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學民 魏楚天 于鵬


摘要:傳統村落作為重要的文化景現遺產,具有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以傳統村落三巨興村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物質文化景觀特征、傳統民俗以及民居院落等進行分析,為保護和發展三巨興村文化景觀提供了有利借鑒以及理論基礎。
關鍵詞:傳統村落;文化景現;三巨興村
傳統村落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是在長期的農耕文化傳承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結著歷史的記憶,是組成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國對傳統村落民居院落的研究側重于傳統建筑的文化傳承、民居建筑的保護與修復、傳統村落空間分布特征等方面。有關村落文化景觀研究側重于文化景觀保護及規劃、文化景觀的類型和內涵、文化景觀的規劃和設計等方面,而關于遼寧傳統村落文化方面研究相對不足。朝陽市是遼寧省國家級傳統村落最多的區域,它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東北與中原聯系的紐帶地區,因而又形成了多民族的東北歷史名城和傳統文化融合的聚集地。因此,選擇朝陽市北票的三巨興村為研究對象,從其村落形態、民居院落、建筑特征以及傳統文化等進行分析探究,以求為三巨興村文化傳承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依據。
1 三巨興村周圍環境概述
三巨興村位于北票市上園鎮北部,上黃線鄉級公路貫穿南北,南北青山環繞,其下屬自然屯西南部的張五道溝、東南部的大牛圈溝和麥地溝以及中部的楊家窩鋪。它們通過一條人字形道路與三巨興村相連接(圖1)。東靠遼西第一大人工湖泊白石水庫。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屬丘陵山區,由于蒙古高原干燥的冷空氣入侵,形成了易干燥地區,全年降雨量較少,有充足的日照,晝夜溫差較大。村落南北青山環繞,面朝千畝松樹林,大片丁香花,村內有成片山楊樹,薛家溝內有老虎洞和一個天然石棚,景色壯觀。水系位于村落的西部,村口的麥地溝河與張五道河、高家溝河匯集到一起,再繼續向東北流人白石水庫。村落只有一條自西向東的主要道路,依地形脈絡延展,也是村落與外界聯系的通道,院落依托道路排列,民居建筑多以矩形規整的形態。
2 三巨興村民居文化景觀特征解析
三巨興村的民居古建筑主要集中在麥地溝。麥地溝的街巷空間見圖1。麥地溝的民居以土石和磚木結構為主,形制多為一合院或二合院,以及一部分三合院。一合院大都為一間正房和一個菜地,院落的占地面積比較大,保留了一些居民流傳下來的曬場、石碾。正房光線比較充足,用來居住,正房進門便是廚房灶間,正房兩側多為居室。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和繼承著傳統建筑的材料與風格(圖2a)。建筑面積占庭院總面積的25%左右,菜地面積占45%左右。二合院中分布著正房、菜園以及倉儲棚。正房坐北朝南,倉儲棚分布在最兩側或者角落。四周以土石圍墻圍合而成(圖2b)。有菜園的庭院建筑面積約占總面積的25%,沒有菜園的庭院建筑面積占整體面積的40%左右。三合院中,也分布著正房、菜園和倉儲棚,由3幢房子組成一個“凹”字形平面,正房坐北朝南,倉儲棚分布在庭院兩側,再以圍墻圍合而成(圖2c)。住宅和倉儲棚面積占50%左右。在三合院中,有一間特殊的四世老屋,居住著兩代人,院墻都是用整齊的石頭壘成(圖2d)。院落中間的曬場通常曬著打完的玉米,院落的南面還擺放著石碾、木鍬、木叉等工具。院落中的菜地將院落分隔成東西兩部分供兩代人居住。建筑面積占整體面積的30%左右,菜園面積占40%左右。
屋頂是典型的囤頂結構,為彎曲梁、檁結構,橫墻上立著不等高的木制短柱,彎曲梁架在短柱上。梁上架著檁,檁上再鋪著高粱秸稈,最上面糊上泥巴,形成弧形囤頂(圖3),最大限度地獲得陽光。院墻是典型的土石結構,用大小不一的片石砌筑墻體,再用黃泥抹平,錯落有致。住宅的墻體用規則的磚砌成,耐久堅固且防潮,很大程度上能夠阻擋冬日里凜冽的寒風。墻體外觀主要是簡單的粉刷,色彩以白、灰為主。室內分布著廚房和臥室,進門便是廚房,廚房中靠近臥室的一側有灶臺,可以燒飯取暖,臥室設有火炕且都是連鍋炕,臥室的北面通常不設窗,最大程度地利用冬日的陽光。火炕上有2扇穿插著方塊格窗的木質窗欞,形成類似中國結一般優美的傳統圖案,穿插的工藝十分考究,好像嵌在窗上的一幅畫。三巨興村許多建筑裝飾如剪紙、木雕等,傳承了中原漢族的裝飾特點,從中可感受到其形式多樣、人工創造的自然美。
3 三巨興村非物質文化景觀
三巨興傳統村落的游藝習俗主要以地方習俗和廟會為主,如抬十二道江、添倉以及二月二龍抬頭。集市廟會習俗中,三巨興村保留了逛廟會的習俗,每年的四月十八為廟會,四面八方的游客不遠千里來到平頂廟逛廟會。宗族文化在三巨興村傳統村落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最早從山東和河南遷徙而來,據說前世中有名列高官。村落的信仰主要以祖先信仰為主,逐漸衍生為祭祀活動,每年的除夕夜、春節、清明節等節日,家家都有祭祖儀式,擺上香爐供牌,把香點燃后插入香爐,然后子女們在供桌前叩首祭拜。
4 結語
基于文化景觀理念,以三巨興村為例,從其環境特征、建筑特征、以及傳統文化等層面分析了傳統村落物質文化景觀特征和非物質文化景觀特征,為保護和發展遼西傳統村落提供了有利的借鑒。三巨興村的屋頂和墻體都頗具遼西傳統村落的特點,其院落布局多以一合院和三合院為主,受氣候影響,屋面采用囤頂結構便于取暖,窗戶形式也采用木質材料。建筑物以簡單造型為主,傳統習俗主要以廟會、祭祀為主,方言主要以遼西官話、東北官話為主,這些特點體現了三巨興村傳統村落的文化景觀特征和歷史文化資源。在科學發展三巨興村的基礎上,加強傳統村落建設發展思想意識,使三巨興村得到更好的發展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