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社欣
摘要:森林兼具生態、社會和經濟價值,但是以往在開發和利用森林時,往往只注重其經濟價值,不僅破壞了森林生態環境,而且也無法實現其經濟價值的可持續利用。通過分析山地森林生態功能價值,以加強森林生態保護為基礎,采取綜合措施,將生態功能與經濟價值有機結合。一方面利用森林資源創造經濟價值,更好地支持林分撫育、營林造林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通過加強林內生態環境管理,提高林木質量,為森林資源的利用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兩者相輔相成,形成良性循環,共同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山地森林;生態功能;固碳釋氧;碳匯林業
山地森林發揮的生態功能多種多樣,除了為動植物提供生長、棲息場所,保護生物多樣性外,還能夠改善生態和自然環境,例如凈化空氣、涵養水源等,這些生態功能也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積極影響。如果森林資源被破壞,生態功能受到影響,那么將會出現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災害,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構成威脅。因此,維護山地森林生態,既是發揮森林多種價值的必要前提,也是維護人類自身權益的一種有效措施。
1 山地森林的生態功能
1.1涵養水源,調節徑流 河南省地形以平原為主,北部和西部山地、丘陵較為集中,也是山地森林主要分布的區域。森林內高大喬木的根系較為發達,在地表之下形成了錯綜復雜的“根網”。根據實驗調查,如果森林土壤的樹根平均深度達到1m,森林的貯水能力達到1000~1500m3/hm2,而當樹根平均深度達到2m時,貯水能力可以達到2500~3000m3/hm。另外,山地森林的地表上密布著各種灌木、草皮以及苔蘚植物,可以調節徑流,提高雨水的滲透能力,讓土壤吸收更多的水分,在干旱時滿足森林植物的生長需要。
.2保育土壤,防治水土流失 河南省位于黃河中段,以黃土為主。如果地表裸露,在雨水沖刷下很容易出現水土流失的情況。山地森林在保育土壤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一是山地森林的植物種類豐富,并且形成了較為復雜的立體環境,喬木、灌木、草皮立體分布,可以有效阻擋雨水直接沖刷地表,達到了保護土壤的目的。二是植物根系具有固結水土的作用,也可以顯著阻擋地表泥沙流動,防止水土流失。山地、丘陵地區本身土壤比較貧瘠,保育土壤,在減少土壤營養成分流失上也有顯著效果。
1.3 固碳釋氧,凈化空氣 近年來霧霾天氣的頻繁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和健康都造成了負面影響。山地森林的生態功能之一就是凈化大氣環境。森林植物除了利用光合作用,調節空氣組成外,一些植物還能夠對空氣中的有害成分進行吸收、固定,例如刺槐對氮氧化物的吸收能力較強,而梧桐對粉塵、固體顆粒物的固定能力較強。山地森林可以看作是“天然氧吧”,根據抽樣調查,河南省的寶天曼原始森林,負離子含量達到了2300個/cm2。另外,山地森林還可以緩解周邊城市的“熱島效應”,對改善城市居住環境與空氣質量也有顯著作用。
1.4保護生物多樣性
一些保護較好、管理到位的山地森林,生物多樣性較好,生態系統也比較穩定。由于山地森林大多遠離居住區,人跡罕至,開發力度較小,也容易成為一些珍稀植物、動物的棲息地。例如河南省太行山國家森林公園中包含了10余種珍稀植物,有太行花、刺五加、青檀等。另外,像金雕、丹頂鶴、林麝、朱鵑等珍稀野生動物,在河南的一些森林、自然保護區中也比較常見。
2 山地森林生態功能價值利用存在的問題
2.1 對森林生態價值的重視程度不足 正確和全面地認識森林生態功能與潛在價值,可以指導我們更加科學地利用和開發森林資源。雖然近年來我們在森林資源管護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總體來看,對森林生態價值的認識還比較片面,這也造成了森林資源生態開發的層級較低。特別是對于山區森林,基層林業部門受到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沒有很好地挖掘森林生態功能價值。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森林管理工作的開展,也造成了森林資源價值的浪費。
2.2挖掘森林生態功能價值的措施單一 森林生態功能多樣而豐富,但是目前的開發和利用手段還比較單一。林業第一、二產業還是現階段比較常見的形式,而附加值更高、對林木破壞更小的林業第三產業還不夠成熟。另外,有些地區雖然嘗試將山地森林打造成為旅游景點,但是前期開發規劃不合理,在景區開發過程中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森林生態破壞。而后期森林旅游區對外開放后,監管不到位,也容易出現林內生態二次破壞的情況。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還是對森林生態功能價值了解不夠深入,因此下一步必須要樹立綜合開發理念,更加深入地挖掘森林生態多重價值。
3 河南省山地森林生態功能價值利用策略
3.1加強森林管理,提高生態服務價值潛力 林木質量是決定森林生態功能價值的重要因素。基層林業單位應當從日常工作人手,做好林區管理和林分撫育,為林木生長創造良好環境。要注重提升森林植物的多樣性以及森林生態結構的穩定性。只有林內生態環境得以改善,在開發和利用森林資源時,才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時,林業人員要創新思維,立足于河南省山地森林的自然條件、林內生態狀況,制定科學的開發利用計劃。例如加強生態監督,利用生物監測裝置,實現對整片山地森林的動態監控,從而為林業人員挖掘和利用生態功能價值提供信息參考。鼓勵和發展林業第三產業,更好地發展森林生態服務、森林旅游等產業,既可以利用林業資源創造更高的經濟附加值,同時又能夠對森林生態進行保護。
3.2構建多元森林經營模式,兼顧經濟與生態效益加快推進平原林業發展,全面實現林業的多種功能轉變,建設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兼顧的平原林業新格局,發展主體上向國家、集體、企業、個人多種投資主體和多種經營方式并存轉變,構建以市場機制為基礎配置資源的平原林業建設新體系,積極開發林下經濟。提高河南省平原林業生態服務功能價值,首先要提高農田林網的建設標準,調整樹種和林種結構;其次要處理好農田林網脅地效應,充分挖掘土地資源潛力,兼顧生態防護功能,盡量減少與農業爭光爭肥的矛盾。
3.3發展碳匯林業,開展碳匯造林 碳匯造林以增加森林碳匯為主要目的,突出了森林的碳匯功能,增加了碳匯計量監測等內容,強調了森林的多重效益,注重生態保護特別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河南省應積極開展選擇適合碳匯造林的土地資源,加強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知識的培訓,大力宣傳碳匯造林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積極組織社會各界參與碳匯造林,引導和帶動社會力量開展捐資活動,健康、有序、規范地發展河南省碳匯林業。
4 結語
保護森林生態健康是發揮森林經濟價值的必要前提,也是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針對現階段山地森林存在的生態功能認識不全面、開發力度不強等問題,下一步河南省應當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探究多元化的森林經營模式,側重于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功能發揮。同時也要注重將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進而更好地支持基層林業工作的開展,最終實現林業產業的良性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