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鳳

摘要:概述立體花壇的概念、在北京地區的發展現狀及選用立面植物常用的原則,詳細闡述了立面常用植物的種類(品種)、應用形式和應用特點,并針對目前實際應用中在植物品種、栽培養護技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以期在立體花壇設計、施工和養護中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北京立體花壇;立面植物;應用與發展
立體花壇主要包括立面和平面(地面)2個部分,其中立面部分是整個花壇的主體和靈魂,其主要構成要素——植物材料,即立面植物,也是影響立體花壇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
1 立體花壇的概念
立體花壇最初是以模紋花壇的形式在16-17世紀興起于歐洲,后以各種形式在世界各地經過多年發展而形成的園林藝術。在2006年上海第三屆國際立體花壇大賽中,國際立體花壇組委會對立體花壇有較為明確的定義,即立體花壇是運用一年生或多年生小灌木或草本植物種植在二維或三維的立體構架上而形成的植物藝術造型,且立體花壇作品表面的植物覆蓋率至少要達到80%。
2 北京立體花壇的發展現狀
北京1986年首次在天安門廣場應用立體花壇。2006年,以“地球.家園”為主題的國際立體花壇大賽在上海舉辦,大賽作品的造型、色彩、表現形式等促使國內的立體花壇有了質的提升。隨后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9年建國60周年、APEC、2019北京世園會和70周年慶等國內、國際重大活動中,作為首都的北京,大規模地應用了立體花壇。花壇的建造施工工藝也由竹木+麥稈混泥+植物(掛泥插草)等的傳統方式,變為穴盤苗直接栽植式或卡盆組裝式的新型建造工藝;灌溉方式為滴箭(組)、微噴、滲灌等相結合的精準噴灌方式;全方位的立體燈光照明系統、聲控系統等的引人,也使得立體花壇進發更多生機。尤其是每年“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北京市長安街及各大公園節點位置,都能夠看到立體花壇的身影。
3 立體花壇立面植物材料的選用原則
“人靠衣裳,花壇靠植物”,植物的合理選擇是花壇成敗的關鍵”。北京地區實際應用過程中,主要從花壇造型需求、立地條件、應用季節等方面進行植物選擇。
3.1符合立體造型需求 北京大部分的立體花壇常出現動物(馬、駱駝、熊貓、鹿等)、植物(大樹、花朵等)、城市要素(橋、火車、閣、船、房屋等)、自然景觀(山巒)、人等不同的立體造型。不同種類的植物,甚至同種植物不同品種的顏色、質感、紋理均存在差異,因此立體花壇中選擇的立面植物必須符合立體造型的需求,使得柔軟有生命力的植物與硬質的造型骨架相得益彰。如,通常會采用質感略粗糙的長壽花或擬石蓮花屬植物來表現烏龜殼的厚實與斑斕;采用具銀灰色圓形葉片、質感細膩的蠟菊表現流水、人的眼淚等流動的造型。
3.2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根據立體花壇的立地條件(主要是溫度、光照、風向)、應用季節(溫度)及植物生態習性,合理選擇植物材料。如4月份,在北京延慶地區和長安街沿線所使用的植物材料有明顯差異,前者宜選擇更耐寒、耐晚霜的品種;同一位置,東西向放置的立體花壇,南側面比北側面光照明顯較強,因此后者宜選擇耐陰的品種;6~8月份,宜選擇更耐高溫、高濕的植物材料。
3.3保持立體造型穩定 立體花壇相較于花壇,除了注重觀賞植物的群體效果外,還強調植物的立體造型,因此保持造型的穩定性也尤為重要。要求在效果展示期間,立面觀葉植物群體生長一致性高,生長相對緩慢,或者耐修剪;觀花植物花覆蓋度高且開花后基本在一個平面。比如,金葉假連翹的色彩是目前立體花壇中比較稀缺的觀葉類黃色,但蔓延性的枝條生長方式和略差的分枝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立體花壇中的應用。
4 北京常用立面植物的種類
植物具有多種分類方式,其中按照觀賞部位分類是目前立體花壇實際應用中最常見的方式。
4.1觀葉類植物 在立體花壇中,觀葉類植物一般要求枝葉細小、色彩鮮明或特殊,萌蘗性強,耐修剪、抗性強,易于生根。目前,紅綠草類是立體花壇中運用最理想的植物。枝葉粗大的植物材料不易形成精美的紋樣,只能在特殊區域使用。在北京,立體花壇立面常用的觀葉類植物見表1.其中多肉類、觀賞草類等在后續單獨列出。除此之外,一些特殊顏色(復色)、質感的植物,比如具有緊湊株型的彩葉草“小綿柔.特里”和質感細膩、生長緩慢的鱗葉菊、銀香菊等白色葉品種也逐漸開始應用,由于其應用范圍較少,未在表格中列出。
4.2觀花類植物 在立體花壇立面布置中,觀花類植物一般要求花期集中、花期一致、花期長、花朵密集(覆蓋度高),能夠連續開花,且殘花不明顯。目前在北京地區立體花壇立面常用的觀花類植物見表2.其中葉子花(Bougainvillea spctabilis)由于其苞片有類似于花的觀賞性,常用于立體花壇中。
4.3其他植物 除常用的觀葉和觀花類植物外,一些多肉植物、觀賞草類以及針葉類等特色木本植物由于其特殊的質感也常用于立面的細部處理,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比如2019年世園會中利用多種質地反差大的多肉植物裝點蝴蝶造型,為整個立體花壇增添了生機;常應用于馬、駱駝或其他動物尾部或頭部造型的棕葉苔草、細莖針茅等植物也為整個立體造型創造了生動的藝術效果;2019年長安街東單西南角“美麗中國”花壇采用小規格日本花柏(葉片藍白色)、扁柏品種,營造秀美山川效果。注意應用這些植物時,有一些特殊的養護要求。比如多肉植物怕澇;觀賞草類宜及時清理死株,以避免呈現雜亂的效果。
5 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5.1 立面植物種類的豐富度有待提高目前在北京地區立體花壇常用的立面布置植物種類,觀葉類大概15種,觀花類不到10種(不含品種),多肉及觀賞草類多作為點綴。由表1和表2中可知,大量使用的觀葉類植物主要集中在紅綠草類,以及相關的變種(大葉、小葉等);觀花類植物主要是非洲鳳仙和四季秋海棠的不同花色品種。在色彩上,主要集中在黃綠色、綠色、紅色(玫紅色),尤其缺乏優良的黃色(國旗黃)植物材料。雖然黃色的菊花應用較多,但花期短和殘花明顯等特征限制其大量使用。抗性上,缺少優良的耐霜、抗病品種。因此,種類豐富度仍有待提高。
5.2植物相關知識培訓有待加強立體花壇的設計師、現場施工和后期養護人員對花卉品種習性的掌握程度決定了一個立體花壇的持續觀賞壽命。比如非洲鳳仙是喜光、喜排水良好土壤、不耐霜的花卉,在立面花壇的陰面使用時,通常表現出花量和葉片減少、植物嚴重徒長等不良觀賞性狀,且在濕度較大的情況下,易發生根腐病等病害。因此在實際應用中,設計師應避免將非洲鳳仙布置于背光面和立體結構的下部(易積水);施工人員在保證整體效果情況下,減小栽植密度,留出植物生長空間;養護人員則可根據品種習性澆水,避免過干或過澇。
5.3栽培養護技術措施有待深化目前立體花壇中常用的養護措施主要包括澆水和修剪,間或少量施肥。近年來,在北京地區國內、國際重大活動越來越多,同時要求立體花壇的觀賞期也越來越長,而針對植物生長快、徒長、分枝能力弱、不耐早晚霜等常見問題,對應的栽培技術措施如生長調節劑、抗寒藥劑在立體花壇中的應用等少之又少。劉振林研究表明,多效唑能夠使垂盆草生長緩慢、節間縮短、植株矮化、不露莖、分枝增多、葉色由黃綠色變成翠綠色等,觀賞性狀得到明顯改善。但實際生活中,則應用甚少。因此,增強立面植物的養護措施的研究和技術推廣非常必要。
6 結語
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人們對生存環境的要求逐漸提高,作為在城市景觀中有獨特生命力的立體花壇立面植物的種類、色彩要求越來越豐富、觀賞期要求越來越長、養護要求也越來越精細。如何選育出更優秀的適用品種和提高栽培養護技術,仍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