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珠
摘 要 在當前大數據、人工智時代下,業財融合模式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業財融合模式的應用給現有財務工作帶來了較大的變動,業財融合是當前財務工作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過去的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的傳統性管理會計模式正在逐步向以節約成本、增加企業價值為目的的戰略性管理會計方向發展。
關鍵詞 業財融合 管理會計 財務共享
一、業財融合概念的提出
(一)業財融合的概述
業態融合是當前的一種新型會計模式,它主要是通過增強業務部門與財務部之間的聯系和協作配合,使數據資源共享融合,幫助經營人員獲取準確的數據信息,以便做出科學正確的決策,為公司的投資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提高公司的經營價值。其核心就是將財務工作融入企業的業務流程中,實現財務把控業務關鍵環節的目的,來降低成本,控制資金的使用。在新時代下,以“互聯網+”作為技術基礎,打通業務與財務的信息系統,才能增強對財務數據、業務數據真實度的把控;還要搭建起會計應用的平臺,這樣才能使公司內部數據更加精準,從公司內的預算管理、成本管控、績效控制、戰略運營、投融資管理、風險控制等多個維度上深入到業務運行環境中。
(二)業財融合的機遇
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推進,我國經濟環境也在發生變化,這導致公司的組織和企業面臨著很多的市場不確定因素。在新常態下,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國企業轉型的重要方向。基于互聯網來推動業財融合,使單位的各個業務都能與財務銜接;基于互聯網平臺來實現在線上管理業務,實現業務、財務數據互通。只有將管理會計引入單位的經營領域和經營環境,基于現有的業務流程使用,并對其進行有機的融合,才能夠適應未來新常態的發展。
(三)新常態之下,業財融合的問題分析
有些企業內部財務人員對業財融合的知識了解不多,有些人員為了自身的短期利益,在日常的運營工作中忽略了業財融合,導致業務部門參與財務工作的程度比較低,財務部門獲取數據不夠及時,缺乏必要的信息整合系統。業財融合的觀念雖已提出了幾年,但實際執行的效果卻并不理想。隨著當前國內經濟的穩步發展,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增,有些企業甚至會向國際市場拓展,在運營時,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使用傳統的核算模式,財務系統里的經營數據和業務統計的數據口徑不同,二者之間難以對應,不能確保公司內數據的真實性,因此工作人員應該通過引入財務共享的模式,來實現數據的集中處理,這樣才能使公司內部融合工作更加順暢,否則融合的工作將處于混亂的狀態。
二、業財融合型的管理會計模式
當前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給國內各個行業領域都帶來了較大的沖擊,當前國內財務管理工作也面臨著很大的變革。由過去手工化的核算逐步轉為電算化核算,再到應用ERP系統(企業資源計劃),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已經成了大規模企業集團的一個有效財務控制手段。業財融合促使財務部門深入到業務一線,實現了業務與財務的結合,并且財務也能夠深入到投資融資、產品生產等各個領域,來增強對業務成本的控制。財務部要與業務部保持緊密的協作聯合,才可以使業財融合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企業內部的財務和業務不僅僅是簡單的整合管理,而是一個統一的融合整體。將與經營業績直接相關的業務信息納入盈利能力分析報告中,可以使分析結果更貼近業務的現狀,發掘業務優勢,更好地促進業務發展,也能更好地促進財務分析質量的提升。在業財融合前期,需要制定好財務頂層規劃、戰略規劃、資源配置、經營風險績效分析和評價,也要做好成本的預算控制、資金控制,實現事后的會計業務處理、會計監督信息的反饋。
(一)共享型財務
公司內部核心的經營工作就是開展項目投資和決策以及實現對各類經營資源信息的整合,業財融合能夠以當前公司實際的運營數據為基礎,為公司的業務整合提供支持。財務工作是公司的核心工作之一,同時財務數據也是公司內部重要的經營數據,在公司內部搭建財務信息系統,可以將公司的經營數字化,進而在公司內構建起大數據庫,充分發揮財務部的數據管控作用,例如進行費用報銷、制作財務報表、進行檔案管理、開展應付賬款的支付。這些財務工作量很煩瑣,工作量也很大,但是工作重復性很高。此時,通過應用財務共享平臺來處理這些基礎的財會工作,可以實現數據的統一,也給財務人員減少了很多工作量,節省了許多成本,提高了工作人員的財會工作效率。搭建共享中心,有利于實現財務收支的集中處理,以公司內部實際的費用報銷作為例子,各個公司要使用統一的信息系統,運用統一的模板,以保障財務工作正常開展。各公司要提前提出預算申請,之后由高層領導審批,以此完成預算審批和預算執行的工作,增強公司內部整體的預算管控能力;對于公司的資金賬戶還要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財務中心進行資金集中支付,用掃描儀將票據制作成電子版,然后提交給系統。各個公司的業務審批、財務審核都要按照財務中心的相關規定和標準來開展,在工作過程中還要做好財務資料的保管。
(二)業務財務
公司內的財務人員要深入公司產品的研制、銷售的工作環節中,這樣才能為公司的運作提供財務支持。工作人員要分析單位內部的資源,并加強對風險的把控,對業務經營開展詳細的分析。以當前企業內部新產品的研發為例,在產品研制關鍵環節如公司內部產品的需求調研、分析產品的研制、采購物料以及零部件和產品的批量生產,都需要財務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對其進行成本預算的管控,對資金流動管理風險進行分析控制,以此實現對公司內部的財務控制。業財融合管控模式的應用給現有財務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工作人員具備完善的知識結構和工作技能,還要了解各個業務部門的實際工作內容,除此之外,財務工作人員還要具有一定的商業敏感性和邏輯分析能力,能掌握公司內產品研制物流倉儲、商務營銷、生產銷售等知識。
1.在未來產品的發展規劃中,要做好對產品可行性的研究分析,并以業財融合模式為基礎為企業內部研發人員提供更多的財務支持,幫助研發人員對比新產品和競爭對手的產品的價格及其他方面的優勢。要做好財務風險評估預判,做好產品盈虧評估,制定的財務分析報告、可行性報告要及時反饋給高層領導人員,這樣才能幫助領導層決定產品是否要繼續研發制造。在公司內,財務人員還要根據項目任務書的相關指標來進行預算設計,項目研制的任務書要經過高層領導審批,以形成未來總體的產品目標規劃,在這個階段,還應由公司為目標的規劃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2.產品的設計階段。產品的設計階段是基于總體方案的設計,要對一系列產品設計方案做好科學的評估,要對采購零部件進行估價。此時,由財務人員提供關鍵零部件的成本預算總體方案,并參與方案的評審。在設計技術方案期間,還需要對那些制作周期較長的部件進行價格的測算。
3.在產品制造開發階段。在產品的制造開發階段,也要針對當前市場,由制造部門來編制BOM表(物料清單)并開展成本核算。在整機的測試時,要結合整體的設備設計圖紙,不斷優化現有的設計工藝,并實現對產品樣機的成本測算,為經營人員提供更精準的成本數據。業務部門要將產品的盈虧控制方案及時反饋給財務人員,在小批量制造時,業務和財務部要提供更加及時、精準的財務數據,并編制制造成本的分析報告,為高層管理人員戰略制定、財務評審以及經營決策提供更加真實的數據支持。在定型量產期間,還應由市場部門為經營決策人員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持,使業務數據、財務數據相融合,并為高層領導提供更多的投資決策數據支持。
三、結語
公司大力推動業財融合模式,在單位應用該模式的同時,還要將業財融合的方法、理論融入單位的管理會計工作中,這樣才可以實現財務工作的轉型,提高企業財務分析、核算的質量水平。這有助于加強企業對財務資金的控制力度,通過業財融合,可以增強單位內部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的聯系溝通,使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實現共享,并為高層領導決策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提高經營的質量水平。
(作者單位為南通東方石油化工港儲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叢夢,王滿.基于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應用與啟示[J].財務與會計,2019(7):67.
[2] 周潔.基于業財融合的r企業管理會計應用體系的構建[J].商業會計,2018(04):74-76.
[3] 申獻武(圖).基于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創新與實踐[J].財務與會計,2019(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