好需求,老師不能只是在形式上簡單追求迎合,更要善于尋找、歸納和總結,結合教學內容與目標做進一步的創新設計和精準引導。筆者認為,好的微課必須具備以下的幾點特征:
1.內容為主導。內容要科學正確,學科適切。微課要呈現優質的學習內容,要符合學科規律,確保內容科學、無誤,切記因小失大,因迎合表面形式而放棄了內容的科學性。
2.聚焦一個教學點。切莫貪多,只要“一個微課,一個教學點”。因為微課內容的特點是精,因此,教學點的要精準聚焦,微課的價值就在于此。
3.把控好好時間。小學生的注意力有限,如果視頻太長,學生的興趣會減弱,而且對眼睛傷害也大。最好都不超過5分鐘,而3-5分鐘長的視頻適合。
4.以教導學的設計。筆者認為,最好的微課內容是為教學效果服務的。所以教師要在制作微課前先設計好的導學,然后根據導學案設計微課,才能引人入勝,為學而用。常見的微課導入方法,包括問題導入、情境導入、實驗導入、故事導入、復習導入等。
5.突顯重難點。教師要準確地理清知識內容、知識技能、知識目標。突出微課內容的重點。對于重要知識點的講解,應當講清楚是什么;對于知識技能的教學,應該如何分步演示呈現;對于釋疑解惑的教學點,應當講透講明白。
6.首尾呼應。微課開始時要點題,結尾時要對知識點進行總概括,這樣能幫助學生梳理學習思路,做到頭尾呼應。
7.圖文聲并茂。微課后期做好聲音、畫面、文字的配合,把各種各樣的聲音和畫面調節好好比例、節奏,在微課中適切加入各種提示性文字。例如,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通過各種符號、下畫線、標注語、重點詞變色等,提示學生關注重要信息,必要時還可以加上字幕。
二、開發問題聚焦,主題突出的微課
微課,作為近年來流行的信息化教學手段,越來越受到老師們的青睞,因為它可以直觀地把知識點呈現于學生面前,加上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和活動形式,讓學生在學中玩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從時間上來看,微課通常在3-5分鐘左右;微課,不能簡單地是課堂教學實錄的片斷截取,從教學內容選取來看,微課重視的是問題的聚焦和主題的突出。是學科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的專題教學。
例如,筆者開發應用的一節phonics微課,在三年級上冊我們已經學了 phonics 拼讀法中26個字母的基本發音,學生具有了一些單詞拼讀的能力。本節微課主要教授字母a的短音發音, 時長約5分鐘。首先,教師呈現單詞bag,將每個字母的發音拼讀出來,然后讀出整個單詞的發音,將bag換成pag進行操練。第二步,在老師的帶領下,嘗試拼讀含有a短元音發音的單詞,加強訓練。第三步,讓學生快速讀出含有a短元音發音的單詞,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內容。 本節微課筆者做到了以下幾點:1.清晰理解微課的功能。微課的功能是通過信息化手段,靈活的呈現和解碼教學重難點,幫助一些上課沒及時聽懂的學生進行課后的解惑輔導。學生在看完我的微課后,能進一步理解和鞏固了所學的內容;2.知識點聚焦。一個微課只完成一個的知識點講授,共用了3-5分鐘時間去講解操練字母a的短音發音。3.情景定位明確。通過符合語境的情景創設,提升教學效果。
三、微課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效果
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存在差異性,學習效果有所不同,學生可以依據自身的學習程度,可以提前進入微課學習,同時,微課視頻可作為復習性資源供學生反復使用,鞏固所學知識。因此,微課可以成為學生進行個性化、自主學習的有效資源。
1.微課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微課支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決學生在英語文化背景上存在差異的矛盾,符合學生個體的具有的獨立性與主動性。微課能夠使英語課更加人性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有效地解決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多有效的輔導,促進學生保持學習效率與學習熱情的提升。例如,筆者在進行Famous person的寫作教學時,視頻制作了4分鐘Dr Sun Yatsen的介紹,加上思維導圖指引學生進行習作,教學效果很好。
2.微課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微課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而具有“短、小、精、悍”特點的微課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也在最快的時間內被充分激發出來,從而形成良性的學習循環。學生通過這些教學微視頻能快速地學習及理解知識,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手段。例如,微課可運用于英語課前預習的自學,在學習Story時,先用微課制作幾個學生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并告知學生故事陳述的幾大要數,讓學生嘗試repeat故事,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鼓勵學生制作微課,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學習中互動合作可以實現了學生間的優勢互補。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引導學生學前預習,讓小組成員對在自學階段遇到問題和困惑制作成微課,并對問題進行專項的交流研討,從而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協調能力,并且學生參與度及時間把控有效性也會提高。例如,筆者讓學生針對考試中經常做錯的題目制作微課分享做題心得,其中,有一位學生制作了一個關于一般現在時的練習微課,學生把自己做題的步驟及注意事項做成微課發到班群分享,學習效果很好,大大提升了這個知識點的得分率。
4.打破時空的限制,提升學科素養
英語學科的語法學習具有循序漸進的特征,有很多的應試訓練需要在課后不斷練習掌握,微課的運用為英語教學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例如,時態現在進行時學習,我們根據需要將現在進行時的語法架構做成小微課上傳到班群、QQ群等平臺之上,學生就可以隨時學習,加深理解,讓英語課堂延伸到更加廣闊的時空中去,讓英語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樂趣,提升英語學科素養。
總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老師在微課內容的呈現方式時必須用“心”,真切地感受學生之所需及所求,結合學生的學情及接受能力,融合性地使用不同的手段,扎扎實實地讓學生學會知識和技能。學生比較喜歡輕愉快輕松的教學方式,也樂于探索知識的奧秘,根據學生們的喜好,通過問題式的微課介入,加上可愛的圖片和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眼球,更直觀生動地幫助學生開展自學活動,教學效果也隨之得到了提高。
[本文系廣州市花都區教育科學規劃2017年度重大課題科研項目“小學在線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HDJYKY2017A004)課題成果]
參考文獻:
[1]胡小勇.設計好微課[M].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