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芷茵 周美琪 曾靖妍 曹建聰 王芊芊 黎彩敏



摘要:城市村落公園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一個生活、交流的公共空間,同時改善了村落的生態環境。選取佛山市張槎街道8個村落公園為研究對象,從規模、功能布局、選址特征、公共設施配套等方面分析其特點及存在的不足,認為城市村落公園的建設需要充分考慮村落的特點、使用者的需求。
關鍵詞:村落公園;公園選址;公共設施;佛山張槎
城市村落,是城市化進程中村落被城市擴張包圍所形成的產物。過去緊鄰城市邊緣的村落隨著城市化的推進,進入到城市中心區域,被城市所包圍,進而演化為城市村落。城市村落由于其獨特的地位,發展跟不上城市的步伐,多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衛生條件差等問題。為了改善村居環境,同時也為了增強城市特色和傳承地域文化,一些地方政府開始響應推進城市村落公園建設的政策。如佛山市禪城區在2014年著重打造一批具有嶺南水鄉和本土文化特色的生態休閑村落,提出了“一村一公園”計劃,鼓勵每個村落結合自身特色,騰出土地建設村落公園。
城市村落公園在某種程度上相當于社區公園,服務于周邊的居民,使用人群主要是村民和居住在村內的外來打工者。但由于生產模式和區位不同,城市村落公園亦與城市公園和鄉村公園有所區別,見表1。目前村落公園相關研究較少,現通過研究已建設落成的村落公園,從規模、功能布局、選址特征、公共設施配套等方面分析村落公園設計的特征,以期為日后城市村落公園建設提供借鑒。
1 材料與方法
1.1樣地選擇
佛山是廣東省地級市,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城鎮化發展快速,人口城鎮化率達94.89%,其中禪城區是佛山市人民政府駐地,下轄南莊鎮和祖廟、石灣鎮、張槎3個街道,共有145個村(社區)。
本項目的調查樣地位于禪城區張槎街道,該街道自2014年啟動一村一公園項目,至2016年建成18個村落公園,每一個村落公園都根據佛山張槎本土特色設置了不同主題。張槎近年經濟發展迅速,但村內休閑空間較少,且隨著村內居民增多、生活改善,停車也成了大問題,村落公園的建成能為村民提供休閑活動空間。通過踏查后,選擇了其中8個村落公園作為調查對象(見表2)。
1.2調查方法
確定調查用地后,通過采用直接觀察、現場實測、拍攝照片及繪制總平面圖等手段獲得調查樣地相關資料,計算村落公園的綠地率、綠化覆蓋率等指標,結合谷歌地圖分析各村落公園周邊用地情況、空間布局等。同時,實地調查公園內的公共設施,包括公共系統設施、景觀系統設施、安全系統設施、照明系統設施等,與游人訪談,搜集其對公園內公共設施的評價及使用滿意程度等數據資料,并及時做好記錄,在考察中盡量與公園中各類人群交流,避免同一群體或層次的人被取樣過多,從而獲取不同社會階層對公園公共設施的使用評價。
2 結果與分析
2.1基本概況及功能布局
本次調查的8個村落公園的面積分布在1800~30000m2之間(見表2),其面積大小與一般社區公園相當。其中有5個公園內有池塘或河涌,而池塘多是村內的風水塘,為靜止的水體,但因為早年管理不當,導致了這些水體水質較差,建設公園期間采取了生物或化學的手段對水體進行了凈化處理,但大多收效甚微,在調查期間仍存在水體臟、發臭等問題。
村落公園的功能布局主要是受到了使用人群的需求及面積等因素影響,面積較小的村落公園,如海口海心公園、下朗中心公園、村尾始平公園等,其活動廣場區位于公園中心區域并與人口相連,占公園一半以上的面積,多與健身設施結合形成一個多功能的活動區域。面積較大的村落公園,如大富富竹公園與蓮塘公園等可活動的區域大,其功能分區更多,有多個活動廣場和健身廣場及較大面積的水體,可觀賞的景觀也更多,但蓮塘公園與文化活動中心相結合,需要為村內舉行各種文化活動提供空間,因而其可綠化的區域較小。另外,村落中的公園還需要提供部分停車區域以緩解村內緊張的停車需求,如本次調查中的8個公園中有6個公園設有公共停車場。本次調查的8個村落公園受限于面積及功能的影響,其硬化面積較大,而綠化種植面積占比小,使得其綠地率較低。
2.2城市村落公園的選址特征分析
城市村落公園受到城市聚集地和周邊環境需求影響,其選址存在限制。通過分析每個公園在村落中的位置及公園周邊用地情況(見表2),概括出以下5點選址特征:
2.2.1結合村落行政、文化中心的選址。文化活動與政治活動具有相關性,文化活動中心也常與行政中心結合在一起形成村落行政、文化中心。城市村落公園與行政、文化中心結合成一個行政、文化、游憩聯動的公園。如蓮塘公園,公園場地內以文化活動中心以及老人活動中心為主,圍繞其展開設計形成公園游憩空間。
2.2.2結合村落河涌、風水塘空間選址。古往今來,人類聚集地離不開水,而河涌、風水塘往往是村落景觀通道的載體,是具有旅游宣傳與引導性的特色空間。因此,村落公園選擇臨水而建,既能充分利用鄉鎮的有利地形、河湖水系,發揮鄉鎮水系和自然環境的優勢,又可增添公園景色、開展水上活動,還能滿足排除雨水、澆灌植物、水景用水的需要,宜于工程施工與管理維護。其中大富富竹公園最具代表性,公園臨水而建,河涌是貫穿場地,場內兼備豐富的景觀水資源,營造出富有趣味性的親水景觀。
2.2.3結合村落宗祠空間選址。以種姓作為聯系的紐帶形成以家族為單位的村落會修建宗祠。宗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場所,也是從事家族事務活動的地方。宗祠作為村落的文化核心,可結合周邊景觀資源,以突出家族文化為特色,建造一個別具特色的城市村落公園,本次調查的公園中有3個是選址于祠堂邊上。
2.2.4結合街邊綠地空間選址。在村落中住宅密集、土地使用緊張的情況下,選擇村落邊緣與城市街道相連的區域營造出一個林下活動空間,建成規模較小的村落公園。
2.2.5村鎮企業防護選址。公園的選址也可以把對城市企業的防護作為一個考慮因素,可作為工廠與住宅區的緩沖地帶,成為鄉鎮居民健康生活的“隔離傘”和“保護罩”。如白坭玉景公園作為居住區與工廠區的過渡地帶,全園以綠化種植景觀為主,緩和了居住區與工廠區之間矛盾的環境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