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芳
摘 要 中藥生產是我國醫藥產業的幾大支柱之一,隨著我國醫藥產業現代化發展速度的加快,中藥企業的轉型時間越來越少。華潤三九(黃石)藥業有限公司作為鄂東南地區技術力量最雄厚、規模最大的中藥制藥企業,在此方面的成功經驗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關鍵詞 現代化轉型 中藥生產 醫藥產業 中藥企業
一、引言
中醫是我國乃至世界獨特的醫療方式。中醫多憑借經驗診治,以望聞問切四種診療方式享譽全球;而現代藥典要求治療過程標準化、數據化,因為這樣才能治療更多的人,并且同時提高治療的精準度。基于以上原因,中藥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很多矛盾,但始終有很多業內外的力量試圖解決這一矛盾。
二、中藥生產的現狀
(一)華潤三九(黃石)藥業有限公司中藥生產的現狀
華潤三九(黃石)藥業有限公司,原名黃石市制藥廠、三九黃石制藥廠,始建于1956年,1997年7月15日在湖北省黃石市注冊成立了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800萬元。該企業是湖北省中成藥生產重點骨干企業之一,現被認定為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廠屬技術中心于2000年被認定為省級技術中心。
(二)醫藥產業現狀
近年來,在創新領域,我國政府多次出臺有力政策,支持各個行業的企業創新發展,著重提高生物醫藥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努力提供自主創業的環境,多維度鼓勵創新產業發展;同時,培養一批具備核心自主競爭能力的產品,提升國產創新能力。
經過了數十年的模仿進口和產業升級,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已處于黃金期,政策、技術、人才、資金共同配合,將產生前所未有的產業動能,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三、中藥產業向現代化轉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中藥產業向現代化轉型存在的問題
顧名思義,以中國傳統醫藥理論指導采集、炮制、制劑,說明作用機理,指導臨床應用的藥物,統稱為中藥。與西藥不同,中藥具備我國的傳統文化特征,更具有人文特征,經過我國傳統文化的浸潤,具有濃郁的歷史人文氣息。
而西醫在思維方式上與中醫截然不同。在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要完全接受中醫和中藥,就要先接受我國的傳統文化,努力克服文化不同帶來的差異,繼而接受中藥,接受中藥理論。
中醫在人才培養方面比西醫更加困難。西醫可以依靠X光等技術判定病人的病因,而中醫只能通過望聞問切四種診療方式判斷病人的病因。這種診療方式的學習過程十分晦澀,且相比西醫來說時間更長,需要了解的東西和要做的實踐更多。中藥之間講究互相配合,部分藥的藥性存在沖突,而且要根據四時節氣轉換;而西藥沒有這么多的變量,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更快捷簡單。
由于我國以往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中藥知識產權在合作開發的過程中被竊取,這種做法反過來制約了我國中藥的發展。
(二)中藥產業向現代化轉型的原因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優秀文化數不勝數。中醫藥理論博大精深,作為我國醫藥領域的瑰寶,時至今日其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深受人們的認可。中藥的毒、副作用小,而且具有保健、預防、治療等綜合作用,作為中國人看病就醫的首選,它的發展也代表著中國文化精粹的傳承和發展。
四、中藥產業向現代化轉型的策略
(一)華潤三九(黃石)藥業有限公司的策略
華潤三九(黃石)藥業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建立時間長,了解中藥的時間早,且現在仍然存在,依舊在當地的中藥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這也說明了一些事情,經過對該企業的了解,筆者掌握了一些數據,根據這些數據推理可知該企業轉型的策略。
第一,該企業在如此長的時間內,在多變的環境中依然能夠存活,說明該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較強。
第二,該企業重視產品質量,產品口碑好,其4類注冊商標均在當地具有顯著效應,擁有39類行政許可,積極配合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
第三,該企業已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兩項專利,說明該企業存在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這是向全國化和現代化轉型的重要一步。
第四,在同業地位方面,在本省范圍內,同業資金規模在5000萬以上的企業共22家,注冊資本合計220445萬元,占比60.94%;在全國范圍內,同業資金規模在5000萬以上和在1000~5000萬之間的企業,共1808家,注冊資本合計6166122萬元,占比80.16%。
第五,企業經營范圍包括生產片劑、合劑、顆粒劑、硬膠囊劑、丸劑(蜜丸、水蜜丸、水丸、濃縮丸、糊丸)等。以上皆為傳統中藥涉及的方面,早已被廣大人民所接受,且已有藥效顯著的成品流入市場。
第六,該企業不僅藥品自身質量過硬,且緊隨時代潮流,在市場上投放廣告,有積極的市場營銷策略。我們熟知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廣告是該企業優秀的市場營銷策略代表。自2008年逐步進入三九醫貿主渠道銷售后,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咽炎片等OTC(非處方藥)產品在醫藥市場的占有率逐步提升,居同類產品前列。“十三五”期間,企業復合增長率預計達20%,企業將成為華潤三九醫藥集團的片劑主力生產基地、小兒顆粒劑輔助生產基地。
筆者根據相關數據整理出以上六點,這六點皆為華潤三九(黃石)藥業有限公司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值得各個企業學習的優點。
(二)中藥生產向現代化轉型的策略
筆者將第一手資料進行整合,然后提取出共性特征,總結了中藥生產向現代化轉型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得出了中藥生產向現代化轉型的策略,具體如下。
第一,企業要意識到中藥現代化并不是將中藥換個新包裝,讓它便于攜帶即可。中藥講究對癥下藥,而這在如今快節奏的現代化生活中,過于浪費時間,可能不被生活忙碌的人們所接受,所以如何生產出既能減輕患者病痛,又不需要患者花太長時間熬藥的成藥十分重要。
第二,中藥的藥效與多種因素有關,我們不能簡單地從產值和進口量來判斷中藥的現代化水平,要注意中藥的本質和精髓,如強調整體性和系統性,注意“四氣(寒、熱、溫、涼)”“五味(酸、苦、甘、辛、咸)”和“歸經”“升降浮沉”“配伍”等特點。
第三,國家近幾年非常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中藥歷史悠久,很多藥方在我們和國外進行共同研究時已被國外搶注,但它的知識產權毫無疑問是中國的。我們在如今的世界中也要注意知識產權的保護,健全立法,強調知識產權的作用,確立中藥的重要地位,確立中藥的現代化發展策略,把中藥確定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產業。
第四,政府要配合國家與中藥相關的法律法規,確定支持中藥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包括標準規范、市場準入門檻、融資渠道等。要鼓勵產業主體參與國際競爭,為中藥企業的國家化經營做基礎工作,重點培育中藥企業,培育跨國公司并在此過程中積累經驗,完善相關政策法規。
第五,加強現代科技的應用,由于過度開采,現在可藥用的藥材越來越少,各個企業都將現代科技應用于中藥材的資源開發中以解決藥源問題。現在,南藥北移、北藥南種、野生變家種等策略已取得明顯成效。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關于中藥材資源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成果。這些成果被廣泛應用于中藥材的引種、栽培等環節,提高了藥材的質量,改進了中藥的生產方式。
(三)中藥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將我國的中藥理論、實踐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使中藥為全人類的健康不斷作出新的貢獻是中藥發展的宗旨。中藥的現代化發展不僅能使中藥進步,也能使中華文化和中國受益。中藥能助推中國經濟增長,助力中國文化發展。中藥和保健業結合,不僅能應用于臨床醫學,也能深入人們的日常保養和生活調理中。中藥產業不僅要在國內發展,更要將全球的天然藥物市場作為自己發揮作用的舞臺,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推進自身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
(作者單位為華潤三九<黃石>藥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李明.淺談我國中藥產業現代化發展現狀及對策[J].卷宗,2015,5(10):330.
[2] 王北嬰,劉保延,王躍生.中藥產業現代化發展的趨勢——中藥產業現代化發展的思考[J].中國新藥雜志,2000,9(2):73-78.
[3] 李爽,景浩.中藥產業現代化發展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5(07):189-190.
[4] 劉桐彰.對中藥現代化及中藥國際化發展的思考[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20,17(01):46-47.
[5] 張仲景.傷寒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5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