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琦


摘要:景觀設計是現代建筑項目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能夠體現出項目發展過程中的精神文明,城市項目設計應當具有良好的配套設施,植被建立情況良好。以國銳金嶺項目為例,分析了該項目建設的整體理念,分析了綠色屋頂花園、中央公園、可持續雨水系統等的設計情況,以期為現代城市項目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城市項目;更新景觀設計;國銳金T3項目
1 現代城市景觀設計
城市景觀設計是為創造一個非常舒適的室外空間,通過合理的空間布置、種植設計和雨水流動系統來實現良好的氣候與通風效果,以有效改善城市中的空氣污染現象,愉悅人們身心,減少空氣中的噪音,釋放新鮮氧氣,顯著改善人居環境。為此,現代城市景觀設計過程中應當創新工作方式,探索一些新的設計元素,將城市變為更加適宜人們居住的場所。
2 國銳金嵿項目分析
2.1 國銳金嶺項目整體設計理念
國銳金巋廣場項目的整體景觀概念是在動感的新城市街區創造高品質的可持續景觀。該景觀設計提供了舒適、功能性完備并為住戶、來訪者及辦公人員等不同人群提供多樣化的戶外空間。更加重要的是,場地實踐采用了多種可持續發展系統,如循環水系統、自然水處理、小氣候改變、高效灌溉,來創造一個綠色的新城市街區,人們將在都市中體驗全新的健康生活。
2.2場地規劃
國銳金嵿項目場地規劃設計區域分為公共區域、私密區域以及周邊城市廣場步道區域。
公共區域主要是商業和2座超高層寫字樓的開放廣場設計,規劃了徘徊區,可供人們休閑漫步、小群體聚集以及公共藝術及雕塑展示;露天餐廳區可提供沉思空間以及小型戶外沙龍功能;水景互動區則可以為市民提供文化藝術表演、露天音樂會以及大型集會的場所。在公共區域的亮點就是角部水景互動廣場,營造出迷人且大氣的雙塔人口,停坐臺階、線性座椅元素+公園形成廣場框架,水毯讓公共空間非常互動,結合旱噴、造霧、燈光營造出一個非常夢幻的集會空間,也成為雕塑的完美展臺。
國銳金嵿項目私密區域主要指高檔住宅部分的景觀設計,融人了屋頂花園、水花園、建筑人口鏡水池、自然湖岸漫步區以及供居民戶外活動的多樣化功能活動空間,為不同用戶群體提供豐富多樣的戶外體驗,營造明確且有趣的空間。茂盛的花園種植,盡量滿足居民對私密空間環境的相關要求。
周邊城市廣場步道的整體特征則是形成北部及東部場地邊緣的屏障(視線、噪音),為不同用戶群體提供豐富多樣的漫步體驗,營造明確且有趣的空間配合建筑的人口空間形態。
2.3綠色屋頂花園的設計
綠色屋頂花園設計分為人上屋頂設計與人不上屋頂設計2種情況,為該項目LEED認證要求之一。綠色屋頂花園建立與運行過程中,與周邊景觀融合,利用微地形景觀模擬自然,通過不同植物層次營造視覺趣味,植物的選擇注重構造三維空間并形成半閉合空間。在屋頂花園設計過程中,結合當地實際的地理環境與荷載等條件選擇相應的材料,運用了碎石、木甲板、樹籬、輕型種植材料等設計元素,樹種選擇有金銀木、珍珠梅、丁香、大葉黃楊、月季等中等造型灌木,地被的主要類型包括景天、玉簪等。
2.4 中央公園整體設計
內部公園的景觀以人工地形公園的形態營造出趣味盎然的空間,將各種活動融合于整個公園中。人工地形的景觀呈現了軟質和自然的風貌,交匯起伏的地形分隔出不同的景觀特征區域,為人們提供人性化尺度的場地,并讓居住者擁有獨特的感受體會。配合植物、道路和開敞空間的特殊設計,邀請人們在此停留并在公園中運動休閑。同時也為豪宅、餐廳、會所及其他建筑提供了絕妙的景觀視角。
公園設計過程中通過日照分析,研究不同年齡、不同時間段人們具體活動的理想位置評估與中央公園的設計協調呼應,為居住者提供了太極鍛煉等清晨活動、午餐/野餐等中午活動、兒童游樂等下午活動、劇院活動等夜晚活動等功能空間。在空間分布上,設置了6大功能空間:東部草地區設置地標、屏障;果樹游樂區分為不同年齡游樂區,空間由軟質活潑的果樹圍合;中部草地區具有休閑娛樂、野餐/午餐、戶外沙龍、聚集空間等功能;公園沙龍將提供塵世空間、藝術靜謐空間;露天劇院/太極廣場則為居民提供了互動、表演以及太極鍛煉或其他活動硬鋪區;人工湖/主水景區帶來室內室外特殊的感受,人可以在清潔的水中嬉戲。
2.5可持續雨水管理系統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本項目基于德國最先進雨水利用技術,因地制宜,嘗試改變以往傳統給排水方式,把快速排除城市雨洪至市政管網變為降雨儲存利用,修復循環途徑,促進城市和社區生態型轉變。雨水收集的目的是節約水資源,雨洪得以利用的同時減輕了徑流強度和周圍市政雨水管網的負擔,低碳設計響應低碳經濟。
設計采用5年一遇暴雨強度標準,平均徑流系數:0.56.5年一遇降雨徑流:2897L/s。雨水匯水區將成片匯流雨水分成若干塊匯水區域,并采用便利的管理方法劃分雨水徑流。來自屋頂和硬質表面的雨水,下滲回補地下水的同時用滯留降低了排放,要先經過棄流和沉淀等預處理,而后進入管道或者檢查井,并進行地下儲水,雨水可作為園林灌溉及水景用水循環使用。水景循環系統則主要包括泵站、管道、水處理機房、撇渣器/溢流、生態凈化群落。在中央公園,徑流雨水經過凈化滯留在地下的蓄水模塊中,以便于補給人湖、綠化給水,緊急情況下可以溢流進入市政管道。場地中其他地方,徑流雨水會進人生態洼地進行下滲,減少了流向市政管道的雨水。整體來講,徑流雨水得到了滯留、凈化,減慢了出口的出流雨水,雨水得以收集利用,也保證了地下水的及時補給。
生態洼地系統是設在場地外圍低洼種植區及地下礫石溝,可以下滲和滯留雨水,及消減雨水可能造成的洪峰,最終可以補給地下水。地下水位較低處且土壤滲透性好的地方比較適合設置。生態凈化群落由一個或多個處理單元構成,均有介質充滿其中,讓雨水縱向通過根部流到床底。每個處理單元的出口都設有標高,保證石塊或碎石淹沒水中。通過生物作用,濕地中的植物和介質有效吸收了污染物。這種結構仿照自然界的去污能力,依賴植物和土壤.該項目共設有8個生態洼地。按照5年一遇的最大徑流雨量,進入市政管網的水量可從1630L/s減少到380L/s。
國銳金嵿項目水景用水水質實際標準是淋浴用水的標準和國家表面水體2-3級的標準。2個獨立的循環系統用于實現此目的。湖水通過循環到生態凈化群落及長有水生植物的生態駁岸得到凈化(24h循環1次)。水池和噴泉通過水泵循環(3-5h為1個周期),在地下的處理機房會用化學方法對這些水體進行凈化。
整個地區在遇1年一遇日暴雨情況下,無雨水向外部排水系統排放,實現了雨洪的就地消納。在5年一遇降雨情況下,外排洪峰由2897L/s削減到884L/s,遠小于開發前1304L/s。全年平均外排雨水總量由42993m3減少到23367m3,基本等于開發前水平。所收集的雨水先去除初期降雨后,可用于灌溉綠地和補給水體的雨水,可以滿足全年60%。年平均節約灌溉費用12.5萬元。
3 結語
現代城市發展過程中為了迎合建設需求,滿足人們對更加適宜居住環境的向往,應當積極創新景觀設計方式,與當地的人文、氣候、植被等有效結合在一起,國銳金嵿項目設計過程中,運用了全新的景觀設計要素,取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