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翠
摘 要 與主板市場相比,創業板市場成立較晚,發展還不夠完善。加之創業板上市公司大多是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往往不足,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主要研究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并從企業內部、企業外部兩個層面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期望能夠促進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創業板市場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 創業板上市公司 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對策
一、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披露方式不規范
創業板上市公司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主要方式有兩種:一是在年度報告中披露,二是出具社會責任報告。相比而言,通過出具專門的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更加系統,效果更好。然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已經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多數公司是在年度報告中對社會責任信息進行披露,而且這些信息通常分散在不同的區域,不利于信息使用者查閱;只有少數創業板上市公司選用了專門的社會責任報告披露。可見,現階段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方式還不夠規范。
(二)披露內容不完善
創業板上市公司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第一,由于缺少強制性規定,大部分創業板上市公司對外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往往都是對企業有利的信息,對于那些負面信息大多選擇不披露,社會責任信息不完整;第二,創業板上市公司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大多以文字描述為主,數據資料很少,實用價值不高。另外,創業板上市公司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的具體內容也不相同,導致信息使用者無法對不同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信息進行比較。
(三)披露不均衡
現階段,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不夠均衡。第一,行業分布不均衡,受社會關注較多的石化塑膠、醫藥生物等行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比較積極,其他行業則稍差一些。第二,地區分布不均衡,經濟發達地區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情況相對好一些,而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則差一些。另外,從披露時間上看,大部分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都集中在3、4月,在1、2月披露得很少,可見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時間也不均衡。
二、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企業內部原因
1.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重視不夠。創業板上市公司大多處于成長期,公司更加關注經濟利益和生存問題,對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尚未給予足夠的重視,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意識淡薄。有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擔心披露社會責任信息會造成商業秘密泄露,因此不愿意披露;有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基于成本與效益問題,擱置了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還有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甚至根本不了解什么是企業社會責任、什么是社會責任信息,更不知道有義務如實披露社會責任信息。
2.相關人員素質不高。與具體經濟業務不同的是,社會責任承擔貫穿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發展的方方面面,需要核算的內容范圍廣、復雜程度高,因此,社會責任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需要由專業人員來負責。但是,現階段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工作大多是由財務會計人員順帶完成,而這些財務會計人員往往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對于社會責任信息的整理加工不夠熟練,甚至沒有掌握社會責任信息的相關專業知識,導致其整理的社會責任信息可能不夠準確或者出現錯誤,大大減弱了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的可靠性。
(二)企業外部原因
1.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相關部門和機構也陸續發布了一些關于企業社會責任承擔以及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文件指引,對于促進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專門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法規指引尚未出臺,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缺少標準和依據。另外,相關法律法規中也沒有相應的處罰措施,這也不利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積極進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2.監督不力。對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監督力度不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政府相關部門更加關注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經營活動是否合法、納稅申報是否真實等,對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監管較少。另外,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不足,權責劃分不夠清楚,也影響了監管效果。第二,第三方審計主要是針對會計信息進行的,缺乏專門針對社會責任信息的審計監督,導致創業板上市公司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質量無法保證。第三,由于缺少了解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的渠道,媒體及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無法得到很好的發揮,甚至還有一些新聞媒體為了經濟利益進行虛假報道,這也不利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的積極披露。
三、推進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對策建議
(一)企業內部對策
1.提高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重視程度。創業板上市公司對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其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效果。因此,創業板上市公司要積極參加有關企業社會責任及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相關培訓,充分了解其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及信息披露義務,深刻認識到披露社會責任信息有利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從而自覺進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同時,創業板上市公司要支持和配合相關部門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工作,推動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不斷提高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質量。另外,應在上市公司內部加強關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宣傳教育,實現全員參與,逐步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融入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發展戰略,促進公司長遠發展。
2.提高相關人員素質。創業板上市公司要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不但掌握有關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及時了解企業社會責任及信息披露的最新發展動態。同時,要鼓勵和支持相關人員通過自主學習、考取職業證書、業務交流等方式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并考慮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質量與相關部門及人員的業績考核掛鉤,促使相關人員持續提高專業素質。另外,創業板上市公司還可以直接招聘熟悉企業社會責任及信息披露的人員,將其充實到相關部門,為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提供人才支持。
(二)企業外部對策
1.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政府相關部門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應采取的措施包括:第一,盡快出臺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指引,界定社會責任信息的內容,引導創業板上市公司通過出具社會責任報告的方式披露社會責任信息,并要求社會責任報告必須經過第三方審計,同時明確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時間、范圍等,規范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行為;第二,相關法律法規要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不披露社會責任信息、違規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等行為分別規定相應的處罰措施,并明確監管部門的權利與義務,為相關部門的監管提供法律依據;第三,還要注重相關法律法規的持續更新,使其能夠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始終為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提供指導。
2.強化監督。強化監督是促進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重要手段。第一,考慮由專門部門負責對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進行監管,配備高素質的專業人員,并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情況,大力宣傳和表揚披露較好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嚴厲懲罰未披露或者披露存在重大問題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第二,逐步加強對社會責任信息的獨立審計,完善審計監督的方式、內容、時間等,提高第三方監督水平。第三,發揮新聞媒介的監督作用,鼓勵新聞媒體關注創業板上市公司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對于披露的虛假信息要及時公開,同時配合宣傳政府部門的檢查結果及處理意見。第四,通過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等相關組織的宣傳,廣泛發動社會公眾了解創業板上市公司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充分發揮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
四、結語
隨著創業板市場的不斷發展,經濟社會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現階段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此,創業板上市公司應積極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努力提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此同時,政府相關部門要不斷完善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規并加強監管,社會各界也要積極參與到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監督中來。相信在創業板上市公司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創業板上市公司一定能更好地披露社會責任信息。
(作者單位為山東女子學院)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傳統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專項課題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CT201911196。]
參考文獻
[1] 李乾杰,尹士.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J].財會通訊,2014(18):99-101.
[2] 楊莎莎.創業板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2.
[3] 梁紅俊.“基底”行為視角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演進模式[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6):83-86.
[4] 王永德.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評價研究——來自創業板的經驗數據[J].會計之友,2013(2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