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忠信 馮瑩瑩

摘 要:中小企業是指在中國境內依法成立的,員工數量、注冊資本、經營規模、經營所得等相對較少的企業。中小企業普遍具有經營決策靈活、家族式企業管理特色顯著、內外部風險承受能力較大型企業低的特點。中小企業是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國家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在提高科技創新、增加地區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于社會穩定實現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持續發展;政策建議
一、中小企業的概念及重要性
中小企業是指在中國境內依法成立的,員工數量、注冊資本、經營規模、經營所得等相對較少的企業,主要包括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三類。中小企業普遍具有經營決策靈活、家族式企業管理特色顯著、內外部風險承受能力較大型企業低的特點。中小企業是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國家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在提高科技創新、增加地區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于社會穩定實現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二、濱州市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
截止2018年12月濱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中小企業數量約為1247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96.52%,工業總產值占43.92%。在濱州市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
上述數據反映了濱州市中小企業如下特點:生產保持較低位運行,各類指標下降明顯。1—12月份,全市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值同比下降13.12%,全市規模以上中小企業虧損數較同期增加11家,出口交貨值較同期下降10.15%。
三、濱州市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
(一)融資形式少
中小企業融資主要分成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內部融資是指企業自有資金及在經營過程中積聚的資金或員工以入股的方式積累的資金;外部融資是指企業通過上市募股集資、向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申請經營貸款等。隨著中小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資金需求量隨之增加,有限的內部融資已遠遠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但由于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真實性財務數據不透明,企業生產經營可持續性差、缺少抵質押物等,很難獲得商業銀行或其他非金融機構較大額度的貸款。據調查研究,目前濱州市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以內部集資和銀行貸款為主,融資渠道較為傳統和單一。
(二)融資成本高
中小企業傳統的內部融資方式,往往需要向入股的企業員工承諾遠高于市場貸款利率的回報率,大大增加了內部融資成本,中小企業外部融資過程中需要接受商業銀行的貸款發放審慎性調查,為提高中小企業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透明性,需要專業的財務中介公司協助,支付給中介機構的中介費及傭金成為融資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若存在抵質押物不足值時需要第三方擔保公司提供融資擔保,擔保費用也是很高的。濱州市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由于以上問題導致融資成本居高不下。
(三)財務數據真實性差
會計信息披露不完全、披露真實性差是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濱州市中小企業更是如此,濱州市中小企業中家族式企業比較多,企業的生產、經營、經營成果的分配由企業實際控制人全權掌握。財務信息披露較差,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甚至沒有單獨的財務部門和人員,通過找第三方財務工資負責代理記賬,導致部分企業的經營活動沒有記錄。更有甚者為了能順利的通過商業銀行貸款的審慎性調查對財務數據和經營情況描述造假,為降低企業的成本做假賬偷稅漏稅,使得濱州市中小企業社會信用度大幅降低,商業銀行其他金融機構為降低中小企業貸款的逾期風險,往往收縮銀根減少中小企業貸款授信,提高貸款準入門檻。
(四)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差
據調查,截止2018年末濱州市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共計1247家,其中成立10年以上的企業僅有78家占比6.26%,成立5年至10年的234家占比18.77%,成立5年以下的企業為935家,占比74.98%。2018年經營處于虧損狀態的企業為395家,占比31.68%。由于濱州市大部分中小企業自身資金實力較弱,盈利水平較低受經濟形勢影響較大,融資難,融資貴等客觀原因導致企業經營的存續性較差,企業經營狀況不樂觀,經營發展的可持續較差。
四、濱州市中小企業面臨困境的原因
(一)全球經濟形勢處于下行區間
2008年以后,全球經濟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陷入衰退,未來幾年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全球經濟事實上已經經歷了金融沖擊后的十年的蕭條期。美國、歐盟、日本、金磚國家等主要經濟體同中國一樣,經濟處于“三期”疊加的的關鍵時期,某些特殊地區因地緣政治原因經濟發展遠遠落后于世界經濟發展平均水平,全球經濟處于下行區間,對于濱州市中小企業發展沖擊作用明顯。
(二)中小企業自身實力不足
目前濱州市多數中小企業經營時間短,規模較小,家族式管理較多,公司內部未建立起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及時、缺乏真實性,2018年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調查數據顯示,約68%的中小企業存在財務報表不真實的情況,部分中小企業甚至為應對稅務部門檢查及較為便利的獲得金融貸款,設置幾套不同的財務報表,財務制度混亂、社會信用度不高;濱州市多數中小企業在前期為籌措資金已將為數不多的資產用于抵押貸款,加之近年來土地租金猛增、行業不景氣等原因造成可用于抵質押的資產少,資金鏈薄弱。
(三)地區金融體系不健全
目前,濱州市擁有31家金融機構,27家保險公司,主要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等。由于歷史及產業發展階段等原因,商業銀行及保險公司業務服務對象以大型企業為主,大都未設立專門針對中小企業貸款及保險的部門研發相關的產品,因此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較小。商業銀行對于發放給中小企業的貸款、保險公司對于中小企業提供的保險要求門檻較高,風險偏好較低,在涉及敏感行業或前期風險爆發行業尤其謹慎,導致濱州市中小企業在融資及尋求保險時困難重重。
(四)政策支持落地難
濱州市政府加強為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先后成立了中小企業局中小企業投資擔保中心、中小企業創業促進會等機構,專門為負責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創業、融資支持、拓展發展條件等,但由于機構分屬不同部門,日常協調溝通較少,對于中小企業經濟政策的理解不統一,政策執行存在一定的混亂性,很難做到協調一致,導致政策支持落地難。
五、濱州市支持中小企業政策建議
(一)加強法制體系建設
濱州市政府應加強中央對中小企業法律制度執行及建設,結合濱州市地方特點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法》、《中小金融機構法》等法律的實施細則及配套法規的立法,不斷完善管理和服務中小企業的法律體系,規范金融機構、擔保機構、保險機構及中小企業內部融資主體的責任范圍、融資辦法和保障措施,在法律上切實構建保護和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的制度體系。
(二)加強財稅政策支持
1、根據不同發展階段中小企業需要進行財政補貼,中小企業在創立初期,資金比較少,但企業購買設備、儀器、材料、雇傭人工等需要大筆資金,政府可以根據考察情況為初創業者提供創業資金,或者為開創者提供小額免息或低息貸款。增長階段階段因經營風險加大,商業銀行不愿為其貸款,為解決企業的融資問題政府應為這個階段的企業提供信譽擔保,或者引導風投公司、天使投資人為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注入資金進行投資。在成熟階段引導中小企業到資本市場進行第三輪融資,并引導中小企業不斷完善其各項運行機制以規避風險。
2、濱州市政府應根據中小企業發展各個階段的實際情況進行稅收適當減免,擴大中小型企業稅收減免、優惠覆蓋范圍。加快稅收改革步伐,對初創者減免或者減半所得稅,提高營業稅的起點,且該起點為免征額,優化中小企業納稅環境并提高其服務水平。加大對第三方信用擔保機構、保險機構稅收扶持力度,加大其稅收減免力度和優惠力度。
(三)提高貸款便利性
建立健全中心企業貸款服務組織體系,濱州市內有條件的金融機構應設立中小企業貸款事業部,立足濱州踏實作為,針對本市中小企業特點提供有針性的金融服務,加強金融創新開發更適合濱州當地的貸款融資產品,優化中小企業貸款審批流程,提高各金融機構在濱州分行(分公司)的貸款審批額度及審批權限,提高貸款審批及放款效率,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切實提高濱州市中小企業貸款獲得的便利性。
(四)提高中小企業實力
濱州市中小企業應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積極進行技術革新、提高技術水平;健全財務會計管理制度,提高經營管理的科學性預見性。濱州市中小企業應摒棄以往財務會計數據不真實、會計賬務作假的陋習,根據現代企業會計準則要求,堅守誠信底線,準確記錄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出具真實有效的財務報表和相關信息的披露。中小企業財務企業會計人員務必實事求是,保證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與科學性,不隨便造假財務信息、篡改財務數據,塑造良好的企業信用形象;拓展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濱州市中小企業應加強自身及行業建設,充分企業上下游供應鏈關系結成中小企業聯盟,實現行業內部的資金協調融通;做大做強積,通過提高企業自身實力,爭取在資本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通過提高企業自身實力,爭取在資本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通過提高企業自身實力,爭取在資本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六、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濱州市中小企業發展現狀的分析,揭示出當前濱州市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發展缺乏可持續性等問題,進而分析出現困境的原因主要為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大、中小企業實力不足、金融體系不健全、政策支持落地難等因素。結合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提出支持濱州市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制度體系、金融體系、中小企業自身等三個維度的建議。政府制度體系是保障,金融體系是環境,企業自身是關鍵。相信在濱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當地金融機構的全力配合以及中小企業自身努力下,濱州市中小企業必將走出發展困境,贏得可持續、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志華,邵建濤.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辨析[J].財會月刊,2019(15):3-7+178.
[2]董春麗.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風險與路徑探析[J].湖南社會科學,2019(2):73-80.
[3]陳曉紅,劉劍.不同成長階段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6(1):1-6.
[4]王嫻,劉亞萍.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J].中國金融,2018(12):95-96.
[5]李梅.濰坊市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A].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10):62-63.
[6]郭天新.濱州市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3.
濱州市黨校系統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專項研究重點課題:濱州市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研究
(作者單位:中共濱州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室,山東 濱州 256600;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山東 濱州 25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