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琪 陳慧英
摘 要 鄉賢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資源,對其進行旅游開發不僅有利于對文化的保護傳承,還有利于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因此,本文在鄉村旅游的一般發展路徑框架下,結合鄉賢文化資源的內涵,分析挖掘利用鄉賢文化資源在鄉村旅游發展中的作用。
關鍵詞 鄉賢文化資源 鄉村旅游 發展動力系統 資源挖掘利用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研究背景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我國社會主義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這個矛盾中,鄉村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狀況更加突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已成為我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發展鄉村旅游既可以促進鄉村第一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可以帶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是改變鄉村發展現狀的重要途徑。然而,目前的鄉村旅游同質化嚴重、缺乏鄉村特色。因此,鄉村旅游開發必須突出鄉村特色,挖掘利用富有鄉村地域特色的文化資源,以滿足游客高層次的旅游需求。針對應該挖掘利用哪些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資源,鄉賢文化資源是重要的選擇。
(二)研究意義
第一,理論意義。在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中以“鄉村旅游”同時并含“鄉賢文化資源”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未發現相關文獻,現有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鄉賢文化、新鄉賢等方面的研究,僅僅有少數文章的部分篇幅里提到了鄉賢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在鄉村旅游發展中挖掘利用鄉賢文化資源這一研究思路還未得到學術界的重視和關注,缺乏一套全面、可行的開發策略。因此,本文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全面動態地分析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困境,探討鄉賢文化資源在鄉村旅游發展動力系統中的具體挖掘利用策略,有利于鄉村旅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實踐意義。全面可行的鄉賢文化資源挖掘利用策略是鄉村旅游發展的有力保障。在鄉村旅游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出現了同質化嚴重、缺乏鄉村特色等眾多問題,而鄉賢文化資源具有地域性特色,能夠以一定的文化差異來解決鄉村特色不突出的問題。鄉賢文化資源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可以吸引到發展鄉村旅游所需的大量資金;通過對文化的重視,可以改良當地的鄉風習俗,大大提高當地旅游的吸引力。本研究可為鄉村旅游發展中鄉賢文化資源的挖掘利用提供借鑒,解決當前鄉村旅游中存在的問題,緩和鄉村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從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文獻綜述
對于鄉村旅游發展中鄉賢文化資源挖掘利用相關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鄉村旅游中新鄉賢的參與現象。林明水、王新歌、伍世代、陳天(2017)以福建省典型地為例,分析了鄉賢參與鄉村旅游的動機和模式。張軍、朱芳、陶云(2019)通過構建新鄉賢鄉村旅游發展貢獻力結構模型,分析了我國新鄉賢在鄉村旅游發展中的貢獻表現。陳耀輝(2019)對新鄉賢參與鄉村旅游現象進行分析,得出了三大結論:新鄉賢參與鄉村旅游是歷史和現實的雙重選擇,新鄉賢與鄉村旅游是相互契合、相互促進的,新鄉賢參與鄉村旅游仍面臨諸多困難。而對于傳統鄉賢遺留下來的文化資源,在鄉村旅游發展中的相關研究較少,僅僅在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相關文章中有所涉及。綜上,鄉賢文化資源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動機、模式等,在當下研究有所涉及,但對于如何具體地挖掘利用鄉賢文化資源以推動鄉村旅游業發展等,卻極少有人研究。因此,在這一方面仍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三、相關概念界定
(一)鄉賢與鄉賢文化
“鄉先生沒則祭之于社,皆鄉賢也。”古時,鄉賢去世后,都會因為其德行顯著被當地人祭祀。他們生長于鄉土,對其有濃厚的感情,愿意將自己的學識和德行貢獻給鄉土,促進當地的發展。他們的行為得到了鄉里大眾的普遍認可,祭祀是表達這種認可的最好方式。隨著歷史不斷向前,傳統鄉賢的內涵被極大地拓展,與傳統鄉賢相比,新鄉賢除了擁有鄉情認同性、道德實踐性、民間權威性和影響地域性等共同特征外,還呈現出明顯的時代特征[1]。錢念孫先生認為:“只要有才能,有善念,有行動,愿意為農村建設出力的人,都可以稱作新鄉賢。”企業家、基層干部、道德模范、農民代表等,都可以成為鄉賢。
鄉賢孕育傳承了鄉賢文化。鄉賢文化包括古代鄉賢留下來的文物、文獻、傳說,包括他們熱愛鄉土、關心鄉村世道人心、維護鄉村社會秩序、以德服人的優良傳統和文化精神,也包括現代鄉村精英對傳統鄉賢精神的繼承、踐行與創新[2]。本文沿用此定義,即鄉賢文化是鄉賢遺留下來的物質成果和精神寶藏,還有當代新鄉賢給鄉村帶來的多方面價值。
(二)鄉賢文化資源
文化資源是指能夠用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可共享的物質和非物質資源,主要包括歷史文化資源、現實文化資源(當代文化資源、地區環境資源)。結合文化資源的含義并對鄉賢文化的內涵加以延伸,鄉賢文化資源即與鄉賢文化相關的精神文化資源和物質文化資源[3]。與此同時,在時代的發展中,受傳統鄉賢精神的影響,還產生了許多當代鄉賢文化資源,即新鄉賢帶來的經濟、社會和智力等方面資源,這些也是鄉賢文化資源中的一部分。綜合兩方面鄉賢文化資源,最終可以得出鄉賢文化資源就是指那些經過開發利用,可以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并且可共享的傳統鄉賢文化資源以及現代鄉賢文化資源。
四、鄉村旅游發展動力系統分析
系統論認為,系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各單元間、系統間都存在物質、能量、信息等的流動[4]。從系統論可知,鄉村旅游活動是一個由不同子系統構成的巨系統,它的發展是由眾多驅動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動力系統應是由多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并且在不斷的變化與反饋中,為鄉村旅游提供源源動力的子系統組成的變量集合。
本文借助段兆雯的劃分,認為鄉村旅游發展動力系統主要由5個子系統組成:需求、供給、媒體、支持和決策[5]。其中,城市居民是需求子系統的主要部分,拉動鄉村旅游產品的生產及整個動力系統的運轉;擁有鄉村文化資源的居民是供給子系統的主要部分,引動鄉村旅游的發展;連接需求子系統和供給子系統的是媒體子系統,通過影響需求和供給子系統,間接地對鄉村旅游的發展產生影響,在整個鄉村旅游發展動力系統中主要發揮傳動的作用;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是支持子系統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整個動力系統中發揮輔動作用;作為鄉村旅游決策者的各級政府組織是鄉村旅游決策子系統的主要部分,為整個動力系統的運行提供推動作用。
五、鄉賢文化資源挖掘利用在鄉村旅游發展動力系統中的作用分析
鄉賢文化資源內涵廣泛,既包含傳統鄉賢遺留下來的各種文化資源,又包含現代新鄉賢帶來的人力、財力、智力等資源,因此在鄉村旅游動力系統中,鄉賢文化資源并不是單一某個子系統的驅動因子,而是與多個子系統均存在互相因果和互相聯系,從而構成了鄉村旅游發展動力系統多個子系統的發展動力,使得鄉村旅游發展動力系統能維持其效能,最終在鄉村旅游發展中發揮其作用。
在供給子系統中,傳統鄉賢文化資源是發展鄉村旅游的活水之源,富有鄉村地域特色的傳統鄉賢文化資源能夠滿足游客高層次的旅游需求,并將其需求轉變為實際的購買力。同時,新鄉賢可以提供財力、智力,助推當地鄉村旅游企業發展,從而推動鄉村旅游業發展;在支持子系統中,對鄉賢文化資源的挖掘利用傳承和弘揚了鄉賢文化,推動當地鄉風好轉,從而整體上提升了當地軟環境的質量;在決策子系統中,新鄉賢起著當地居民和政府之間的橋梁作用,可以解讀國家和地方政府在鄉村旅游方面制定的政策法規、旅游規劃。
(作者單位為武漢輕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武漢輕工大學大學生科研項目“我國鄉賢文化資源挖掘利用助推鄉村旅游發展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sky2020203。]
參考文獻
[1] 陶麗萍.新鄉賢特征及其對鄉村振興的動力支撐探析[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9(02):66-71+82.
[2] 季中揚,胡燕.當代鄉村建設中鄉賢文化自覺與踐行路徑[J].江蘇社會科學,2016(2):171-176.
[3] 倪清.城鎮化背景下福建鄉賢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7.
[4] 高振榮,陳以新.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8.
[5] 段兆雯.鄉村旅游發展動力系統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