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勤
摘 要 企業內部稽核評價對財務風險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使企業對財務管理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本文對企業內部財務稽核創新手段加以描述,分析如何通過內部稽核有效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管控能力,以供交流借鑒。
關鍵詞 財務稽核 風險管理 風控能力
一、引言
財務稽核是規范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預防舞弊行為的重要手段。隨著國資委監管的強化,各種業財數據的交互,企業從業財統一的風險視角,多措并舉開展財務稽核工作,以提升財務稽核監督效能,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促進企業規范經營。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是業財各自為政,業務部門對財務規則缺乏了解和專業指導,管而不控,引發管理脫節問題。二是習慣性違章行為時有發生,未能嚴格履行會計監督職責的管理不到位問題。三是對由業務帶來的財務風險不夠敏銳,缺乏創新、固化工作習慣產生的人員能力不足問題。
以上問題帶來的財務風險因素,應從財務與業務兩方面著手改進。一是不斷夯實財務作為最末端管理主體的風險防控基礎,充分利用系統的實時監測平臺,彌補人為缺陷,對疑點業務進行精準稽核。二是從事后結果稽核向業務過程控制轉變,多角度稽核,追溯關聯業務及風險點,避免或減少稽核盲區。
三、管理目標
員工報銷業務以前端流程驅動專業化管理,強化業務管理職責,將風險管理納入所有經濟業務,運用財務實時管控較為成熟的指標體系,查找業務前端與財務集成對應數據的關聯性,統一分類標準,提升數據共享的應用能力,由傳統財務稽核向風險管理轉變。
四、稽核管理措施
(一)著眼防風險,建立健全風控體系
成立風控委員會,統一思想,為內控建設提供組織保障。分責管控,分設各專業業務組,指派責任強、業務精的內部控制聯絡人員,將風控工作常態化;發布企業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工作實施細則,編制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手冊。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指導縣級企業的風控業務,從內部環境、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等方面,統一工作內容和管理要求。在集中統一管理的模式下,加強風險防范,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內部監督等方面一體化實施,促進企業整體風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統一規范流程,減少人為舞弊
第一,建章立制,規范財務行為。重視會計基礎,規范報銷管理、檔案管理、資產管理、資金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會計行為,結合實際不斷優化調整,提高人員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制度管控的系統性和約束力。
第二,強化保護措施,防止違規行為。強化財務信息安全意識,聯合信通部門實行多層級的安全管理框架,突擊檢查人員、設備、系統的安全性。分級授權,分級審批;聯合監控,及時處理系統預警問題和異常記錄。此外,針對稽核行為本身帶來的風險,分設現金流、資金支付、風控管理崗相互制約,避免一人獨斷,合理合規行使稽核職能。
第三,加強成本管理,提高財務管理質量。企業成本意識淡薄,成本失控會直接導致經營風險。因此,企業要改變成本管理模式,調整成本管理機制執行要求,將檢修運維費用全部納入項目管理,借助統一平臺,在基金中心中傳輸預算金額,系統管控所屬單位單控成本;出臺《財務業務指導手冊》,提升應用水平,重點明確25類成本費用報銷規范,引導前端業務規范報銷,促進業財融會貫通。
(三)融合多管理要素,防范重點領域風險
1.控前端,堵塞源頭漏洞。針對多頭、串戶列支情況,提前介入項目結算管理,將業、財、審計聯合審批、物料核對端口前移、工程其他費用歸口管理融入工程財務管理,以“項目定義+名稱”形成集批復、物料、資金、結算剩余成本于一體的項目檔案,切實解決費用長期預留、不能收口問題,完工當期快速引入決算,大大提高財務決算的效率和決算的質量。
2.建臺賬,不留篡改空間。針對往來款項掛賬時間長,甚至形成呆壞賬項,款項掛賬信息不對稱,業務管理脫節等風險問題,企業可采取理舊賬、控新賬的治理方式。多維度臺賬的建立,使每筆往來款項能追溯業務來源,追查清理責任人,追蹤供應商信息,一目了然反映各項掛賬業務的全貌。
3.把三關,強化資產運行過程管控。嚴把資產入口關,監控資產運行關,緊控資產出口關,定期對系統管理狀態進行問題提報,資產管理小組聯合系統運維組負責提出解決方案。建立物料編碼、設備分類編碼和資產分類編碼“三碼”對應標準庫,規范資產全壽命管理。
(四)稽核閉環管理,提升風險化解能力
企業各單位管理基礎參差不齊,在集中統一管理的模式下,縣企業經營風險很容易向上傳導到市企業。
1.建立市縣一體稽核平臺。抽取專業骨干及稽核人員建立稽核人才庫,接受專項稽核任務。一方面現場交流和指導,提供稽核人員學習機會,作為本單位日?;酥笇?另一方面,負責各方疑點的核實,對財務數據進行比對、分析,排查管理隱患。指派專人參與國網企業監督規則設計,提出實用易用的在線監督規則。
2.同步提煉問題。采取月度評價和檢查報告相結合的雙通報方式,從問題發現、問題判斷、問題分類到問題銷號,總結管理漏洞形成稽核要點,借助稽核成果,舉一反三,讓共性問題得到解決,提升整體風險識別能力。
3.全面落實崗位風險責任。將部門、員工績效考核指標與各級流程及指標匹配,建立層級清晰的考評體系。通過量化體系,將指標分解落實到崗到人,指標轉化為可視、可算和可測的數據排序,結合員工在技術、技能、管理建議等方面的積極表現進行綜合評價,納入員工績效評定,形成排查和消除風險、整改和責任落實的閉環管理。
(五)整合內審資源,降低經營風險
1.各部門配合實施聯動監督,在獨立行使相互職能的前提下,做到職能優勢互補,既注重與企業管理體制的協調,又保持各自成果傳導。利用運監中心實時監控數據,定期發布監督平臺信息通報。就大額對公對私支出、重復支出、大額現金收支及超期未歸還備用金四個方面,處理異常記錄,有力地保障資金業務的合規性。
2.分級權責,分析與整改向業務端延伸,從完善內控的源頭抓成因,推措施。通信分企業負責信息日常運行維護,人力資源部負責內控信息系統授權、崗位職責信息維護,各業務部門負責落實本專業風險評估與應用。
五、應用成效
(一)全員風控意識不斷增強
開展風險警示教育,舉辦專題講座,培育企業風險管理文化,形成各專業共同實施與配合的風控模式。提升全員參與度,各專業分設風控兼崗人員。車輛管理掌上APP應用,實現線上統一調度,提升管理實效。
(二)風險管控能力持續提升
強化規范管理,提高企業整體效益。省內率先開發主要業務系統審計查詢功能,順利開展財務、人資、營銷、工程物資在線稽核。
(三)規范管理,提高企業經營質效
通過專項治理,進一步助力企業經營管理提質增效。消除三年以上其他應收款掛賬,將名目多、時限長的一般付款,納入重點分析,從款項的形成、變動、處置等關鍵環節著手,不斷提升往來款項數據質量,清理民營企業1500萬元。對資產、設備實施運行監測,動態化管理,盤點核查15類實物資產,解決權屬不清導致職責推諉的歷史遺留問題,增強資產有效性。動態監控資金流與賬戶信息,識別清理低效銀行賬戶,促進資金集約化管理。
六、后續展望
(一)體系優化
隨著多維精益核算體系的建設,管理維度的拓展,財務稽核工作面臨新的要求。我們將積極配合進行適應性稽核規則調整,鞏固財務稽核的保障作用。
(二)鏈條整改
統一業財管理目標,分專業建立整改路徑。實現系統自動分類問題,將異常預警信息發送到各相關責任部門,形成待辦事項,對異常信息進行確認,如果確認為問題,則發起整改流程,并在線反饋整改記錄。
(三)制度備查模塊
規章制度嵌入財務系統,關聯每條稽核規則的在線幫助,在實際工作中可選擇性鏈接在辦業務,提升人工自檢成功率。
(作者單位為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南昌供電分公司)
參考文獻
[1] 閆戰偉.企業內部財務稽核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02):30-31.